APP下载

邓小平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

2017-05-11黄丽喜

党史文苑 2017年8期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

黄丽喜

[摘要]“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和理论勇气拨乱反正,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坚持“两个凡是”转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僵化封闭转向改革开放,从照搬照抄别国模式转向走自己的路,发展战略从“两步走”转向“三步走”,从普遍贫穷转向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成功探索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邓小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既未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未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充分证明,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

一、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党内“左”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导致党和国家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深刻总结沉痛教训和历史经验,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推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p182而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即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一段时间内,邓小平从不同角度反复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邓小平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反复强调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且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后来把经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实现了党在新时期最根本的拨乱反正,找到了兴国之要,确定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着力点。

二、从坚持“两个凡是”转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刚刚开始的拨乱反正遇到了“两个凡是”的障碍,党和国家工作徘徊不前。在这种背景下,邓小平深刻认识到必须破除“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他认为“两个凡是”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毛泽东思想。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针对当时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p164。它规定了我国走什么道路、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由谁来领导和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等一系列最根本最重大的原则问题,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关系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命运。因此,在邓小平看来,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其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只有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永远不背离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永远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永远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永远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

邓小平在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关头,以非凡的胆略和勇气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后来把它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一个基本点,找到了立国之本,确定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

三、从僵化封闭转向改革开放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四人帮”批所谓“崇洋媚外”“卖国主义”,中国同世界几乎完全隔绝,而同期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愈拉愈大。在这种背景下,邓小平深刻认识到必须打破精神枷锁、解放思想。为此,他领导和推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指出:“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这种情况不改革行吗?”[2]p237“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p150同时,他进一步认识到:“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2]p78“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p6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p78,“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2]p64,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我们必须把国门打开,“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2]p373。在邓小平看来,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p370。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中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有序展开,显示出人们意想不到的神奇活力;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大门依次打开,极快地改变了人们固有的传统思想观念,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后来把它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又一个基本点,找到了强国之路,找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活力源泉。

四、从照搬照抄别国模式转向走自己的路

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新中国成立初期,照抄苏联,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95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时期后,虽然党和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有所认识,提出要“引以为戒”,开始尝试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由于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使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受到严重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认识到“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2]p261。他反复强调:“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還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过去我们中国照搬别人的,吃了很大苦头。中国只能搞中国的社会主义。”[2]p265同时,邓小平明确提出要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早在1979年3月,他就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概念,并强调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既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穷国的特点出发,完全按照别的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来建设中国是不可能的。”[3]p77“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我们面对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p11并且,邓小平深刻认识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才有希望。”[2]p197“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2]p78。“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2]p3

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深刻认识到不能照搬照抄别国模式,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来他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概括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精神,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立足点。

五、发展战略从“两步走”转向“三步走”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曾提出在20世纪内,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但由于党内“左”倾错误的干扰而几乎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思考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问题。1979年10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要修改第一代领导集体确定的现代化的具体目标。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1]p194同年12月,他在接见外宾时说,到本世纪末,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在这里,他第一次使用了“小康”的概念。后来,他又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在党的十二大前夕,邓小平指出,如果能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再花30到50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不是说赶上,更不是说超过,而是接近。1987年4月邓小平在接见西班牙客人时,第一次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明确提出: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出发,把发展战略从“两步走”发展到“三步走”,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既切实可行,又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设计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路径。

六、从普遍贫穷转向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鼓吹“穷则革命富则修”,“宁肯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一时间,“富”被当成资本主义的代名词,谈富色变;“穷”被当成社会主义的代名词,谁穷谁光荣。由于基本的价值标准被严重颠倒,一些人错误地把“普遍貧穷”当做社会主义。对此,邓小平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1]p313在他看来,“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p314。同时,邓小平对违背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他认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2]p172“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2]p364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p373它不仅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且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是,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2]p155。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进程,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只能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富,这是全体社会成员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从理论高度和现实状况出发,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不是普遍贫穷,也不是两极分化,而是共同富裕,确立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目标。

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邓小平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成功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坚定这一道路自信。○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4]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陈 洪

猜你喜欢

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
对高中历史教材“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的质疑
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从建设“工农兵”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崛起
红色读物
我国国防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一)——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