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点搜索

2014-04-29

理论与当代 2014年1期
关键词:改革

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

11月21日的《人民日报》刊登评论部文章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改革条件和目的时。把“解放思想”列于首要位置,并特别强调其“总开关”作用。如果说,过去的解放思想更多是“头脑风暴”,今天解放思想则要面对现实的利益博弈。一些人嘴上说思想解放,骨子里怕思想解放;一些部门抽象地赞成思想解放,具体地反对思想解放。说到底是一个利益问题。从调节分配到简政放权,许多时候,影响改革的思想障碍很多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尤其来自各种既得利益的羁绊。正因如此,中央反复强调,要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全局和局部、长远和当前的关系,坚决克服地方和部门利益的掣肘。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今天的思想解放不可能是一声令下的活动,也不是靠等“指示”、等“批准”就能实现的。警惕解放思想“口号化”“标签化”,不仅需要统揽全局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具体而微的基层实践:不仅要冲破思想观念障碍,还要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甚至还可能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好的意见不那么敢讲,对坏人坏事不那么敢反对,这种状况不改变,怎么能叫大家解放思想、开动脑筋?35年后,只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要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只要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只要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就要大胆试、大胆闯,就要坚决破、坚决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四个只要有利于”,既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基本共识,也应成为锐意探索者的底气所在。

让利于民才有橄榄型社会

谭浩俊在11月22目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所谓橄榄型分配格局,就是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的一种社会财富分布状态。目前,社会财富除了不断向富人群体集中、向少数人积聚之外,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政府对社会财富的控制力、占有率越来越强、越来越高,以至于让居民和企业都成为相对弱势的群体。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财政收入就一直以高于GDP两倍以上的速度增长,有些年份甚至超过了3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由1994年的10%提高到了2012年的22%,提高了整整12个百分点。然而,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则由1994年的65%左右下降到2012年的不足40%。如果再加上各种收费、罚款、土地出让收入等,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就更高了。除此之外,在权力不断强化的过程中,产生各种隐性收入、黑色收入、灰色收入等,也在逐年增长和增多。过去,一个案值上百万元几百万元的贪污腐败案,就能让民众目瞪口呆。现在,涉案几千万元、上亿元的贪腐案件也不止一起两起了。这正是橄榄型分配格局建设难度很大的原因之一。要建立橄榄型分配格局,就要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做必要的调整。如果企业得不到政府的让利,又怎么可能给居民让利呢?居民得不到利益的让渡,又怎么增加收入、提高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重呢?

真改革没有谁有豁免权

12月2日的《第一财经日报》刊登评论说,十八届三中全会作为改革的一个新里程碑,其意义在于为改革确定了组织保障——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明确了时间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改革不会再“放空炮”,而要真刀真枪按期完成。多年来,许多学者呼吁成立超越部门利益的、有更高权威和协调能力的改革领导与部署机构。早在2003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魏加宁就撰文,认为发改委体制存在3个目标冲突:一是发展与改革的冲突——发展问题往往是领导最关心的“急活儿”,而改革的事则往往能拖就拖;二是审批与改革的冲突——发改委自身有项目审批权,有自己的部门利益,它推动改革别的部门就不服气,认为是在争权;三是计划经济与市场化改革的冲突——发改委的前身国家计委是计划经济的核心堡垒,把一个市场化取向的改革部门并入到计划经济的核心堡垒之中,结果会是谁改谁呢?当前改革已进入利益格局调整的攻坚期,推动全方位改革必须通过高层次机构把握大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即是改革动真格的明显标志。领导小组的功能和职责不限于经济改革,而是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比20世纪80年代的体改委份量重得多。参与三中全会《决定》起草的杨伟民说,有两点印象很深刻,一是起草时只写改革,特别是写重大改革,发展的任务原则上不写;二是修改时,但凡有可能削弱改革力度的,除非有特别充足理由,一般不修改。增加的改革任务只要有最大公约数的、有一定共识的都写上。真改革注定会碰很多硬骨头,但既然是真改革,就没有谁有豁免权。

土地确权是农村改革最重要环节

厉以宁在12月3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当前农村改革最重要的环节在哪里?我认为,就是土地确权。2012年十八大结束后不久,我带领政协经济委员会的调研组到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三个市下面的县做了土地确权的调研。一走进村子,就看到满地都是炸完的鞭炮纸屑,当时农村里那种热烈的庆祝情景就跟当年土改完成时一样。我们经过调研,感觉土地确权的确是一场受农民欢迎的大变革。第一,农民心里踏实了。对于土地确权,农民说:“承包地的经营权、宅基地的使用权、宅基地上房屋的房产权都已经明确了,他能够随便圈我的地吗?能够不经过我们同意就把房子拆了吗?他不敢!”农村土地流转到现在为止还很少,因为以前如果农民用土地入股,他们会怕入股以后土地就归别人了。现在土地确权以后入股,土地出租以后产权不变,所以农民对土地流转也更踏实了。第二,城市人均收入与农村人均收入之间的差距缩小了。例如,嘉兴市的汇报明确地讲:在土地确权以前,城市人均收入与农村人均收入之比是3,1:1,土地确权以后调查的结果是1.9:1。为什么会缩小那么多呢?有的农民说:“土地确权后,扩大了种植业、扩大了养殖业,宅基地盖成几层楼的新房,自己家只住一层,其余出租,增加了房租收入。”第三,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就是土地确权之前要重新丈量,丈量以后发现耕地面积增加了20%。因为当初农民要交农业税。所以村里对于耕地基本上都是少报。现在不用交农业税了。而且,少报吃亏。少报土地,土地入股后股份少,土地出租面积少了。所以。大家都实报。

农村改革需确立底线思维

那云风在11月20日的《京华时报》上撰文指出:种种迹象表明,土地、农村,再次处于改革的历史关口上。这次三中全会,对相关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疑点问题,做出了一揽子回应。其基本价值取向。就是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显然,这个新的关口上的农村改革,面临着多重难题,亟须在不产生副作用的情况下往前推进。如果不能确立底线思维,改革就会事与愿违。事实上,《决定》的改革举措,正是建立在这些底线基础上,试图为农民增收、为农业永续、为农村搞活找到一条通达之路。然而,人们仍然担心的是,如果土地流转走了,宅基地被用作建设用地了,住房被转让了,然后农民发现自己无法在城市里扎下根来,想回到农村却无处可回了,怎么办?尽管《决定》已经就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社保体系等问题进行了重大部署。但如何筑牢这个底线,显然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制度的配套与细化。

民生:从“道义帮助”翻“义务救助”

林梅在11月25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在当前发展的新阶段,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民生观。所谓现代民生观,就是要具有以下观念:将民生视为公民基本权利而不是人道主义。在现代社会,福利已成为一种常规的制度设置。在西方福利国家体系内,福利的分配和获得不仅与国家的角色和社会正义的目标联系在一起,也同公民的自由和权利高度相关。中国传统的改善民生形式,主要有发放救济金、特困补贴、节日慰问、送温暖活动等。其背后的理念是人道主义,具有仁慈性和施舍性。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5条明确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从“道义性帮助”过渡到“义务性救助”。改善民生的动力或民生的性质。不是无效的消耗而是促进发展。以城镇化为例,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合理转入城镇就业和生活,其收入与消费必然会明显增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后果,不是形成福利依赖,而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最终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是我们深化改革的最根本目的,也是对现代民生观的基本内涵的朴实概括。

“百姓敏感度”成最大难题

据11月26日的《新京报》报道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决定》将价格改革再一次提上日程。专家认为,价格改革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当前价格改革面临巨大难题,主要是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一旦全面放开,稀缺资源、能源领域的涨价是肯定的,如何能够在价格改革的同时,解决群众意见,是现在的关键。多位北京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涨价有很多理由,但是从现实生活的角度讲,如果改革意味着涨价,依然无法接受。如今,老百姓对价格的敏感,成为价格改革面临的最大也是最复杂的问题。经济学家华生说,如今还没有改的价格问题,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水、电、气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价格一改,就要上涨,老百姓的利益就要受到冲击,这是改革最大的难点。但是如果不改的话,资源价格得不到真实的反映,供求就越来越不平衡。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价格问题包含了经济、政治、社会各种因素,并不简单。要解决老百姓的反对意见,政府目前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换一种方式实现补贴。林伯强说:“比如价格放开后,面对价格上涨,有的人可能在经济能力上无法承受,这时,政府手里的钱可以直接补贴给那些需要的消费者,而不再是补贴给企业。但这种方法的‘找人过程也比较困难,牵涉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林毅夫:中国转变增长方式存在三个误区

据11月7日的《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世界银行原副行长林毅夫近日表示,目前我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上存在三大误区。第一个误区是要将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收入的增加,要以消费拉动经济,就需要举债,对个人以及国家而言,都会造成债务危机。”他认为,只要是有效的投资,就会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出的增加,又可以拉动消费,继续基础投资,这才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第二个误区是将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创新拉动。创新有自主研发和引进两种方式,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都需要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只要还有引进消化吸收的可能,发展中国家就应该利用引进消化吸收的方式。虽然引进不会有全要素生产力,但并不代表没有技术进步。而且全要素生产力也是要支付资本投入的,风险非常高,平均回报率很低。也因此,把投资拉动和创新拉动对立起来,去追求能有全要素生产力的自主研发的创新,这也是一个误区。第三个误区是把政府和市场对立。我们要有效的市场,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必须有一个有为的政府。如果认为应该把政府“抛掉”,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这无异于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德国如何应对“银色浪潮”

丁宜在11月6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介绍:在德国,老人住不起养老院怎么办?政府掏钱,财政补贴。德国政府根据个人的收入底线适当补贴困难户,减少养老院费用中的自付部分。若老人依然住不起,社会救济部门就会介入,视情况补足资金缺口。以柏林政府出台的“基本规划”为例。可为每张养老床位提供8.18万欧元的一次性补贴。简单的一次性埋单固然可以,但往往不能一劳永逸,于是政府适时出台配套措施,给相关行业减税:特别对于护理性质的企业。德国政府对其免征销售税和营业税。针对“入住难”问题,德国政府大力发展居家式互助养老,德国老人如今热衷于“新式同居”。具体形式可以是“老少合住”,让大学生住进老人的房子,年轻人给老人做饭、买菜、打扫卫生,老人为年轻大学生提供免费住房。抑或是老人与老人之间组成互助小组,“结伴养老”。他们多住在同一个社区,平时轮流在各家聚餐、收拾花园、聊天。若其中有人生病,其他人可帮忙购物,相互照应。也有“三代同堂”式“同居”,即老人与单亲家庭合住福利公寓,老人帮着年轻人带孩子,年轻人帮老人干体力活。

精英移民与社会空心化

刘洪波在11月19日的《东方早报》上撰文指出:近日,有媒体报道称。2012年赴美生子人数已远远超过1万。大多数移民者,在国内可以算是精英,移民到了国外,却并不是去当移民目的地的精英,移民只是其生活场景改变的一种可能性。富豪移民国外,但其发财地点可能仍在国内。国外只是其财富的转移场地。明星移民国外了,却不能在国外做明星,做明星还是要到国内做。这就跟贪官要让子女移民,自己也要弄张外国护照,掌权却还是要在国内,没什么两样。这个社会的经济在发展,财富在增加,先富人群的力量在增强,各类企业在长大,但支配资源和财富的人都已移民,这会有怎样的结果?假如说,放眼一看,所有社会平台都在发展;定睛一看,所有发展都由外籍人士掌握,这算不算国家空心化、社会空心化?精英各有外国护照,后路十足。似乎随时可以卷起背包就走,但此时依然在这里掌握一切,而最广大的民众却铆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不仅无处可去,更没有参与资源、财富、文化的途径。这样的社会就算发展了、繁荣了,前景会好吗?

青岛爆炸事故背后管网隐患知多少

据11月27日的《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来自监管部门的消息显示,“11·22”青岛东黄榆油管道泄漏爆炸主要原因涉及地下管道规划维护不当。事实上,近年来由于部分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建设滞后、年久失修、铺设不当等,导致地陷、内涝、油气泄漏等事故时有发生。2013年5月,江西抚州一女孩在人行道上掉入突然塌陷的深坑,多处受伤。事后,包括排水、道路、电力等涉及部门纷纷认定自身没有责任,令其投诉无门。同月,深圳地下排水箱涵坍塌事故,由于找不到项目施工方以及设计图纸,这一事故竟然被认定为非责任事故。2013年以来,温州、北海、太原等地更陆续发生地下油气管道爆炸,造成多人伤亡……一位地下工程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涉及多个部门。需要‘跑部周旋,有时拿到的图纸不能反映地下管线的真实情况,只能凭经验施工。隐患颇多。”我国行政许可法要求,有权必有责,可在地下管网的规划建设等环节,有关部门权力得到了充分体现,而出现事故后追究责任却很难。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指出,多头管理必然导致相关部门互相扯皮,相关部门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对一些隐患视而不见,直到酿成事故才匆忙应对。“实际上,每个工程项目在审批建设等环节都有档案,而档案从一个部门转到另一个部门,最后不知所终。建议由国土部门统一管理相关信息,整合政府资源,建立信息数据管理中心,做到资源共享。”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郭劲松说。

不要轻易考验人性

罗斯在第12期(上)的《演讲与口才》上介绍说,芬森是丹麦著名医学家,也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位临床医生。到了晚年,芬森准备寻找接班人。在助理乔治的配合下,芬森选了一个名叫哈里的年轻医生。但是,医学研究十分枯燥,芬森有点担心这位年轻人不能坚持。乔治建言道:“先生,据我所知,哈里家境贫寒,您不妨请您的朋友假意出高薪聘请哈里,看看他会不会心动?如果他被金钱所诱惑,自然不配做您弟子。”然而,芬森却说:“谢谢你的提议,但是我不能采纳。我一直很赞同一个观点: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他出身贫民窟,怎么会不对金钱有所渴望?如果我们一定要设置难题考验他,说,给你一个高薪的轻松的工作你干不干?而且答案必须是否定。那对他来说,内心肯定是纠结的。因为。他要在现实生活与梦想面前做出两难的选择。而他跟着我研究医学,根本不必到那一步,我何必苛求他必须是一个圣人……”最终,哈里成了芬森的弟子。若干年后,哈里成为丹麦十分有影响力的医学家。后来,哈里听说了芬森当年拒绝考验自己人性的事,老泪纵横:“假如当年恩师用巨大利益做饵,来评估我的人格,那么我肯定就掉进了这个陷阱。因为,当时我的母亲患病在床需要医治,而我的弟妹们也等着我供他们上学,如果那样,我就没有现在的成就了……”一个聪明的人,不会让友人在自己与利益中做选择,而是竭力创造彼此共同的利益;只有愚蠢的人,才去考验别人的人性,然后,两败俱伤。

治大国如治游船

林明杰在11月28日的《新民晚报》上介绍到,好习惯是怎样培养起来的?2013年搭乘一艘外籍游轮出海的经历让我生动地见证了这个过程。那是一艘专门来赚中国游客钱的美籍游轮,从天津港启航,搭载了4000多名中国游客。每位游客上船都会拿到一个手册,手册里最“吓人”的一务是,不遵守船上规矩,给其他游客造成威胁或麻烦,船长有权将你关起来。启航之前,所有游客必须到规定的甲板区域集合。严格查房,一个不刺。不听话就请你下船。船员微笑而坚定地执行规定。排队不按站位、行走不按规定路线,船员都会坚决纠正到底。那金发碧眼的女船员即使面对长得一脸横肉,戴着大金链子,气势特别疹人的爷。也毫无畏惧,毫不动摇。这一次“军训”让所有游客认识到,这艘船将严格按照它的规矩办事。餐厅门口都设有洗手的消毒液,有船员监督每位游客洗手。开始有游客嘟嘟囔囔,但过了几天,没有船员监督了,大家都已自觉餐前洗手。除了严格执行那些本该对幼儿园孩子设立的文明规矩之外,船上每天举办各种文娱表演和狂欢活动,主持人在让你开心的过程中不时“煽动”你对演员、船员的服务表示尊重和感谢。乘客和工作人员形成了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心理氛围。整个旅行过程,大家友好、文明、尽兴,没有国内旅游团队常见的散乱、争吵。我们经常为生活中常见的乱骑车、乱走路、乱吐痰等乱象感到无奈。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我们大多乱象的根源。小到平头百姓的文明行为,大到官员的廉洁奉公,我们不要只是停留在喊口号和制定法规,而疏于执行;一旦制定了规则,就要让所有人明白。没有商量余地,没有例外。管理一个国家,和管理一艘船上的乘客,道理是一样的。

《看见台湾》在台掀“宁宁革命”

据11月29日的《环球时报》报道,刚刚获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的《看见台湾》11月已成为台湾街谈巷议的话题。该片通过高空航拍技术将台湾的山川美景一一呈现,同时也展现了这片土地饱受摧残、破坏的一面。岛内媒体形容该片在台掀起聚焦环保的“宁静革命”,有媒体称,“既已看见,别再回避”“看见台湾救台湾”。台“中央广播电台”称,《看见台湾》讲述了台湾的“美丽与哀愁”。在作家吴念真的旁白中,人们看到了90%人工化的西部海岸、观音工业区废水所造成的污染、饱受污染而呈橘红色的大汉澳、因超抽地下水而泡在水中的嘉义东石乡坟墓等等。台北市民陈亮全感慨,“当我们为影片中台湾丰富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发出赞叹之际,下一秒,就为人为开发所留下的大地疤痕而皱眉”。这部影片开启新的视野,让许多人重新看待环境。这部影片也令台当局“看见”。“环保署”“内政部”等部门最近都让官员包场看这一纪录片。“环保署长”沈世宏28日宣布,将观赏《看见台湾》纳入年度1.5小时环境教育时数,让全台75万名公务员、330万名学生,每人都要看。不过,当局的行动也受到一些非议。《联合报》27日评论称,虽然当局宣示“动起来”,但不少看过影片的人感觉,当局捍卫台湾的脚步还是慢了些。台当局各大部门纷纷包场看片。邀请媒体与官员进场感受震撼,接受“生态教育”,无非也是讽刺——片中的每一样问题都已发生数年,甚至数十年,主管“官署”及官员难道是“观影治国”?

健康过度敏感症

林灵在第45期的《瞭望东方周刊》上撰文指出:每次和国内的妈妈打电话,总会被附赠几条“健康小贴士”。“你那里买得到红枣吗?要多吃红枣补血!”“没事的时候敲敲大腿外侧的胆经排毒。”“早上喝杯生姜茶,晚上不要喝——早上吃姜,胜过参汤,晚上吃姜。赛过砒霜。”我一边答应着,一边想,如果老妈知道我在这里早上起来一杯咖啡、一块吐司就解决了早餐,从来没有时间精力去泡姜茶、敲胆经,不知道会不会高声尖叫。无论如何,在国外生活时间长了,有个强烈的感觉:中国人一边抱怨自己生活质量不高,一边却又活得比地球上哪个国家的人都精细、惜命。从没见有哪个国家,养生保健类书籍如此畅销,电视健康讲座如此风行,中老年人如此整齐划一地晚间聚集在市民广场上跳舞。每次我回国前,父母都会先跟亲戚朋友问好需要,发来一份保养品购物清单:深海鱼油、大豆卵磷脂、西洋参等等。每次我都要开车去药店,才能搬运回这些“健康”,而每次回国如果带两只箱子,有大半个箱子装的都是这些东西。一次在药店,店员见我一个人买了这么多,彻底惊呆了,忍不住问我干什么用。我说,是带回中国给家人的,她脱口而出:“这该是个多么‘健康的家庭啊!”我想,如果我告诉她,我妈每天雷打不动地看某电视台10点档的中医养生讲座并坚持记笔记,花巨款买了个号称可以通过远红外线理疗身体的“高端”床垫,每年体检完把报告里的数字像分析股票走势一样科学而细密地研究到几乎可以背下来,她会不会当场给我跪下了,在美国,“健康”是个特别简单直白的事:健康饮食、经常运动、定期休假、心情愉快。虽然不少美国人的体型不太健康,但对于如何健康基本是有共识的,只是他们没能抵抗住一些诱惑而已。报纸和电视上的健康专栏虽然也有不少粉丝,但绝不至于形成全民“运动”。至于体检,人家当然也检,但除非是生大病,一般是去自己的家庭医生那里检查,再聊一聊就完了,绝对不会花很多钱去豪华“体检中心”换回一沓看不大懂的厚厚数据……中国人太关注健康了,太怕自己不健康了,几乎到了草木皆兵、过分敏感的地步——这样的心态,一方面是被“看病贵”吓的,另一方面也是被充分利用这种恐惧心态的商业力量造成的。其结果。就是变得“过度健康”。昨天的电话里,老妈说:“又有一个养生专家说,红枣也不能吃太多了,否则不但补不了血还会得糖尿病——说是红豆补血的效果更好。”我苦笑着回答说:“不久前不是还有一个专家说绿豆包治百病吗?”

向“奢婚”宣战

詹小洪在第41期的《新民周刊》介绍:要面子、好摆排场,使得婚礼成了韩国家庭的沉重负担。vX2012年首尔的一场普通中产阶层家庭的婚礼为例,双方家庭各邀请300人参加,席开60桌,仅婚宴就超过1亿韩元(约合60万人民币),而且用鲜花装饰婚礼现场还要数千万韩元。除婚礼外,男方要负责购置或租赁婚房,女方家庭要负担嫁妆,更是不小的开支。据统计,2012年,这两项费用,男方平均要花费1,57亿韩元,女方花费5101万韩元。昂贵的结婚让许多适婚人群产生了恐婚症。应该说,韩国一直在与奢侈的婚嫁进行斗争。李明博政府时的国民权益委员会决定,如果公务员和国企职员在教堂、市立或区立会馆而不是高级酒店为子女举办节俭婚礼,就在所属部门和公司人事考评时给予大幅加分,当时的韩国妇女家庭部还制定了民间婚礼文化改善对策。制止“奢婚”,民营企业亦不例外。2013年初,韩国第三大企业LG集团公布了关于职员婚礼的伦理规范。据规范,专务以上级别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得为子女举办豪华婚礼,要举办“瘦婚”;集团所属的12万员工今后将不再收取来自供应商的红白喜事礼金;专务以上级别的管理人员为子女举办婚礼时将不得选择特级酒店等豪华场所。宾客人数和礼物也尽量减少;另外还将全面禁止管理人员在公司内部网络论坛上公开子女婚礼的消息。

猜你喜欢

改革
不是改革的改革
改革之路
个税改革,你的税后收入会增加吗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