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酸雨对三叶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2014-04-29胡雁春
摘要[目的]为酸雨区三叶草作为地被植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研究pH为2.5、3.0、3.5、4.0、4.5、6.5(清水)不同梯度酸雨胁迫对地被植物三叶草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抗性指标的影响。蛋白质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脯氨酸含量用酸性茚三酮显色法测定,POD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在不同pH酸雨影响下,三叶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苗的蛋白质含量随着pH的下降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pH的下降呈上升趋势。[结论]pH<3.5的酸雨胁迫对三叶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影响明显。
关键词模拟酸雨;三叶草;发芽率;发芽势;生理指标
中图分类号S33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1-00085-02
作者简介胡雁春(1972- ),女,四川内江人,实验师,从事园艺学方面的研究,Email:huyanchun456@163.com。
收稿日期20131121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雪或者其他方式形成的大气降水[1]。酸雨现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环境的十大问题之一。近2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不断增长,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造成的大气污染也不断加剧,使我国的酸雨污染正呈蔓延之势,其酸雨区面积己占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2]。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草坪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生活环境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关环境变化对草坪草品质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3]。三叶草在园林绿化中多应用于草坪地被植物[4]。关于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国内外已做了许多工作,然而酸雨对三叶草的影响却鲜见报道。因此,笔者研究了酸雨对三叶草种子的发芽情况及幼苗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为酸雨区三叶草作为地被植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供试草品种购于成都草种公司。
1.2试验设计共设5个处理及1个对照,分别为A:清水对照;B:pH 4.5处理液;C:pH 4.0处理液;D:pH 3.5处理液;E:pH 3.0处理液;F:pH 2.5处理液。每处理3个重复,共18个处理。
1.3试验方法
1.3.1模拟酸雨的配制。先配置pH 1.0酸雨母液(主要成分为H2SO4)[5],用蒸馏水将酸雨母液稀释配成pH分别为2.5、3.0、3.5、4.0、4.5的处理液,并以不加酸的蒸馏水(pH 6.5)作为清水对照。pH用精密pH计校准。
1.3.2种子处理及发芽指标的测定。选取种胚完好、大小一致、饱满的三叶草种子,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各冲洗4遍,然后将其整齐排列在铺有滤纸的培养皿(D=15 cm)中,每皿100粒,每处理3皿,每皿添加处理液均为20 ml[6]。自然光照下萌发,处理期间每日更换处理液,以保持处理浓度基本不变和维持一定的湿度。种子置于室温下培养,露白后播种至花盆中。
1.3.3幼苗处理及生理指标的测定。选用珍珠岩为栽培基质,盆栽采用30 cm×20 cm规格的铁盆18个,每盆播种经处理的三叶草种子50颗,3 d后统计发芽势,7 d后统计发芽率。出苗后用处理液进行淋施处理[7],18个处理同时进行,每次浇处理液的量以盆底有渗出液为度。每天按时淋浇处理液,处理1周后采叶测定POD、蛋白质、丙二醛、脯氨酸含量。蛋白质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8],丙二醛含量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9],脯氨酸含量用酸性茚三酮显色法测定[10],POD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11]。
2结果分析
2.1酸雨对三叶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由图1、2可知,三叶草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随酸雨胁迫强度的减弱有所增加。在pH 2.5高强度酸雨胁迫下,三叶草的发芽率较CK降低了28.5个百分点,当pH>3.0时,虽然发芽率有所上升,但与CK相比,E、D、C、B组分别下降了11.2、10.4、7.1、6.8个百分比。与CK相比,F、E、D、C、B组的发芽势分别降低了30.4、18.7、16.1、9.6和7.4个百分点。可见,pH低于3.5的酸雨胁迫对三叶草的发芽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且pH 2.5~3.5为三叶草发芽率与发芽势的临界值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