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探究性学习不可或缺

2014-04-29李徽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1期
关键词:情境设置课外实践自主探究

李徽

摘 要:初中生物教学,应在探究性学习的路上渐行渐远。无论是情境设置,还是自主探究,抑或是课外实践,都应以一种更为灵活、更为大气的方式去滋养和唤醒学生,以此打造一个更为辽阔的教育时空。

关键词:情境设置;自主探究;课外实践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所谓“不断探究”就意味着生物课程的教学不仅仅在课堂、在书本,而在一个更为辽阔的教育时空。这之中,包括从各种信息渠道查找信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思维判断、做出解释,并能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等,无不与探究性学习息息相关。当然,这一切依赖于老师的一颗大爱之心,依赖于教学新理念的滋生、转变和蔓延。

一、情境设置不可或缺

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在解决人口问题、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诸多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

大。生物学的这一特性,决定了生物教学决不能止步于课堂。实践证明,当教师放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探究、去“冒险”之时,学生的灵性才不至于囿于一隅,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才有机会得到滋养。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的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教材中的《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时,可以设置这样的故事情境:

“一位选美得冠的美国小姐向一位取得当年诺贝尔奖金的相貌不好的科学家求婚,她在信中写到,我们两人结合,可谓是天衣无缝,生的孩子会像我这样漂亮,像你那样聪明。可这位科学家在给她的拒婚信中写到:如果我们结合,生的孩子会像我一样丑陋,也会像你那样愚笨,故不宜结合。”

这样的故事情境无疑促使学生探究的触角伸得更远更广。的确,生物教学的课堂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理论的简单复制和翻版,更应该是延伸、扩展和新的突破。当教师引领学生在生物学的殿堂中,和活生生的现实接轨,与古今中外的大师“通电”,学生必将学得活泼,兴趣盎然,吃得更饱,长得更好。

二、自主探究不可或缺

《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兼顾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成员间要分工明确并定期互换,使每一成员都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的确,单一的、整齐划一的生物探究活动不会长久地抓住学生的眼球。曾经有位智者说:“教育在竭尽全力与小心翼翼之间,遮蔽了生命的灵性,给了孩子一个死气沉沉、严丝合缝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说,注重个体差异,提倡独特体验也许能给孩子一个开放鲜活的世界。

例如,在学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之后,可以让学生设计问卷,调查每个家庭对生活垃圾中可再生利用的垃圾的处理方式,指导学生写出富有创意的调查报告,并从以下几方面促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趋向高效:

(1)能否有个性化地分析调查活动的数据?

(2)能否独立思考,提出“另辟蹊径”的见解?

(3)是否在调查报告中表现出对社区垃圾污染环境问题的

忧虑?

(4)能否在调查报告中积极提出垃圾处理方式的建议?

三、课外实践不可或缺

《标准》指出:“注意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课内外结合。教师应有计划地安排好课外需要用一定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资料收集整理以及观察记录等。”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既和文本进行多重对话,也和他人和世界进行多重对话,应该成为生物学教师的经常性工作和基础性工程。

学习《生物和细胞》之后,不妨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某种原生动物(例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学完《生物和生物圈》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生物圈的相关资料,模拟召开“国际保护生物圈”研讨会,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

物圈。

真正的生物探究活動应该在“窗外”,正如特级教师池昌斌所说:“好的教师在大自然。那里有大山、树林、小溪、麦浪……”

(作者单位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中学)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情境设置课外实践自主探究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
浅析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提升的几点措施
略谈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浅谈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听障生课外生活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