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向小学过渡的语文教学工作特点分析
2014-04-29宋丽侠
宋丽侠
摘 要:幼儿向小学过度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为了加强幼小衔接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幼儿园和小学课程的衔接问题。而幼儿向小学过渡的语文教学应当充分重视两个学习阶段的差异性,在教学工作中体现课程内容生活化,课程实施活动化,课程组织统一化等五化内容。
关键词:衔接定位;个性发展;语文教学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研究了幼小衔接的问题,在1996年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求幼儿园应和小学互相配合,紧密联系,注意两个阶段的衔接问题,2001年颁布的纲要中则明确了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内容。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解决幼小衔接中语文教学的问题,需要认清这一阶段语文教学的特点,加强幼儿园和小学课堂的衔接。
一、幼儿园向小学过渡语文课程衔接定位
幼儿园教学作为孩童接受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一般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态度、兴趣、情感、能力等内容,课程中渗透着语言、社会、艺术、科学、健康五个领域的内容,而小学课程则将各个领域学科独立出来,进行系统的教学。两个阶段在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实施组织上有较多差异性,也有一定的连续性。幼小语文课程衔接是把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经验有机结合,互相承接,保持两个阶段语文教学的持续性。所以,在幼小语文衔接上应重视两个学习阶段上的差异,体现五化理念的教学特点。
1.课程内容生活化
儿童语言发展的基础是认知的发展,儿童只有当能把相关语句标志的事物从环境中分离出来才能掌握相关的语句内涵,儿童语言发展取决于儿童生活和知识的互相作用。所以在幼小语文衔接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应将语文知识和社会知识相结合,让儿童社会性发展和认知能力成为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支撑,反过来语文的发展也会促进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儿童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换的时期,幼小语文课程衔接也是为了顺利达成这一目标。让儿童了解书面语言知识的内容,通过识别图形、物体、符号为认字打好相关的基础,通过游戏、绘画、手工活动为儿童写字打好基础,并做好相关方法技能,情感态度的指导。
2.课程实施活动化
幼小语文课程衔接应注意教学方式的游戏化或活动化。幼儿园教师在语文课程实施中,既要传授专门的语文内容,也可以开展和语文教学有关的活动,在游戏和活动中多让儿童和书籍接
触,接近书面的语言,培养他们对阅读书籍的热爱。在活动过程中,儿童通过观察符号,图形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由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较重视语文学习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以在幼小语文衔接课程中也应增加间接教学的比重,营造适当的物理环境,寓教于乐,动静结合,把枯燥的知识变成直接生动的情感体验,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课程评价的多元化,采用持续评价的方式,建立成長档案袋,强调儿童学习情感态度领域的发展,关注儿童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等内容。
二、幼儿园向小学过渡语文课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尊重儿童个性发展的差异性
处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有一定差异,儿童进入小学后就进入了正规的课程学习,小学语文课程的内容是对抽象文字符号的掌握,但这一阶段儿童的逻辑分析能力并不那么强,每个学生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幼小语文衔接课程中要充分尊重儿童个别的差异性,不能要求每个儿童都达到规定指标,重视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加强单独指导,帮助每个儿童在自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并配合适当灵活的评价方式。
2.平衡协调语文教学目标
为了切实提高幼小衔接中儿童的语文能力,在这一阶段语文教学中应针对儿童语文学习的难点、重点,培养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比如,在听说方面,为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儿童通过对一些儿童文学作品的听、说、讨论,增强儿童的理解能力,通过看图讲述、小话剧、木偶剧等活动,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沟通,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和口头表达的自信心。在识字方面,可以培养儿童分析、观察、比较的能力,有计划地让儿童观察实物、图片,引导儿童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促进儿童进入汉字学习后对汉字字形的分辨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儿向小学过渡,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还要充分利用其他各种教学资源,尽量选取一些适合这一时期儿童的较浅显又贴近生活的内容,丰富课程内容。总之,幼儿向小学过渡的语文教学工作有较多特点,为实现语文课程的顺利衔接,应通过多种途径结合的方式,关注儿童的个性化需要,实施科学稳步的过渡方式,帮助儿童顺利过渡到新的学习阶段。
参考文献:
[1]杨晓萍,李子建.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的研究[J].调查与研究,2008(7).
[2]周兢,赵寄石.儿童语言学习系统理论的发展与幼儿语言教育的当代走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5(3).
(作者单位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中心幼儿园)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