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中科技的介入之思辨

2014-04-29陈杭生李朝成

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思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陈杭生 李朝成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论述了科技对现代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在竞技体育比赛中,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比赛中获胜,就必须靠科技的支持。同时,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人们没能在竞技体育上正确地看待科技,出现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异化现象: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背离了原有的本质、精神、理想和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竞技体育的发展,不利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竞技体育 科技介入 可持续发展 思辨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世界各国政治互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科技支持的大力发展之下,取得了其他文化现象无法比拟的成就。就在人类享受这一身体运动文化所带来的快乐时,却因其自身、社会等因素某些方面的不完善、不健全而受到许多社会问题的侵蚀和腐化,使其发展付出了巨大代价。这些代价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竞技体育的发展,影响了社会安定,妨碍了人们的生活,并使得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背离了原有的精神、理想和原则,不利于竞技体育和社会生活的健康发展。

1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与科技的关系

所谓体育可持续发展是指体育能充分满足社会的合理需求,且体育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及其与外部社会、经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发展模式。所谓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发展当代竞技体育的同时,还应考虑不影响今后我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和把我国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纳入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即我国竞技体育在筹划如何能夺取更多金牌的同时,还必须考虑体育发展的经济指标、社会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等因素。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渗透到包括竞技体育在内的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物质基础。现代的竞技体育已不再是靠“经验”和体能的开发取胜,而是在生理学家、心理学家、营养学家、生物学家、运动训练学家等的共同努力下,依靠科技的力量不断增加运动训练的科技含量,改进器材、设备,加强科学管理才能取胜。尽管如此,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科技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所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从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史方面我们越来越感觉到:随着科技在竞技体育领域中的大量运用,人类反而越来越远离发展竞技体育的初衷,如滥用兴奋剂。因而,我们必须在科学技术与竞技体育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或者说保持某种积极的互动关系,否则科技给竞技体育带来的绝不是福祉,而是惨重的代价。

2 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2.1 现代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科学选材是当前各国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一项战略措施,也是我国实现奥运战略,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工程。科学选材是通过科学诊断和科学预测,采用多因素分析进行优化的选择来发现和挑选具有较高竞技体育天赋的优秀后备人才参加训练。政府应在全国各地建立各级选材网和科学监测体系,形成从幼儿到成年各阶段的运动梯队,层层筛选,最终选出优秀苗子,培养出世界级的运动人才。作为一门应用科学,体育科学近年来发展进程中的突出特点是,全面吸收和应用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预料,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体育运动自身的面貌将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科学技术的影响与渗透深入到竞技体育制度层次的时候,它一方面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物化需要一定的制度作为保证;另一方面,任何科学技术的器物形式总是要由组织起来的人去掌握和运用,而这些人只有在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的、科学的政治机构中,按照先进的政治、经济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去行为,才能真正有效地使科学技术的器物发挥作用。实践证明,竞技体育比赛中的金牌大战,成为多学科科研人员“在幕后操纵的科技之战”。仅仅依靠教练员的经验和运动员的汗水来提高运动成绩的时代已经结束,依靠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来提高运动成绩的“知识体育时代”已经来临。当代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成为心理学家、医学家、营养学家和材料检验学家共同产生的集合效应的结果。

2.2 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

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又是科技体系的指导思想。它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科技兴体的指导思想,二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科技兴体的指导思想决定了科学技术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和重要地位,指出了科学技术是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要求竞技体育的科技体系从科技方法的选择到科研内容的界定,到科技成果的开发与应用,都必须以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科技生产体系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科技体系的主体系,它涵盖从竞技体育科学技术研究的选题、设计,到科技成果的研究和开发,最后到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及其可持续发展实现的一个体系。一般主要的体系有:科技管理体系、学术研究体系和条件保障体系。

3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异化现象

正因为现代科技十分强大,无所不至,无所不能,有时甚至会异化为人类自己的异己力量,阻碍和制约着人类的发展。今天的奥运会非常典型地表现了现代技术的威力。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还有学者试图要增补一句“更残酷”。就在许多运动员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到半空中时,很多人也同时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将飞向何方?

3.1 实践服从于技术控制的目标

在竞技比赛中,如果运动员只按理性的技术要求去比赛和努力,而不是按照合理的技术要求和临场实际去比赛的话:一是会使运动员成为技术理性控制的奴隶,不利于技术、技能的发展与变化;二是会不利于运动员对运用技术的灵活运用,不易取得好成绩。

3.2 科技训练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运动“机器”——人性失落的代价

一味地刻意追求完美有悖于体育的宗旨。难道在竞技体育中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就是使运动员像机器那样几近完美地展现一个或几个连续动作吗?为什么我们非要设计那么多条条框框的动作模型去框架训练的人呢?为什么希望给运动员施加某些刺激之后,他就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反应和效果?所以说,现代科学在运动训练这个实验科学的意义上,忠实地实现了现代技术的一种基本精神——控制精神,准确地讲就是控制运动员技术发挥自由表现的能力。

3.3 器械高科技化的运作与运动员主体地位的缺失

竞技体育是运动员借助一定的器械而进行的体能、技能和心理的较量。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是主体,器械只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和工具。因此,在比赛中运动员的体能、技能等身体素质的较量也就转变为占有和控制新器械、新设备之间的竞争了。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反对器械的高科技化,而是思考怎样在保证运动员的主体地位和竞技体育的本质的前提下使器械高科技化,也就是说器械的高科技化要有个度。这个度应该是在不使运动员的主体地位受到质疑的前提下来发展科学技术和应用科学技术。运动员之间的竞争不应该是器械间的竞争,但实际却是,谁掌握了最先进的运动器械,谁控制了器械设备规则的变化,谁就增加了获得胜利砝码。

3.4 科技崇拜带来体育运动与其目的的背离

科技所带来的运动成绩的明显提高已在运动界形成了科技崇拜之风。科技带给竞技体育的虽然是运动成绩的提高,但过分依赖科技发展就会变成以科技为目的,以运动为手段,就会背离体育运动的人性化目的。不受限制的技术竞争造成的另一种不平等后果是——许多经济和科学技术落后的国家根本无法开展许多包含大量科技成果的运动。

3.5 接受增强基因治疗的运动员将会成为新的兴奋剂问题

兴奋剂问题一直是困扰体育比赛的魔影,其屡禁不止及愈演愈烈是个别运动员和教练员追求重奖厚利的恶果。增强基因治疗将因其隐蔽性和有效性会比兴奋剂对持有上述心态的运动员有更大的诱惑力。

4 结束语

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在全球、全人类达成共识。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加深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源和本质的理解。随着竞技体育职业化、商业化的出现,我国竞技体育面临着系统内部紊乱,外部与环境发展失调的严重危机。像社会的其他领域一样,我国竞技体育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中,常常会有许多不利于竞技体育发展的现象和事件,有的甚至是关系到竞技体育兴衰存亡的事件。虽然历史地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史总是踏着尖刀在前进,发展总会付出代价,不管是必然性的还是人为性的,关键是我们人类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和事件。

参考文献

[1]肖林鹏等.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释义[J].体育文化导刊,2003,05:13.

[2]虞重干等.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2):9.

[3]钟宇静,高敏.科学技术与竞技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S1):121.

[4]卢元镇.体育与科学技术[J].体育科研.2001,22(3):2.

[5]李力研.野蛮的文明体育的哲学宣言[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04.

[6]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01.

◇责任编辑:张 臻◇

猜你喜欢

思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初中体育中的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终身体育的相关性研究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中医辨证分析规范探讨
天津游泳运动员思想政治现状调查与分析
浅析竞技体育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