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经典本真”阅读
2014-04-29张昭范辉
张昭 范辉
摘 要: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感受,要让学生回到“本真”状态,尤其是在阅读经典时,要让学生回到文本“原点”。
关键词:经典作品;本真阅读;文本原点
以前常常听到各种版本的“议论”——现在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差,不会思考,不会阅读……那时我只是觉得不可理解,因为在我的认知里,现在学生各方面的条件要远远优于我们那个年代。在信息时代,如果真想看书的话,动动鼠标即可完成。等到今年自己真正接触高中生的时候,才真的发现——现在高中生的阅读现状远远超出“议论”,信息时代只是让学生的“视野”开阔,可是却戕害了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学生有点时间就想着动动鼠标玩玩游戏,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阅读“经典作品”。当然,不可否认,有些学生读的作品很多,但是大部分的学生阅读量很少,有的甚至没有。针对学生阅读中的“荒漠”,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只有在课堂中抓住学生,他们才有可能在课下翻看原著。
一、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留“空白”,让学生去“填写”
长久以来,教师习惯“大包大揽”,教师在讲台上的全能性,培养了学生的惰性,学生很少能主动翻阅相关资料。其实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就在于“包容性”——对一篇文章的理解要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讲授的文章只是教师经过自己的大脑过滤而来的,这里面有教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而学生从自身的阅读经验来看,也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要鼓励学生走向“文本”,让学生能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如教学《小狗包弟》(人教版的高一教材)时,先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阅读文章,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大部分学生理解不了作者的行为:不就是一条小狗吗?为什么非要让小狗失去生命,可以把他送到乡下或者是国外。有的学生甚至说“巴金应该用生命来捍卫小狗的生命”……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我才开始导入当时“文革”的背景,搜集一些关于“文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文革”的整体气氛。至于学生的疑惑,我就从巴金的经历说起,其实巴金自己是文革的受害人,他完全可以不写这个“小事”,可是巴金偏偏写出这种小事给读者看,让读者知道,他曾经在文革中伤害过一个生命。把自己完全呈现给读者,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同时,他也继承了“知识分子的良心”。这时再让学生读一下鲁迅先生写的《一件小事》,鲁迅在这篇文章中通过车夫那种朴素善良的品质来折射自己在社会“隔离”下养成的对人的“不信任感”,两位作者在剖析别人的同时,也在更深的层次上解剖自己。然后再让学生联系现在出现的“文革”道歉热来思考——是否现在社会就不需要自我反省和自我解剖了?尤其是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人,我们自己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能真正做到“反省”吗?同时,我让学生自己回家翻看巴金的随想录,然后挑出最打动自己的文章,在课上与大家分享。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有时还争论,引导初见成效。
二、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师生共同回到“原点”
经典的作品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有超越性和流动性。现在的学生都反映鲁迅难懂甚至完全看不懂,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讲授课文的时候,适当带领学生重读课文。先从鲁迅的《自嘲》开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诗,学生闭着眼睛就可以说出来,这两句诗很好地表达了鲁迅甘为人民做牛马的博大胸怀及那种对敌人勇于斗争的形象。这个是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它的源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鲁迅诗句的解读,教材的编写者也一直沿用。
那么,是不是鲁迅的诗歌除了这个意思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了,是不是毛泽东的解读就是“标准”,如果我们回到“原点”,联系鲁迅当时写这首诗歌的背景及从文本自身出发,就可以有别样的收获。首先,“千夫”应是指各式各样心术不正、别有用心包括以讹传讹的一班无聊文人。我们从《鲁迅日记》里可以读到该诗的写作背景和“达夫赏飯”密切相关。而在郁达夫的一些回忆文章中,他生动地记述了他亲眼看到的海婴的调皮和鲁迅对学生的宠溺,每次他们平阳见面寒暄,海婴都能成为他们最初的话题。其实,鲁迅很爱学生,我们从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中就听到了“救救学生”的呼声,再到《孤独者》中魏连殳对房东学生的纵容,在鲁迅心里,学生是中国的希望。在1930年代,鲁迅遭遇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周边的误解甚至于谩骂让他身心憔悴,在这种状态下的鲁迅,唯一能让他心灵得到休息的就是家庭这个港湾了。1929年出生的海婴对鲁迅来说“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只得加倍服劳,为孺子牛耳,尚何言哉”。在读完这段话后,学生自然会说,鲁迅其实说的是做海婴的“牛”,当时也许还没考虑做人民大众的“牛”。
这就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的“本真性”:从文本出发,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让学生去感受文本,只要能感觉到,学生就能记得住,至于他们的感受有多深,就需要学生在生活体验不断丰富后,随着知识结构的完善而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方希孝.鲁迅《自嘲》诗“千夫指”与“孺子牛”新解[J].汕头大学学报,2001(2).
[2]鲁迅.鲁迅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