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道速滑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机理及预防

2014-04-29朱雪松

冰雪运动 2014年1期
关键词:损伤机理预防

摘  要:保护好短道速滑运动员膝关节,预防短道速滑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生是提高短道速滑运动成绩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对短道速滑运动项目特点进行分析,认为膝关节结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过大、技术不正确、心理因素等是诱发膝关节运动性损伤的主要原因;提出避免过多屈伸跳跃练习、保持训练和比赛的平衡、坚持正确技术动作、加强对运动员心理因素的培养、加强对膝关节的保护和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等预防措施,为短道速滑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短道速滑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机理;预防

中图分类号:G8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488(2014)01–0014–04

Knee-joint Injury Mechanism and Prevention of Short Track Speed Skaters

ZHU Xue-song

(Winter Sports Management Center of Jilin Provincial Sports Administration, Changchun 130024, China)

Abstract: Protecting short track speed skaters knee-joints, preventing sports injury of skaters knee-joints is an effective way of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 the paper thinks the main reason which causes knee-joints sports injury is the structure of knee-joints, training and training strength is too much, technology is not correct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Prevention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avoid too many flexion jumping exercises, keep the balance of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consist on right technical movements,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skaters psychological factors, protect knee-joints and have a strong sense of safety,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of 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

Key words: short track speed skaters; knee-joint; injury; mechanism; prevention

收稿日期:2013-11-02;修回日期:2013-11-22

作者简介:朱雪松(197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高级教练员,研究方向为短道速滑训练与竞赛。

膝关节是人体中位置较浅、关节面最大、杠杆较长、负重较多、保护结构相对较少、不甚稳定的一个重要关节。由于膝关节特殊的生理构造,它也是人体六大运动关节中最易损伤的关节[1]。在短道速滑运动中,要求运动员长时间保持低姿势滑行,而且在滑行过程中还要不断根据场上形势做出快速应变动作[2],在过弯道时,左膝关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需承受更多的负荷,所以膝关节在短道速滑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膝关节力量状况对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和运动寿命造成极大的影响。因而膝关节损伤也成为短道运动员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而且膝关节病变具有发病过程不明显和病后难治愈等特点。因此,研究总结短道速滑运动员膝关节发生损伤的机理和预防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损伤机理

1.1    膝关节结构

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以翼状壁、半月板、髌上囊和髌下深囊等众多辅助结构组成。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损伤机会亦较多的关节。由于半月板的存在,将膝关节腔分为不完全分隔的上、下两腔,除使关节头和关节窝更加适应外,也增加了运动的灵活性,如屈伸运动主要在上关节腔进行,而屈膝时轻度的回旋运动则主要在下腔完成[3-4]。膝关节的结构本身造成其易导致损伤的原因之一。

1.2    短道速滑的技术特点

短道速滑运动员根据项目的需要,必须在运动中长期保持双腿蹲屈的姿势,并不断使双腿交替蹬冰滑跑和变速。在运动过程中要求运动员身体尽量贴在大腿处,双腿弯屈,身体呈流线型,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阻,减少动能损失。滑跑姿势主要和支撑腿膝关节的角度、踝关节的角度以及髋关节的角度有关。由此可见,只要膝关节的角度小,运动员的运动姿势就低,就能更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身体重心的稳定性,就更有利于短道速滑训练和比赛。短道速滑运动员在滑跑时,由于要不断地从直线入弯道,再从弯道进入直线,这就意味着膝关节要在屈的角度上不断蹬伸和在弱角度下对抗离心力, 在这一过程中膝关节始终处于屈的状态, 长时间承受着来自身体的重力和部分身体的内力, 使膝关节易产生疲劳, 从而引发运动损伤对运动员造成的伤害。

1.3    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过大

造成短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另一个的主要原因在于运动强度过大、运动量不合理。尤其在运动员的青少年时期,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过大会超过运动员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例如, 有的教练员一味地追求训练负荷, 让运动员不停地跑跳, 不停地加大运动量。由于运动量、运动强度过大, 并且没有及时恢复, 造成过度训练。机体一旦出现疲劳,就极其容易导致运动损伤,所以运动员的训练负荷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而避免疲劳损伤。

1.4     技术不正确

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注重动作的规范性和正确性, 不能及时改正错误动作, 形成不正确的条件反射, 违反了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 违反了身体各器官的活动规律和活动范围, 也容易造成伤害。很多短道速滑运动员由于在训练中反复的进行技术练习,导致体能下降,最终不能保证正确的技术动作,使膝关节承受了极大的不合理压力,与膝关节解剖结构相矛盾,造成肌肉、韧带的负荷过度, 从而导致膝关节损伤。

1.5    心理因素

在短道速滑青少年时期,由于运动员身心发展不平衡,身心发育水平不成熟,神经类型较活跃,易冲动,导致这个阶段的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却缺乏一定的控制力[5]。在高动机水平状态下进行训练和比赛,运动员往往容易受伤。很多运动员为了在比赛中展示自我,表现训练水平,可以忍受不同程度的痛苦, 最终导致运动损伤的产生。在短道速滑比赛中,运动员不仅要有充分的身体准备,而且还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6],如果能使自己的整体状态调整到适度兴奋的状态,就非常有利于运动水平的发挥,也会最大程度地减少运动损伤。

1.6    对损伤的忽视

目前国内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膝关节出现损伤并不重视,总是认为大家都痛,用不着大惊小怪。其实,正是这种对运动损伤的忽视才导致很多运动员从小损伤发展成大伤病。根据国内有关资料显示, 运动员总的来说是小损伤多、慢性多、严重及急性者的少。这些慢性的小损伤者中, 有的是一次急性损伤后尚未完全康复就投入训练而变成慢性损伤, 但更多的是由于对损伤后不重视恢复,最终导致过劳伤。短道速滑运动员员对膝关节要求很高,在运动中膝关节频繁运动、反复负荷及过度使用,加之不重视恢复,造成很多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膝关节发生慢性损伤。

1.7    其他因素

场地、器材、等因素也会引起运动员膝关节损伤[7]。陆地训练场地的高低不平, 坑坑洼洼, 过硬过滑;冰上训练场地冰质过软或过硬、冰面有杂质等都会引起运动员发生意外从而引起运动员膝关节损伤。

2     常见损伤

2.1    髌腱腱围炎

髌腱腱围炎是指髌骨下肌腱附着点、腱围及髌腱的创伤性病变,以髌腱本身病变为主,通常单独病变较少,大多为同时发生病变。在短道速滑陆地训练中,教练员经常安排一些双腿跳跃、单腿跳跃或跳楼梯等练习,使运动员不断地重复跳跃,加之训练场地条件所限,使运动员在跳跃过程中,髌腱承受着非常大的负荷和拉力,如果加上训练不当、技术失误或负荷过大,很容易造成髌腱腱围炎。

2.2     髌尖末端病

髌尖末端病是指髌骨下尖端与髌腱的附着处,由于反复牵拉而造成的损伤。在短道速滑运动中,膝关节的屈伸活动使髌腱承受牵张力,牵张力并非一成不变,它的大小、频率、持续时间及速度变化迫使髌腱不断地产生各种应变以适应运动。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运动员都能适应和耐受负荷,但当教练员、运动员为了尽快提高成绩,短时间内加大运动量甚至超负荷运动就会造成急性损伤。如安排大量陆地蹲起、布带练习或冰上长时间滑行等都容易造成运动员膝关节发生髌尖末端病。

2.3     髌骨软骨软化症

髌骨软骨软化症是髌骨软骨面因慢性损伤后,软骨肿胀、龟裂、破碎、侵蚀、脱落,最后与之相对的股骨软骨也发生相同病理改变,而形成的病变。在短道速滑运动员青少年时期,由于长期、快速用力屈伸,进行专项力量和能力训练,容易造成髌骨下疼痛,稍加活动后缓解,运动过久后又加重,休息后渐消失的症状。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疼痛时间会延长最终造成不能下蹲,上下阶梯困难等情况,最终导致无法正常训练。这是因为短道速滑运动员膝关节常处于半蹲位, 膝关节屈曲时稳定性差[8-9], 内、外侧副韧带松弛, 而运动中股四头肌又用力收缩,使髌骨和股骨间的接触面不断增大,导致增加接触面的挤压与摩擦。

2.4     膝盖滑囊炎

滑囊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密闭小囊, 囊壁内层为滑膜, 能分泌滑液,位于关节附近,介于肌腔和韧带的起止点与骨隆起之间,其作用是减少肌腱、韧带与骨之间的摩擦。在正常情况下,滑囊内滑液较少, 在体表也不易触及。短道速滑运动员膝关节经常处于半屈曲位并长时间大强度的屈伸、扭转,使滑膜与关节面之间不断地摩擦挤压,导致滑膜充血、水肿, 引起关节肿胀而导致膝盖滑囊炎。

2.5     半月板损伤

与其他需要快速应变的项目相似,短道速滑运动员也经常出现膝关节的半月板损伤。当在场上出现应急情况,如前方队员摔倒,接力队员位置不到位等情况出现时,场上运动员就要快速的做出反应,改变正常滑行方向进行突然变向。由于很多动作都是在屈膝状态下进行的, 瞬间的转向则会引起大、小腿位置的错移而挤压半月板, 都有可能造成内侧半月板损伤。目前短道速滑项目比赛越来越激烈,场上经常会出现运动员摔倒或者犯规冲撞,一旦膝部受到冲撞或动作技术不协调、不熟练都会引起内侧半月板损伤,并且外侧半月板有一游离区,也较容易因撞击而受损伤。

3     预防措施

3.1    避免过多屈伸跳跃练习

由于短道速滑项目特点,需要运动员在膝关节弱角度下进行蹬冰,那么膝关节在屈曲状态时的腿部蹬伸力量就成为教练员训练的重点。膝关节在这样的训练下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反复的屈伸练习。在实际的训练中,我国教练员不考虑运动员膝关节承受能力,尤其是在运动员青少年时期就进行大量的跳跃练习,造成很多小运动员的膝关节出现损伤,阻碍其成长为优秀运动员而遗憾的过早告别赛场。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教练员考虑运动员膝关节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用一些较为柔和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如冰上布带、冰上单腿滑行等。

3.2    保持训练和比赛的平衡

机体疲劳, 局部负荷过重,机体的警觉性和灵活性下降,使肌肉的性能下降,极易受伤。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的合理性及适宜的运动负荷量是增强体质、提高成绩的基础[10]。短道速滑的训练要兼顾好陆地和冰上训练,合理安排训练比重。不要一味追求运动员的某项运动素质,而要全面发展运动员的各项身体和专项能力,从而提高成绩并预防伤病的产生。此外,合理安排比赛的场次对减少膝关节损伤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的时间要保持一个适当的平衡。合理安排赛程, 使运动员得到及时的恢复, 以最佳的状态投人训练和比赛,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员损伤的发生, 特别是膝关节运动损伤。

3.3     坚持正确技术动作

加强运动员基本技术的强化训练,对运动基本技术的要领着重分析[11],对较为复杂的技术动作, 要加强保护, 教练员不仅自己要掌握各种保护的要领, 还要指导运动员互相保护及自我保护的方法。

3.4     加强对运动员心理因素的培养

运动员需要对训练和比赛进行必要的心理准备,以降低损伤的危险。心理教育要以预防为主, 教育运动员对训练时可能产生的情况在思想上要有准备,对意外情况要有冷静处理的心态。膝关节是短道运动员非常重要的关节,一旦膝关节损伤不但会影响训练,而且还会对运动员的心理造成影响伤病越严重, 恢复期越长, 情绪不安的可能性就会加重。

3.5     加强对膝关节的保护

3.5.1    做好准备活动

训练或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应以一般性活动过渡到专项性活动[12]。它需要有关的肌肉能承担很大强度的负荷, 如做准备活动不充分,膝盖周围的肌肉会由于活动不充分而承受不住强度较大的负荷,从而造成膝关节损伤。在做准备活动时,除了进行肌肉的主动运动外,还要考虑提高韧带的柔韧性,尤其是在比赛前,以提高膝关节灵活性,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通过加强训练前的准备活动, 能使基础体温升高,肌肉深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的应激性提高和关节柔软性增强等,也能减少锻炼前的紧张感和压力感,从而提高膝关节力量、柔韧和耐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膝关节损伤的发生。平时多加强膝关节力量练习,如 1 min双腿支撑、30 s单腿支撑、冰上布带单腿滑行等。此外,运动后的积极性放松活动也是预防膝关节损伤非常重要的部分,积极的放松活动可以帮助运动员快速地消除体内乳酸的堆积,使运动员得到快速的恢复。

3.5.2    膝关节部位进行包扎

根据短道速滑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特点,对容易产生运动损伤但未受伤的膝关节部位进行包扎,以加强其支撑力量, 达到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13], 特别是对防止韧带和肌腱的损伤具有突出作用。

3.5.3    加强医务监督

教练员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对运动员的身体情况有及时准确的了解。应对运动员膝关节急性损伤进行及时处理, 并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以防二次损伤的发生[14]。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任何轻微膝关节运动损伤都需要康复,康复计划应该具有针对性。运动员必须经医务人员许可才能恢复训练和比赛,确认膝关节可以承受这样的运动负荷,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膝关节损伤的再次发生。

3.6    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

要经常提醒运动员检查场地和设施,以消除不安全的隐患[15],要让运动员学会自测身体状况,了解疲劳的现象和症状,并及时和教练员沟通,以免因为局部负荷过重而导致的伤害。要培养运动员应付环境和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4     结语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由于短道速滑运动项目特点导致短道速滑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发生率较高。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方法与手段,是避免短道速滑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延长运动寿命和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日常训练过程中短道速滑教练员要不断加强运动员对膝关节损伤的发生及防护的警惕意识,使运动员提高对训练和比赛前准备活动及赛后整理活动的重视程度,有效预防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生,为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树明,苗巍,包大鹏,等.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运动损伤研究[J].冰雪运动,2008,30(1):42-44.

[2]米博. 对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接力过程踝膝关节角度运动学特征及预测模型的研究[J].冰雪运动. 2008,30(4):15-18.

[3]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运动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100.

[4]张帆. 基于模拟膝关节僵直的步行器助行上肢力学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5]于健,宋凯明,蔡磊.山东省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4,26(3):113-115.

[6]常莉彬.引发短道速滑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及预防[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45-47.

[7]杨大智,杜江.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9(6):16-19.

[8]王海峰,高俊.对速滑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病因分析[J].冰雪运动,2005,(5):36-38.

[9]刘继志,张卓然,李晓琳,等. 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治疗[J].冰雪运动,2009,31(6):41-46.

[10]刘海军,李松洋.浅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原因及预防措施[J].吉林体育学院院报,2006,22(4):37.

[11]韩晔,金晓阳,付凯.短道速滑蹬冰动作的解剖学分析[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6(3):144-145.

[12]方志军,王小虹.短道速滑运动员准备活动初探[J].冰雪运动,1997(2):23-24.

[13]李雪芹,张树宗,王羽,等.论高山滑雪运动员损伤的运动包扎方法[J].冰雪运动,2003(3):14-16.

[14]王羽.对国外短道速滑运动中伤害类型研究的评述[J].冰雪运动,2005(2):11-12.

[15]宋文利,李晓东.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膝、腕关节损伤的调查分析[J].冰雪运动,2007,29(6):19-22.

猜你喜欢

损伤机理预防
隔热纤维材料的隔热机理及其应用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雾霾机理之问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我院足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发生原因及预防分析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铝箔针孔产生原因与预防方法探讨
输煤输焦皮带的损伤原因剖析与维护办法探讨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DNTF-CMDB推进剂的燃烧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