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2014-04-29肖峰
肖峰
摘 要:“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教学理念之一,简单地说,也就是要将数学课堂归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促使学生获得健全的发展。但是,如何才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呢?从几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为实现高效数学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以人为本;自主学习;问题情境;一题多解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将数学课堂教学由“填鸭式”向“自主式”发展,课堂教学应该由被动式教学模式向主动求学模式转变,要认识到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及价值,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优化数学课堂结构,从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综合性的发展。
一、实施自主学习,调动主体意识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由此不难看出,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使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双曲线”时,我选择了小组自主学习的模式,首先,我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接着,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结合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引导学生将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我,之后,我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如:推导双曲线的方程;双曲线方程的应用与求解等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最后,为了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我还设计当堂练的环节,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如:(1)如果双曲线■-■=1上点P到双曲线右焦点的距离是2,那么,点P到y轴的距离是多少?(2)已知动圆M过定点F2(5,0)与圆F1:(x+5)2+y2=36内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3)若双曲线■-■=1的两个焦点到一条准线的距离之比为3:2,那么,双曲线的离心率是多少?……让学生在简单的试题解答的过程中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从整个学习的过程来看,学生一直处于主动求知当中,这也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所谓问题情境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而且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还有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对优化课堂結构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数学教材,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导入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1+2+3…+100=?学生几乎同时回答是5050,接着我问:谁能将计算过程展示在黑板上?我让学生思考解题过程,结果出现了两种结果,一种是首尾相加,另一种是倒序相加。在肯定了学生的解题思路之后,我继续提问引导学生思考:1+2+3+…+(n-1)+n=?此时学生就会意识到倒序相加相对于首尾相加来说要容易一些。此时,学生会得出:S=■,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已知{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求Sn=a1+a2+…+an让学生在上述的基础上对该题进行解答,进而使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明确Sn的求和公式,从而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所以,教师要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倡导一题多解,搭建展示平台
一题多解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就是说,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应该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凸显自己的个性,使学生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思维的灵活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寻找多种解答方法的过程中,大大提高自身的解题效率。
例如,设二次函数f(x)满足f(x-2)=f(-x-2)且函数图象在y轴上的截距为1,被x轴截的线段长为2■,求f(x)的解析式。
虽然该题仅是一道简单的二次函数求解析式的题,但是可以从3个方向进行解答,但主要的解题思路都是根据设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f(x)=ax2+bx+c(a≠0),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待定系数进行解答。在这里详细的解题过程不再一一进行介绍。但是,不论试题的难易,教师都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而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除上述两点之外,我们还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因为,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良好的课堂环境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意思是轻松和谐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够使学生思维活跃,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注重课堂环境的营造,以大大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作者单位 西藏林芝地区第一中学)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