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金岩:山坳里的生态乐园
2014-04-29张建成
张建成
“这里的生态环境实在是太好了!”
“这优美的山村真是令人向往! 可不是,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我们二十多位退休干部职工就来了两趟,而且一住就是三五天。”
来武义县新宅镇金岩村旅游的永康市退休干部朱屏花等人,说起金岩村的生态环境就赞不绝口。
确实,步入坐落在山坳里的金岩村,仿佛置身生态乐园:金岩溪蜿蜒穿村而过。两公里多长的河道上筑起十一道拦水坝,形成一条条姿态各异的跌水瀑流。溪水清澈见底,成群的石斑鱼时而聚拢,时而散去,或机灵敏捷地在岩石缝中觅食,或悠闲自得地在浅滩边沿嬉水。沿溪两岸高木茂密,修竹摇曳。林中不时传来红嘴长尾鹊和画眉、白头翁悦耳动听的鸣叫声。红嘴长尾鹊长着一身艳丽羽毛,时不时从树梢上掠过。
金岩村地处县域南部山区,距县城约38公里,以往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茶叶、摘箬叶、挖野生姜、采野果及外出打工,如今靠生态旅游。
提起村里的生态环境改变,兼任金岩溪河长的村党支部书记邓国伟感慨地说:“五水共治”真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我们围绕开发乡村旅游目标,结合金岩溪河道整治,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短短几个月就完成了翻板坝、防洪坝、防洪堤、小拱桥等河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在整治过程中,尽量保留河道的原始走向、地形、地貌,对河道中原有的石块、滩涂加以保护。同时,按照山水一体的总体规划,建设岸边绿化长廊,并通过筑堰抬水工程,形成湖面,增设亲水设施,有效保护水生态环境。为使珍稀的石斑鱼在金岩溪有良好的栖息繁殖环境,我们与沿溪的铁铺、上坊、板坑、溪下、东巨等村联合成立金岩溪禁渔小组,开展联合禁渔,坚决制止电鱼、毒鱼等非法捕鱼行为,使溪中鱼类等物种迅速回升。
采访中,金岩村村委会主任周荣贵兴奋地说:“水环境治理事关家家户户,村里除了每周三干部义务在河道巡查捡垃圾外,更重要的是增强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村里想尽办法引导和教育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并落实环境卫生房前屋后洁美三包制度,开展农户洁美评比。现在全村妇女都自觉在家用自来水洗衣服,不让肥皂水、洗衣粉污染河道,影响水环境。村里生态环境好了,外地游客慕名而来,许多在外打工、开超市的村民也纷纷纷返村,在家门口经营农家乐、或用良好的水质养石蛙。到5月底全村已开出餐饮兼住宿的农家乐十一家。”
说到这儿,周荣贵兴致更浓:现在我们的村民已亲身感受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所以对保护金岩溪的水质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人人都能从我做起积极参与清洁河道。可不是,看到河水清澈碧绿,溪里石斑鱼成群,仿佛儿时的情景又在眼前,真让人开心。
谈起治水带来村里生态环境变化,村民周连贵、楼小群夫妇开心不已。周连贵原先在贵州开超市,如今返回老家金岩村,利用洁净的山泉水办起纯种野生石蛙养殖场,饲养成品蛙7000多只。周连贵介绍说,养殖石蛙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只有在上游没有污染的清洁水里,石蛙才能繁殖生长。他乐呵呵地透露,现在成品蛙大部分已长到半斤以上,已有人上门向他以350元一公斤收购,但考虑到明年要扩大养殖规模,他想把成品蛙留作种蛙。
多年来以摘箬叶、采野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民陶小玲,说起村里治水改善生态,发展旅游给她家带来的实惠,流露出一脸开心。陶小玲边给上门购买野生姜和鲜箬叶的两位游客装袋过称,边乐呵呵地说:“过去我们采摘的箬叶、野生猕猴桃、山板栗及挖掘的野生姜,要拿到县城农贸市场售卖。没想到治水让我们村变成生态旅游景点,三天两头有大批游客来,现在所有山货不愁卖。你瞧,我老公上午挖的20多公斤野生姜,这两位游客全要了,还有几位游客向我预订购买下午挖的野生姜,这改善环境、发展旅游给我们带来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