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68例疗效分析

2014-04-29胡晓东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真菌性

胡晓东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5月——2013年6月期间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6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病例。在鼻内窥镜下经上颌窦自然口取出真菌团块物,并以生理盐水加压反复冲洗。术后第1、3、6、12个月定期复查。结果68例患者中,59例治愈,8例治疗有效,1例复发鼻窦炎,为慢性鼻窦炎复发。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临床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安全、微创的首选治疗方式。

【关键词】鼻内窥镜;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

近年来,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引起了广泛关注。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致病菌多数为曲霉菌,以单侧发病较为常见,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原因为鼻腔、鼻窦阻塞[1]。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柯-路氏手术虽能彻底清除病变,但损伤较大,尤其是会不可逆破坏窦腔黏膜,而鼻内窥镜手术因其视野清晰、微创、术后恢复快、且能最大限度保留正常鼻腔黏膜在临床得到了应用。本研究回顾分析2011年5月——2013年6月我院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6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病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5月——2013年6月本院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术前经鼻内窥镜检查、鼻窦水平位或是冠状位CT检查,病理学和真菌涂片检查被确诊为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其中女性52例,男性16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2岁。病史5个月至4年,以涕中带血为主诉入院28例,以头痛为主诉入院5例,以脓涕为主诉入院16例,以擤涕中有黑褐色样团块为主诉入院7例,以面部或牙齿麻木为主诉入院9例,以鼻腔有异位为主诉入院3例。均为单侧发病,左侧44例,右侧24例。伴鼻中隔偏曲47例,鼻息肉17例。排除免疫缺陷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局部或是全身抗真菌治疗。

1.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为全麻气管插管行鼻内窥镜手术,以生理盐水并1‰肾上腺素混合液棉条充分收缩术区鼻腔粘膜3次,0°鼻内窥镜鼻腔检查,若发现鼻中隔偏曲,先行鼻中隔黏膜下的鼻中隔矫正术,若有鼻窦口或是鼻道息肉,先行息肉切除。按照Messerklinger术式,0°鼻内窥镜下钩突刀切除钩突,筛窦钳开放并反咬钳扩大上颌窦自然口约为1.5cm×1.5cm,吸切器修整自然口切缘,70°鼻内窥镜观察窦腔,发现干酪样或泥沙样分泌物,及白色或黄褐色样真菌团块物,经上颌窦开口取出真菌团块物,尽量保护正常窦腔及水肿黏膜,以直角吸引器生理盐水加压反复冲洗,直至窦腔无脓性的分泌物流出,70°鼻内窥镜下反复检查,是否有真菌团块物残留。术后静脉点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7天,第2天取出鼻腔内填塞物,每日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并清除分泌物和血痂。术后1、3、6、12个月定期进行鼻内窥镜复查,6个月进行CT检查。

2结果

6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中,59例治愈,即术前症状消失,窦口开放良好,窦腔内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形成;8例治疗有效,即术前症状改善,窦腔部分黏膜肥厚、水肿或出现肉芽组织,发现少量脓性分泌物;1例复发鼻窦炎,为慢性鼻窦炎复发。

3讨论

据文献报道[1],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多发于女性,且多为中青年女性,本研究病例与文献报道相符,于倩倩等研究推测,或许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相关。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多以涕中带血为主诉就诊,部分患者出现头痛、患侧面部或牙齿麻木等症状。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多见于上颌窦,蝶窦、筛窦次之,罕见额窦,并以单窦、单侧多见,也有双窦、双侧病例。

医学领域提出真菌性鼻窦炎已近200年,但因早期诊疗技术有限,其被检出率较低,术前检出率则更低。随着影像学、组织学及细菌学等诊断方法的不断进步,特别是CT成像的应用,真菌性鼻窦炎的术前诊断率得到了明显提高,术前CT诊断的准确率为84%,且对于疾病类型的确定、术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CT扫描的特征表现是窦腔内存在结节状的团块影和不规则钙化点[2]。

手术治疗是目前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治疗方式。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彻底清除真菌团块,去除阻塞鼻腔和鼻窦的因素,尽量保护鼻腔和鼻窦黏膜同时恢复其生理功能,重建持久的鼻腔和鼻窦正常的通气和引流[3]。切除钩突是鼻窦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本研究中所有病例均行切除钩突术。虽然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认为,引流效果并不决定于上颌窦自然口的大小,但是较大的窦口对于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病情恢复确实较为有利[4]。术中应尽量保留窦腔水肿或肥厚的黏膜,解除阻塞鼻窦的因素之后,大部分窦腔内黏膜会恢复正常[5]。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真菌不定植在窦腔黏膜之上,取出真菌团块后,生理盐水反复加压冲洗以清除残留的少部分菌丝和孢子非常重要。术后定期鼻内窥镜检查、清除分泌物和血痂、及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降低复发率[6]。

本研究中,有一58岁女性患者复发慢性鼻窦炎,以鼻腔有异位为主诉入院。出院后鼻腔异位再次出现,第12天患者自行复查,鼻内窥镜检查见窦口开放良好,未见到脓性分泌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和鼻窦后鼻腔异味消失,第27天再次复查,患者诉鼻腔异味再次出现,鼻内窥镜检查见窦口开放良好,未见到脓性分泌物,创面愈合良好,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和鼻窦未见到脓性分泌物、菌丝及团块。2个月后复查,患者诉异位存在,CT平扫见右侧上颌窦有少许炎症,认为该患者为复发慢性鼻窦炎。可能原因为该患者年龄偏大,术中鼻窦黏膜损伤较多,术后黏膜纤维的输送功能受到限制,难以排除窦腔内的分泌物所致。给予患者口服仙璐贝促纤毛运动和促黏液排泄剂,同时生理盐水冲洗,一周后症状消失,第3个月、6个月随访,无复发。

鼻内窥镜下处理上颌窦病灶,视野清晰,手术创伤小,且能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正常鼻腔黏膜,是临床有效、微创、安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頜窦炎的首选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张革化,李源,曾转萍,等.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3):163-166.

[2]杨本涛,王振昌,刘莎,等.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和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8):826-830.

[3]程国印.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0.11,5(22):54-55.

[4]王红力,华止茂,黄立真,等.上颌窦双径路小视窗鼻内镜手术[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11):519-520.

[5]袁玉梅,谢亚平.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3):125-127.

[6]杨冬涛,卢汉桂,庄颖颖,等.鼻内镜手术联合双氧水冲洗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95-97.

猜你喜欢

真菌性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冲洗与硼酸滴耳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观察
鼻子里也会有真菌吗?
浅析地塞米松联合鼻窦内窥镜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派瑞松联用外耳道双氧水冲洗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高危因素分析
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探讨各型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表现
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