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药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

2014-03-21陈晓剑姜俊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6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咽鼓管

陈晓剑 姜俊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药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突发性耳聋患者13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3例,观察组7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全身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药。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第10天和第20天观察组患者听力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咽鼓管置管注药的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良好的效果,更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 鼻内窥镜;咽鼓管;突发性耳聋

[中图分类号] R7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6-0034-03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神经源性疾病,也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较为突然,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而且病理改变很复杂,不容易进行治疗[1]。而听力的丧失对于患者而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感官缺失,在生活和工作方面都会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67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药取得不错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3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3例,男23例,女40例;年龄18~74岁,平均(39.45±10.19)岁;病程2~20 d,平均(8.19±2.07)d;左耳发病24例,右耳34例,双耳5例;伴耳鸣38例,伴眩晕22例;骨导听阈为(65.96±14.62)dB。观察组72例,男26例,女46例;年龄19~76岁,平均(39.58±10.25)岁;病程2~20 d,平均(8.23±2.11)d;左耳27例,右耳39例,双耳6例;伴耳鸣43例,伴眩晕25例;骨导听阈为(66.12±14.58)dB。所有患者均符合突发耳聋诊断标准,且经过影像学检查证实内听路以及颅脑组织均正常,排除活动性肺结核、肝肾功能不良、消化系统出血等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伴发症状和骨导听阈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 10mL地塞米松加入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注射7d。之后给予30 mg强的松口服,每天1次,且随后的时间内每7天减量5 mg,连续治疗4周。

1.2.2 观察组 患者采取仰卧抬头位,以10 mL 1%地卡因+4 mL副肾素浸湿棉片后对鼻腔黏膜实施2~3次表面麻醉。使用30°鼻内窥镜自患侧鼻腔进入,对咽鼓管咽口进行检查,并借助吸引器清除周边分泌物。在咽鼓管咽口导入硬膜外麻醉导管,深度控制在3 cm左右,在靠近鼓室口而不进入鼓室的位置。在导管进入咽鼓管时患者可以感觉到明显的耳内疼痛,可能患者还会诉说伴有响声。将置管器撤出,仅保留麻醉导管。通过麻醉导管向内注射0.5 mL地塞米松,部分患者可有眩晕以及耳内胀痛的感觉。留置麻醉导管,并将外端在面部粘贴。每2天进行一次鼓室内注药,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2]。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同时给予抗生素口服。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以受损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者达到健耳水平,或者达到患者患病前听力水平为痊愈;以各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 dB及以上,但是没有达到痊愈水平为显效;以各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为有效;以各频率听力改善<15 dB或者无改善反而加重为无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10 d和20 d时的听力提高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具有动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F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值改善情况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其治疗前、治疗后10 d、20 d的听力值进行球形检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治疗后听力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突发性耳聋是由于突然发生的非波动性感致神经性听力损伤,其病因多样,包括外伤、感染、肿瘤、中毒等,目前其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却不十分理想[3]。随着对不断深入开展的自身免疫性内耳疾病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在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通过局部用药,可以有效减轻全身用药所带来的副作用[4]。

以往主要通过鼓膜穿刺、微量泵法或者是鼓膜切开给药来借助圆窗膜的渗透性对内耳疾病进行治疗。第一种给药方法简单,但是需要反复操作,而且药物仅能在鼓室内停留较短的时间[5];第二种方法需要制作外耳道鼓膜皮瓣,将微管直接置入鼓室内,微管的尖端位于圆窗龛内,连接微管和微泵,患者或者医生都可以对给药时间和剂量进行控制,但是其缺点为需要进行全身麻醉。第三种方法是在圆窗龛内放置泡沫凝胶,然后滴入药液,使药物缓缓的渗入到内耳中,操作十分简单,但是容易造成感染和鼓膜穿孔[6]。

在鼓室内注入的药物可以通过扩散的方式经过圆窗膜进入到内耳的淋巴液中,局部的药物浓度与全身给药相比明显高很多,而且不会损伤内耳的功能和结构,安全性更高[7]。借助鼻内窥镜以及自制的置管器进行置管,无需穿刺和切开鼓膜,避免了在以后出现人为鼓膜穿孔的可能,也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8]。而且在内窥镜的帮助下,医生可以在直视下找到咽鼓管咽口并放置导管。我们所选择的硬膜外麻醉导管具有质地柔软的特点,且其前端圆钝,这就有效地保护了咽鼓管的黏膜。在导管进入咽鼓管,经过骨和软骨相交界的部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刺痛感[9],因此我们在做术前准备的时候,以给予患者少量1%地卡因的方式进行表面麻醉,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当放置导管成功之后,大多数患者可因异物刺激出现分泌物反应性增多,应当予以认真清理。我们选择地塞米松作为冲洗药物而不选择甲强龙或者是其他类型的皮质类固醇,完全是因为取材方便。而隔天进行一次冲洗的密度,可以较好保持鼓室内的药物浓度,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使用鼻内窥镜下咽鼓管置管注药的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其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全身给药,经过治疗,患者的听力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全身给药者。但是对于存在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我们并不建议其立即进行置管,而是需等感染控制之后方可进行,否则有可能引起更为严重的中耳腔感染[10]。而且在整个操作的各个环节中都要轻柔进行,避免对鼻黏膜造成损伤,污染内镜镜面,从而影响后续治疗。

总之,采用鼻内窥镜下咽鼓管置管注药的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良好的效果,更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飞帆,王大勇,韩冰,等. 以突发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遗专性耳聋病例分析[J].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2,10(2):193-196.

[2] 于海洋,翟冰,张增,等. 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药辅助治疗突乏性耳聋[J].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2,10(1):65-67.

[3] Nam SI,Yu GI,Kim HJ,et al. A polymorphism at -1607 2G in th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MMP-1) increased risk of sudden deafness in Korean population but not at -519A/G in MMP-1[J]. The Laryngoscope,2011,121(1):171-175.

[4] 王增欣,张新利,肖波,等. 654-2联合黛力新治疗长病程突发性耳聋伴情感障碍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z1):166-167.

[5] 余江萍. 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38例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4):41-42.

[6] 周翠英,骆文龙.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为主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36例临床观察[J]. 重庆医学,2010,39(3):327-328.

[7] Horii A,Osaki Y,Kitahara T, et al. Endolymphatic hydrops in Meniere's disease detected by MRI after intratympanic administration of gadolinium: comparison with sudden deafness[J]. Acta Oto Laryngologica,2011,131(6):602-609.

[8] 许元腾,张榕,王英歌,等. 巴曲酶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短期疗效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9):3715-3716.

[9] 王云. 鼻内窥镜引导下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60例疗效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9):24-25.

[10] 宋攀攀,张琼敏,王延藏,等. 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在突发性耳聋发病中的作用[J]. 温州医学院学报,2013, 43(4):211-214.

(收稿日期:2013-09-02)

猜你喜欢

突发性耳聋咽鼓管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咽鼓管功能研究进展
Valsalvas闭气加压MRI在评价咽鼓管功能中的价值研究
突发性耳聋的流行病学调查
葛根素联合利多卡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观察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突发性耳聋120例疗效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甲钴胺对6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症状的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