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音乐中快乐教学的应用
2014-04-29李敏
李敏
摘 要: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对语言最有力的表达,更是凝聚力量、表达情感、激发想象力的一种高雅的艺术品。在大千世界里,正因为有了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才激发了音乐创作者创作出惊世骇俗、高山流水般美妙动听的音乐,让这些复杂的情绪得到了更好的诠释和表达。这些动听的旋律不但使人们感受到了潺潺溪水流淌的美妙,还可以使人们有身临其境的美妙,以此来提高品味、陶冶情操。在现代的音乐教育过程中,有关教育部门已经对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加大了力度,在新课改的大纲范围内,对音乐教学进行了课改和定位,将快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关键,在培养学生音乐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观点。
关键词:快乐教学;教学关系;情感体验
一、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是开展快乐教学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调查和经验总结,在各个学校的教育过程中,要想使学生能够自由快乐,在有安全保障的学习环境中无拘无束地学习,必须保证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民主友好的学习桥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迸发对音乐的创造性。但是如果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着等级化,在课堂上由于紧张或害怕,学生会产生自卑情绪,使课堂气氛压抑,教师成为课堂的“天下”,形成教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这不仅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降低学习质量,扼杀学生的音乐前途,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教学手段和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畅所欲言、团结合作、和谐共进的学习环境,为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创造,唤醒学生的音乐意识创造条件。
二、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是开展快乐音乐活动的深化
音乐是诠释情感的有利语言,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足够大的想象空间,在无声无息间使人们的情感得到宣泄,品位得到提升,灵魂得到净化。这是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文化无法满足的。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学习音乐,逐渐感受音乐带来的神奇与美妙,懂得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审视音乐、创作音乐。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积极乐观的美好品质。将此重担交给广大辛劳的教师们,培养出积极向上、具有音乐创造力的优秀学生。
三、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措施是快乐教学的关键
1.故事导入,快乐联想音乐
对于一篇文章来说,一个标新立异的开头是吸引读者看下去的关键,所以对于音乐教育模式也是一样的。在课堂教育中,引入一个有趣的话题同样也能强烈吸引学生的目光,刺激学生求知的欲望,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动机,使学生快速投入到学习状态当中。小学生大多数喜欢看童话故事,所以教师可以采用以故事引导故事开头的教学模式。一个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之后,要利用故事将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融入其中,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从而极大地提升教师的授课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律动表演,快乐体验音乐
因为小学生自控能力弱,所以在课堂上学生经常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乱说话等现象。律动表演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避免此现象的发生。所以,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可以按照歌词内容编改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学生听着节拍进行律动,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玩耍中找到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在律动中能够培养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同学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缓解课堂气氛的同时,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健康茁壮成长。
3.趣味游戏,快乐感受音乐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学习。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允许学生轻松一下。为了避免课堂“一锅粥”局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所有同学一起参与的小游戏。由于有些同学上课溜號,做游戏具有传染力,会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游戏中学生的好胜心极其强烈,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相应的穿插些教学知识点,不仅使学生身心得到缓解,而且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把握会更到位,印象更深刻,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4.自制乐器,快乐享受音乐
音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具有灵活的创造性的特征。学生对各种新鲜事物都会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教授学生打击乐器这一能力。打击乐器不仅仅可以学会一种音乐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将课堂学习的五线谱知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还会使学生亲身体验弹奏音乐的自豪感,感受音乐赋予的美妙与力量,从而提高音乐技能,培育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挖掘音乐潜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总之,为了使孩子在音乐的殿堂中尽情展示自己,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上建立快乐教学的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在快乐学习音乐的同时让学生体会音乐的美妙,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体会音乐之魂。
参考文献:
[1]孙默.新课标小学音乐教学法[M].北京:电化教育音像出版社,2005.
[2]张睿.音乐课堂中“快乐教学”的尝试[J].儿童音乐,2004(3).
(作者单位 湖南省桃江县鲊埠回族乡中心学校)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