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程度和治疗情况调查
2014-04-29楼丽红
楼丽红
【摘要】自行设计社区高血压病知识调查问卷,对200例在社区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就高血压相关防治知识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做好高血压病三级预防提供基础资料。调查发现患者其对高血压病及其危害性认知不足。提示应针对部分病人对高血压病认知存在的误区、不规范服药等薄弱环节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对疾病知识的总体认知水平。
【关键词】高血压;疾病知识;健康教育;社区卫生
高血压病是目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总数已达2亿[1] 。社区开展高血压防治是控制高血压日益增长趋势的关键,提高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是高血压防治的重要目标。随着社区高血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了更好的对社区高压患者进行管理,更有效开展针对性的社区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依据当前高血压临床研究领域新进展,结合个人临床体会,分析多年来基层包括社区开展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及对策。
1 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及诊断标准:对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于金华市石门农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20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00例,回收率100%。高血压诊断标准采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2]诊断标准,即患者在没有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以上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同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调查内容包括:一般项目即年龄、性别、患者病程年限;合并疾病情况(主要包括心、脑、肾、糖尿病合并情况);血压监测情况、药物更改时的监测;治疗情况即是否服药、是否足量规律服药、是否合理联合用药、是否坚持用药(如不坚持记录原因)、是否信任偏方验方、降压药物是否会有耐药等;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包括正常情况的达标血压、合并其它疾病的达标血压、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危害或者损害器官。所有表格数据回收后进行是或者否进行定性归类,以便于统计收集数据。对于是否合并心脏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风心病、各种器质性心律失常,糖尿病诊断标准按照美国糖尿病联盟(ADA)最新诊断标准诊断,慢性肾脏疾病按照KDOQI2006指南诊断标准。
2 结果
本次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所有调查结果见表1。
3 讨论及体会
3.1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基层特别是农村人群在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调查中位居第二[3]。社区开展高血压防治是控制高血压日益增长趋势的关键[2]。部分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的不合理表现在:
3.1.1 不治疗:17%病人还是以前的老观点,认为收缩压≥140~150mmHg,舒张压≥90~95mmHg不算什么,只是血压偏高,只要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而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因此大多数人不定期检测血压,无症状不上医院亦不治疗,甚至脑卒中了来医院,还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
3.1.2 38%患者未坚持足量服用降压药物,究其原因尚与个人认识有关,这部分人开始比较在乎,但随后发现身边有那么多人都是高血压,好象几年没治疗也没什么大碍,也就不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
3.1.3 55%患者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高时降压治疗,血压正常就随便停药,或者认为只要服药降至正常,改为小剂量血压亦一定会一直正常,因此血压由于治疗的不正规波动很大,时高时低可增加对靶器官的损害。
3.1.4 错误用药及对药物特性缺乏认识:调查发现56%患者存在不合理联合用药,甚至同类联用。更有22%患者道听途说滥用药,甚至有部分患者因为听说一旦服用降压药后要终生服药而拒绝用药或用偏方验方。
3.1.5 降压过快过低:一些高血压病人希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会使病人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诱发脑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尤其是老年人要注意平稳降压。
3.2 目前的医学观点是三级预防,因而在基层应当广为对高血压相关知识进行宣教,但是本调查的结果却令人担忧,表现在患者对高血压治疗目标及危险因素缺乏认识。59%患者单纯依赖降压药,对危险因素缺乏认识,如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等不合理生活方式未及时干预和治疗,对于合并糖尿病、脑卒中、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血压的控制更是不达标,高血压合并肾病、糖尿病等降压目标和其他降压目标一致。
尽可能减少上述情况的出现,应加强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使广大患者其掌握高血压治疗的相关知识,认识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达到降压和保护靶器官的治疗目的。社区和城乡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通过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病的预防水平,控制高血压的患病率,减缓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
参考文献
[1] 孫宁玲.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解读[J],心脑血管病的防治,2005,5(2):12.
[2]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修订版[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3] 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