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在脑微出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4-04-29王雪
王雪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磁共振成像检查应用于脑微出血的效果。 方法 对我院120例脑微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磁共振检查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结果 脑微出血患者临床中的一些特异性病症在经过磁共振检查后发现,在梯度回波T2W I均匀一致的卵圆形T2信号减低区。 结论 脑微出血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可以帮助对患者脑微出血的诊断结果更加准确,为以后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微出血;价值
脑出血、脑隙性梗死是目前世界上都共同认为和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有联系的病症,脑微出血是患者脑内微小血管出现病变,导致脑实质亚临床损害的疾病。脑微出血在临床中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但是其重要性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关注,高血压患者是比较容易出现脑微出血的群体,有学者认为可以通过脑微出血来预测高血压脑部再次出血的部位和可能性[1],通过皮质下的大量脑微出血来进行闹微血管病复发的判断依据[2]。高血压患者非常容易并发脑出血、脑隙性梗死。传统的磁共振检查没有CT敏感,可是磁共振T2梯度回波序列和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脑内出血检查的敏感性上是比较优秀的 [3]。此次针对脑微出血患者磁共振影响显示来进行深入的研究,现进行如下报道。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此次一共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中高血压患者68例,糖尿病患者43例。此次研究排出了继发性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肝肾功能障碍及急性脑血管患者。
1.2 MRI检查方法
MRI检查采用1.5T超导MRI,常规行自旋回波T1和T2加权轴位扫描,梯度回波T2加权采用FLASH序列,TR/TE=600ms/15~20ms,偏转角20b,层厚5~7mm,扫描16~18层,FOV 23cm,220-256矩阵。脑微出血(Cerebal microbleeds MBs)为T2序列上直径约2~5mm的异常低信号区,同时需除外血管流空现象、海绵状血管瘤、与外伤有关的出血,位于皮层的含铁血黄素沉积和苍白球钙化(多对称出现的信号丢失)。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复诊确认,120例受检者中47例颅内检出微出血病灶。47例微CMBs患者,SWI上均显示出磁敏感效应,表现为点状、条状、类圆形信号均匀,检出率100%;常规序列检出CMBs阳性35例,检出率74.5%。 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 (χ2=13.1,P<0.05)
3 讨论
脑微出血疾病是脑内的微小血管出现病变在临床中呈现实质亚临床损害的病症,病症具有较强的隐蔽性[4]。Charcot 和 Bouchard 通过对病理的研究,他们觉得微小血管损坏会引发广义中的脑出血。目前 脑微出血在国际公认的定义为:在T2梯度回波图像上显示的直径为 2-5mm 圆形均质的信号缺损区,周围无水肿及占位效应,排除静脉血管和钙盐沉积。后来病理研究发现该类信号缺损区是微小血管周围陈旧性的微小出血灶,有关文献又称 脑微出血为瘀点性出血。该种陈旧性小出血灶主要是含铁血黄素沉积,含铁血黄素是顺磁性物质,容易引起局部磁场不均匀,SWI 序列可轻易的检测到。脑微出血不会对射线的吸收产生什么影响,因此和正常情况一样,CT就无法对其进行显示。常规磁共振上不存在信号差异,也比较难显示。SWI是目前对于此类疾病最佳的诊断方式。脑微出血的病例在临床中多是认为因玻璃样变性以及纤维素样坏死所致的管壁通透性增大,导致血细胞渗透,在血小管周围形成了动脉瘤,引发破裂性出现病灶。
随着人的年纪不断的增加,脑动脉开始硬化,变得很脆弱,脑内微小血管开始出现一些易损和病变,血管的透性增加,因此血液容易外渗。有些老年患者还合并一些其他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脑供血不足等疾病。这些疾病都会加重脑动脉硬化,与脑内些小血管出现病变都是不可分开的。此次研究的患者中脑微出血的数量和部位出现的比较多,而且部分患者的脑内多个部位同时存在脑内微出血的情况,因此说明脑内微出血和这些部位脑出血存在一定的联系。
综上所述,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微出血进行诊断能够起到很好的诊断效果,为以后的治疗乃至预后预测提供比较准确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nsive stroke by echo planar gradient echoT2-weightedMR[J] IStroke,2000, 31: 1646-1650.
[2]ImaizumiT,HoritaY,HashimotoY, et a.l Dotilke hemosiderin spots onT2-weight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s a predictor of stroke recurrence: a prospective study[J] Neurosurg, 2004, 101: 915-920.
[3]Fazekas F,Kleinert R,Roob G,et al. Histopathologic analysis of foci f signal loss on gradient echoT2-weighted Mr images in ptients with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evidence ofmicroangiopat-
hy -related microbleeds[J].AJNR 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1999,20( 4) : 637 -642.
[4]張春生 金辉 胡喜庆等.溶栓 、抗凝 、抗血小板治疗与脑微出血及脑梗死后出血性转换的关系[J].脑与神经疾病[1]杂志,2011,19(4):25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