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型企业内部控制浅析
2014-04-29蔡澍
蔡澍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制造型企业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进行企业管理,制造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则是不可缺少的。目前,我国制造型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存在内部控制意识薄弱、企业内部监管不力、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以及员工素质偏低等问题。通过探析研究这些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在制造型企业当中更好地实行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使我国的制造型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制造型企业;内部控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2. 018
[中图分类号] F239.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2- 0031- 02
1 引 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制造型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附有“中国制造”标志的商品出现在世界各个消费市场上。中国制造型企业制造的商品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日常消费的必备产品,受到各个国家人民的认可和好评。但是,随着我国制造型企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其在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其中内部控制制度中的缺陷和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如何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管理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 制造型企业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
2.1 制造型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
因为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聚集、生产技术等原因,我国的制造型企业属于劳动密集性产业,制造型企业主要是为上游企业制造基础产品,它具有技术单一,工作简单,产品的附加值很低,企业的利润需要更多的产量来获得保证等特点。这些企业特征决定了制造型企业主要是追求短期利益,进而忽视了对长期利益的考虑,比如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另外,一些企业的管理者是从基础车间提拔上来的技术工人,这些管理者更多地关注企业的生产管理,但是不注重长期的经营管理,不能及时更新管理知识以及财务知识,从而出现管理方法落后、管理程序混乱,不能满足制造型企业的需求。有些企业基于时代的要求,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管理层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不能积极地领导员工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也就使得内部控制度成为装点门面的工具,并不具有实际的意义。
2.2 制造型企业内部缺乏严格监管
制造型企业覆盖面很广,涉及到很多行业,产品种类广泛,因此,其经济业务的复杂程度也很深,在具体的业务流程上有采购、投入、生产、销售等多个业务,在资本的筹集和使用上,有筹资、投资等金融活动。目前的制造型内部还不能做到统筹监督和宏观调控,更别说对每一个经营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督。因此,建立规范的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3 制造型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有一些制造型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从而会出现内部管理系统紊乱、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的腐蚀折旧加速以及资源浪费的现象。这些不良的现象最终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还有些企业的内部管理出现漏洞,比如没有专门的人员管理固定资产或者是半成品,不能及时地记录相关资产的损耗和现存数量,会造成资产流失损失的后果。还有的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执行内部控制的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没有统一的领导中心,不能及时地做出决策,也没有更强的执行力度。还有的企业还没明确员工的职责权限,领导人的岗位任命也是倾向于近亲属,比如,企业领导会更愿意选聘自己的朋友或亲戚担任会计及出纳,这种兼任情况会导致徇私舞弊财务造假的事件发生。还有些制造型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不关心企业日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导致当风险出现时很被动的局面。
2.4 制造型企业员工素质偏低
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市场政策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制造型企业内部及外部的环境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近年来兴起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机械自动化技术以及高校的网络技术在制造型企业得到了普遍应用,其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业务的多样性、增强竞争力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这些高科技技术也需要员工不断地提高工作技能和适应新业务的能力。制造型企业具备生产流程复杂、生产环节多、关联性很大的特点,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产品不合格,甚至生产失败。这种生产特点就要求员工具备全局观念和专业技术,不能粗心,更加负责地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目前,制造型企业的员工有很多是年龄层次老化或者是员工的文化素质不高,这就使得这些人员不能满足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
3 解决制造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3.1 增强对制造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
制造型企业的领导者应该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的观念,不能错误地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财务收支的监督和核对,应该增加学习和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对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效果和效率,尤其是在提高生产效率、保障资金安全、节约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优势。领导层应该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和贯彻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增强各个部门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定期对员工培训,使其更好地推行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制造型企业应该在注重人才培养的同时,大量的引进内部控制专业人才,提高内部控制水平,优化和完善企业的管理人才结构。另外,企业可以借鉴国外或国内先进企业的经验,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考察和学习。
3.2 提高制造型企业的财务监管力度
如果制造型企业已经构建了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却没有很好地开展实施,只是局限于纸质化的形式,这对企业的正常管理没有任何好处,甚至会给员工不严肃和不规范的感觉,从而在日常的工作中越来越懒散,甚至徇私舞弊、谋取私利。因此,企业必须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流程严格执行内部控制措施,随时地动态地进行检查其执行情况,建立严格的奖惩条例,积极地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和效果。在进行内部检查时,不仅要对制造型的所有业务进行检查,还要对特殊重要岗位的业务处理进行详细检查。及时的内部检查不仅对财务人员具有约束能力,对其他部门的人员也具有约束能力,使其按照规范的制度执行业务处理。通过及时的财务检查和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
3.3 完善制造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明确的权责关系和内部控制体系。首先在制造型企业内部应该建立独立性的内部控制部门,组织安排内部控制具体工作。在遵循岗位不相容原则、权衡原则、职责回避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岗位设计,明晰岗位职责,把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个人。企业在构建权限体系时,应该注意授权范围、权限的流程、管理层次以及权限责任,有其需要关注重大的事项和业务的决策程序和监督。最后,制造型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其中应包括运营风险控制、财务保全控制、财务系统控制以及预算控制等控制机制,企业应该增强对经营活动的控制及监督,增强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保障内部控制的效果。同时,在制造型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是很有必要的,及时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评估风险,及时提出应急方案解决危机,及时地防范重大风险和突发业务。
3.4 增强制造型企业的员工素质
制造型企业领导层应该重视对员工素质的培养,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培养,增加对员工素质建设的积极投入。同时,制造型企业也可以通过开办培训班、远程教育以及考察学习等方式来提高员工素质。在培训的内容方面,应当包括财务管理内容、控制制度内容、生产管理内容、预算管理内容等方面,宣传内部控制制度的知识和内容,培养员工的学习意识和专业技能,树立实行内部控制的意识。制造型企业应该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鼓励员工发挥相互学习和谦虚求学的精神,建立制造型企业健康的职业精神。制造型企业应该从多种渠道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晋升机制,鼓励员工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从而更好地选聘优秀的人员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实施服务。另外,企业应该建立规范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在实际的内部控制工作中,制造型企业应该定期对员工的表现进行监督和考核,通过奖惩措施的实施,才能更好地发挥制造型企业员工参与内部控制实施工作的热情。
4 结束语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制造型企业要想获得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当前我国的制造型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通过增强对制造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提高制造型企业的财务监管力度、完善制造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增强制造型企业的员工素质等措施的实施,才能更好地发挥制造型内部控制的作用,进而保障我国制造型企业的快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莎,许杰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相关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2012(31).
[2]张晓萍,胡安琴.国内外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实证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证券期货,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