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北侗乡村聚落文化生态的地方性知识研究

2014-04-29赵星董宝玲赵英姿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19期
关键词:宗祠侗族生态

赵星 董宝玲 赵英姿

(1.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 2.贵州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贵州贵阳 550001;3.遵义市第五中学,贵州遵义 563000)お

摘要 聚居在清水江流域的北部侗族,历史上深受荆楚文化的影响,其民族传统文化总是在与外来文化的不断碰撞中发展,在历史上几次大的社会转型中,其文化生态并没有失衡,而是从中得到升华发展。通过对北侗农业生产、宗祠和民居、大戏与阳戏、谱牒制度文化、婚俗、宗教信仰、祭祀与丧葬仪式等文化生态的地方性知识研究,揭示北侗民族文化生态的特质,对正确处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北侗乡村聚落;文化生态;地方性知识;融合;特征

中图分类号 S-058B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9-06513-03お

Study on Local Knowledge of Cultural Ecology of Inhibition of North Dong Minority People in Guizhou

ZHAO Xing et al(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Culture,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1)

AbstractThe north Dong minority people who inhabit in Qingshui River basin, affected by Jin and Chu culture in the long history.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been developed by impact with the external culture. It s cultural ecology is not unbalanced, but improved. Through study of cultural ecology local knowledge, such as north Do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cestral hall and homes, Da drama and Yang drama, genealogy culture, marriage customs, religious beliefs, sacrifice and funeral ceremony and so on, the cultural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revealed, which will provide the clue about how to deal with the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nnovation of culture.

Key wordsInhabitation of north Dong minority people; Cultural ecology; Local knowledge; Fusion; Characteristics

基金项目 贵州省科技厅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基金项目“贵州北侗聚居区文化生态问题研究”(黔科合J字LKS[2011]55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ぷ髡呒蚪 赵星(1978- ),女,贵州遵义人,副教授,硕士,从事旅游地理学研究。

收稿日期 20140603

贵州省居住着全国近60%的侗族人口,以锦屏为界分为北侗方言区和南侗方言区,北侗聚居在清水江流域,历史上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其侗族传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不断碰撞中发展,而南侗其民族传统文化涵化程度相对较弱。北侗文化生态在历史上几次大的社会转型中,其文化生态并没有失衡,而是从中得到升华发展,真正发生蜕变仅仅是在近三十年的事。可见,随着社会发展,即使在贵州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现代化和城市化程度并不发达的地区,也出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和失落,如乡村传统建筑文化的变异、文化传承人的断裂、服饰与语言的汉化、风俗与仪式的异化等,其文化多样性正在受到威胁。因此,以文化拥有者为主体的地方性知识田野调查,有助于揭示民族文化生态的特质,有助于正确认识文化内涵,这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1 文化生态的内涵

文化生态的概念包括狭义和广义,来自于文化生态学和生态人类学。最初,斯图尔德(J. Stewart)将环境和文化视为辩证的相互作用,认为文化一方面受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对环境产生影响,文化核(culture core)是稳定的文化生态核心[1]。但其理论过于关注围绕环境的生产技术之行为模式。之后,一些学者在环境方面补充了社会环境和生物环境(如病菌);在文化方面强调了种群(行为、生理、遗传)对环境的文化适应[2]。

这里取广义的文化生态学概念为研究的基础立论,即文化生态是人类各种文化要素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各种生态系统的文化编码;是文化存在的状态[3-4]。文化生态可通过构成文化生态系统的各要素得以展现,包括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诸多方面,彼此间又相互依存和制约,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由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构成的文化整体[5-6]。

目前,国内外对文化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文化生态的概念、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的特征、形成与演变机制、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文化多样性等方面,而以文化拥有者为主体的地方性知识田野调查研究不足[7-8]。在侗族文化研究方面,主要致力于南部侗族方言区侗族文化的研究,而有关北部侗族方言区侗族文化的研究较少。

2 北侗农业生产的地方性知识考察

北侗聚居区至今仍沿袭着古老的“稻田养鱼”农耕文化传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稻鱼并作”农业生产方式。在侗族聚居区内,除缺乏水源的坡边田、冷水田、锈水田、旱田,凡是水源条件较好的溪边田、坝子田,大都放养鲤鱼.一般在水稻栽秧后投放鱼苗,打谷前放水取鱼,稻谷产量3 750~4 500 kg/hm2,收鱼135~225 kg/hm2,鱼每条重约200~450 g,每到农历七月半或八月中秋,稻谷黄熟,各家各户放水取鱼祭祖。

“稻鱼并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有两方面有利因素,即一方面鱼食田里的虫害杂草,以除虫害;觅食时搅浑水,影响杂草进行光合作用,以除草;另一方面,鱼的排泄物供给水稻有机肥料,鱼的搅动为水稻根系提供氧气。这样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但有效地促进了农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的生物多样性,也促进粮渔并举、综合开发耕地资源,丰富了农民的膳食结构,并由此形成了独具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侗族稻作农耕文化。

“稻鱼并作”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也是古代百越民族“饭稻羹鱼”生计传统的最好诠释。侗族是古代越人骆越支系的后裔,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汉书·地理志》又云“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9-10]。可见,古越人在稻作农业生产时,夹杂着鱼类的生产,其生活上是“饭稻”而“羹鱼”,这种生计传统一直传承至今。侗族吃鱼方式方法多样,或烧或烤,或煎或炸,喜好鲤鱼带鳞油炸后加工成酸汤鱼,如产量多,短时间内吃不完,常剖开内脏,洗净晾干,加入炒米、食盐和辣椒粉,制成腌鱼。

此外,北侗习惯种植茶油树和桐油树,其生产经营历史悠久,从明末清初就已开始,一直传承至今。桐油籽加工成的桐油,侗家人用于维护侗族的木质建筑。而油茶籽加工成的茶油,则用于烹饪。茶油是一种高级植物油,不仅营养丰富,且能帮助消化、驱虫、消炎养胃,炒出的菜肴带有茶香味;加工后的油枯用作农作物的肥料,以前还用以洗衣服洗头。

可见,侗族独特的耕作文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饮食文化,是发展旅游的特色资源之一。

3 北侗建筑文化生态的地方性知识考察

贵州侗族地区有“南有鼓楼,北有家祠”的说法,即黎平、从江、榕江等南部侗族方言区特色建筑为鼓楼,清水江下游的天柱、锦屏等北部侗族方言区特色建筑为家祠。北侗家祠建筑文化在贵州侗族建筑文化中独树一帜,尤以天柱县境内清水江沿岸分布最为密集。当年发达的木业经济,使清水江商贸繁荣,中原文化、荆楚文化的渗透,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融合,造就了特有的家祠文化。

清水江下游的家祠多修建于清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选址上,常为村头寨首,地势高,前景开阔之处。多择平地而建,与民居保持十多米到几十米的距离,以防火和保持肃静。在建筑材料上,外围砖墙,内为木质结构,青石板铺面。正面为牌楼和大门,三面为封火墙,配以高翘的马头墙,内分为外厅、中厅、正厅、厢房、耳房等,以两进或三进及两天井的组合院式为多,较大的家祠还设有戏楼,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

牌楼在整个家祠中装饰最为精美,也是整个建筑最主要的部分。一般高10~15 m,二级或三级重檐装饰,配以多幅浮雕和彩绘装饰,通常取材于该姓氏历史著名人物或历史故事,如三门塘王氏宗祠“太原祠”牌楼上的八幅浮雕,即刻画王子求仙、王翦勋业、王凌应召、王维作画等八幅王氏人物故事。除浮雕人物和故事彩绘外,不少宗祠牌楼还有一些独特装饰,如三门塘的刘氏宗祠,是一所中西合璧的哥特式建筑,牌楼及墙脊上的动物、植物浮雕工艺精湛,尤其是其四组字母,更彰显了这座家祠中西文化的融合。

每一所宗祠不仅展示该姓氏的历史人物与姓氏郡望文化,也是民族融合、文化渗透和文化交流的产物,其本身也是建筑艺术瑰宝。宗祠的择地、设计、风格、构造、牌楼、雕刻、彩绘、神龛、对联及祭祀活动和宗法制度,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是清水江商贸文化、侗族文化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等多种文化融合的产物。

此外,干栏式建筑是北部侗族方言区传统的民居建筑风格,房屋格局上多为两层,一层主人,二层用于堆放谷物、农具或住人,牲畜于楼旁另立偏屋圈养。整个建筑采用穿榫结构,木石结合,使木立于石上,有效防护木头水蚀;同时青瓦屋顶采用歇山式,以防止雨水进入房间。堂屋后为“火铺”,两侧为厢房,厢房以木铺面,以地楼的形式通常架离地面30 cm。北侗民居花窗的雕刻艺术丰富,图文精美,有十多种形式。现北侗民居不少已用现代砖混房,但老式木房仍然保留下来,新的砖混房多在老房子旁修建。

4 北侗大戏与阳戏文化生态的地方性知识考察

大戏也称汉戏,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演出形式与京剧极为相似,戏剧规模场面较大,相对于本地阳戏而言,就叫大戏。语言用本地汉话,有武打与吟唱;以传统民间故事为题材,传下来的剧本有《大破天门阵》、《群英会》、《满江红》、《狸猫换太子》、《三打白骨精》等200多个;表演者着古装戏袍,武生袍上插三角旗,均画脸谱;演出前后和演出中以锣鼓打击烘托演出气氛,其点子依情节有较多变化;以一村一寨为单位组成戏班,组团不跨村;其演出场地以该村寨宗祠的戏台为主,演出不售票、不收费、只要开台人人可看,为当地居民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多在春节期间或民族传统节日开台。

阳戏流传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语言用本地汉话,以流传于本地的民间传说典故和风土人情为题材,剧情多数比较简单,流传下来的有《刘海砍樵》、《盗菜》、《夫妻观灯》、《刘三妹》、《双推磨》等近百出;乐器多用二胡、大胡、京胡、唢呐,有二十多种曲调和十多种锣鼓点子;有生、旦、净、丑,旦角多为男扮;以一村一寨为单位组成戏班;其演出场地一般在村寨宗祠内或空地演出;演出不售票、不收费、人人可看,主要在正月、节日和有钱人作寿诞、办喜事时表演。

可见,不管是大戏还是阳戏,都是汉文化与侗族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

5 北侗制度文化生态的地方性知识考察

在制度文化生态方面,尤其是谱牒制度文化,在北侗方言区仍承传较好。

各家族十分重视其族谱,小心收藏,逢年过节供族中儿孙拜读。家谱主要记载其姓氏源流、迁徙情况、宗支分别、族衍情况、生殁时辰、葬迁地址、人物传记等。有宗祠的家族,还将其宗祠情况也收录进家谱中,包括宗祠的择地、修建、神龛安装、宗祠契约、祠田祠山、祭祀礼仪、对联、碑叙、祠堂记等[10]。

在婚俗上,可与其他任何民族通婚,同姓不同支亦可通婚。在这里不仅可以嫁女,也可“嫁男”(即上门女婿,不过一切要按嫁女的风俗和仪式进行,将男子当作女子嫁入女方家)。在婚仪上,不少乡村仍传袭提亲、定亲、讨八字、过礼等习俗。逢年过节,走亲串友时,在男方父母和亲戚家夫妻二人可以同住一室,而在女方父母和亲戚家夫妻二人则必须分房居住。

此外,在家庭中,侗族十分敬重老人,老人作为一家之主,家禽的头要留给长者食用。

6 北侗精神文化生态的地方性知识考察

怀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老人的尊敬,北侗聚居区至今仍保留从祖先那里传承下来的信仰、巫术、祭祀、传说、丧葬习俗等,这些仍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作用。

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厅堂供奉神龛。神龛的造型和雕饰极为讲究,是由一个木制长方形柜台构成,有门、窗、屉、橱等部件,通体花雕,朱漆鎏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供奉祖先灵位,下层壁面雕饰“福禄寿喜”、“人寿年丰”、“五谷丰登”等吉祥图案;神龛上方的墙面贴有 “天地君亲师位”。在除夕吃年夜饭前,每家都会用猪肉、糍粑、酒、香烛、冥纸,在神龛前、家里的灶台前、堂屋门前、圈养牲畜的门前、房屋周围的老树前、房屋边自家搭建的简易土地公神龛前、村里大家集资建的土地庙进行祭祀,以示请祖先、门神、猪神牛神马神、树神、灶神、土地爷吃饭喝酒,保佑来年平安兴旺。“万物有灵”的信仰在这时终得以体现。

在丧葬上,仍以土葬为主,老人死后,由孝子请法师通过堪舆和占卦选定一块风水宝地作为安置祖灵之处,通常以家族为单位安置在一处,此处也就成为宗族最为神圣的地方,相信老人的灵魂会护佑着子孙。在仪式上,仍然延续着接气、沐浴、剃头、上灵床、更衣、请巫师招魂、超度、入棺、棺殓、发丧、安葬、复山和转孝等程序[10]。除孝子要举行隆重的葬礼外,亲房子侄也要举行一些祭奠活动,以表达对老人的尊敬和怀念。侗族“信老人”的观念浓厚,每到清明节,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家里的男丁(孝子和孙子)是必须到场的,而女儿则认为是嫁出去的,不用回娘家参加祭祖。北部侗族隆重的家祭习俗既反映了其尊敬老人的良好社会风尚,但也反映出其对魂灵观念的深信及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深┑俟獭*

其浓厚的“鬼魂”观念不仅反映在丧葬上,也反映在村民请法师逐恶、祛病上。虽然现在村民生病也积极就医,但仍然会请法师来家里通过一定的祭祀方法和仪式活动来与“鬼怪神灵”沟通,以逐恶、祛病、防鬼神报应、求平安等。

7 结语

文化生态的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表现为旧文化不断被新文化所替代,在此过程中如何保持和发挥文化生态系统内部的活力与创造性,确保文化生态平衡,维护文化生态多样性,是文化生态问题的关键所在,一旦民族文化的生态系统出现问题,他们的生存状态就会出现危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北部侗族在坚守自身文化核的同时,在彼此尊重,和平共处的前提下,无论是外来的还是本土的、汉族的还是其他少数民族的、远古的还是现代的,都“融合”在一起,尤其反映在宗祠、大戏、阳戏上,与家谱、婚俗、宗教信仰、祭祀、丧葬仪式……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北侗文化。生活在北侗聚居区内的侗族,除承传祖先文化特质,又被动或主动地吸纳外来文化,创新发展自身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品质。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地方民族文化的特质与多样性正在消失。因此,通过对民族文化生态的地方性知识研究,有助于揭示民族文化生态的特质,有利于从创新和再造的角度来保护、传承和发展文化,而非单纯的就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JULIAN STEWARD.Theory of culture change[M].Urbana:University Illinois Press,1955.

[2] VAYDA A P,RAPPAPORT R.Ecology: Cultural and noncultural[M]//Cliford J.Introduction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Honghton Mifflin, Boston,1968.

[3] 阿玛蒂亚· 森. 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 吉尔兹.地方性知识[M].王海龙,张家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 熊康宁,杜芳娟,廖静琳.喀斯特文化与生态建筑艺术[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30-110.

[6] 陈惠琳,郑冬子,殷红梅,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00-112.

[7] 熊春林,黄正泉,梁剑宏.国内文化生态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10(3):153-155.

[8] JOHNSON C Y,ZIPPERER W C.Culture, Place and urban growth in the U. S. South [J]. Urban Ecosystems,2007,10(4):459.

[9] 韩荣培.百越民族“饭稻羹鱼”在贵州都柳江流域的传承与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12(1):42-48.

[10] 秦秀强,文松波,杨光杰,等.天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09.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

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

[1] PACS睱:the public瞐ccess computer systems forum[EB/OL].Houston,Tex:Uni

versity of Houston Libraries,1989[19950517].http://info.lib.uh.edu/pacsl.h

tml.

[2]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History of OCLC[EB/OL].[20000208

].http://www.oclc.org/ahout/history/default.htm.

[3] HOPKINSON A.UNIMARC and metadata:Dublin Core[EB/OL].[19991208].htt

p://www.ifla.org/IV/ifla64/138-161e.htm.

猜你喜欢

宗祠侗族生态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湖南桂阳县魏氏宗祠舞台题记考述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慷慨宗祠祭先贤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