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控制研究

2014-04-29靳翠英

中国市场 2014年14期
关键词:完善煤炭企业研究

靳翠英

[摘要]本文对社会责任成本的一般含义进行了简单描述,分析了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成本核算框架体系对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提出了完善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控制的几点见解。

[关键词]完善;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控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4-0111-02

1社会责任成本一般含义

社会责任成本是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引发的费用支出,主要有提供合格产品发生的支出,环境保护发生的支出,安全生产发生的支出,保证职工权益发生的支出,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以及公益性捐助发生的支出。社会责任成本与企业生产成本的价值形态是一致的,最终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但社会责任成本与企业生产成本又存在区别,社会责任成本是以企业为主体的责任人,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而发生的费用支出,它具有企业之间的不均衡性,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产量、收入的不匹配性,煤炭行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在管理方面,生产成本是企业生产过程直接发生的,由企业纳入预算自行控制,社会责任成本是间接的,一般由政策规定,企业不能进行自行控制。

2社会责任成本管理现状

在企业的成本管理实践中,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被企业普遍认识和接受,并有规范的核算框架体系和缜密的预算管理体系,按成本费用的分类进行控制。社会责任成本在煤炭企业成本框架体系中,没有一个全面清晰的界定。涉及社会责任的费用只是简单地规定了几项提取标准。按吨煤提取的有安全费、维简费、井巷费、棚户区改造补偿费。按工资总额提取的有五险一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福利费按不超过工资总额14%掌握使用。企业的环保支出跟国家和所在地的政策有关,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紧密关联,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费用被企业视为不可控成本,在成本构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形成企业较为不宜管控的产品成本,影响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

3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

3.1按吨煤提取的安全费用与安全投入不匹配,不利于安全生产一是安全费用是以产量为基数,按吨煤提取标准提取并使用,而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中,煤矿生产的安全隐患并不与产量成正比,煤矿的安全主要取决于水、火、瓦斯等自然灾害,并不取决于产量的高低。产量高的企业就可以多提多用,产量低的企业就要少提少用,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產。二是企业可根据经营形势,多提或少提安全费用,从而调节利润,直接影响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同时影响对企业经营者的评价。三是使用安全费用购买固定资产,一次性提足折旧,给资产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四是安全费用提取的同时形成专项储备,如果产品不能及时售出回收货款,在这一时点专项储备没有相对应的资金来源。而安全费用管理规定,安全费用提取后可随时使用,这时使用安全费用就要挤占其他资金,导致资金管理混乱。五是安全费用提取后如果不能及时使用,形成专项储备部分要进行纳税调整,使安全费用的核算复杂化。

3.2社会责任界定不清,影响煤炭产品质量

煤炭产品质量不仅是企业的经营行为,也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过分追求利润,社会责任成本投入不足,导致一些企业产品质量低劣,含矸率高增加了废弃物总量,增加了粉尘、烟雾排放,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热值低给产品销售带来一定难度,失去市场,影响企业经营。

3.3社会责任成本投入不足,环境得不到有效治理

煤炭生产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地表沉陷、水系破坏,废弃物长期占用土地、粉尘及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治理难度大,投入多,企业一般采取拖延回避的办法。

3.4员工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效益的创造者,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企业首先承担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而在现实生活中员工的利益并没有得到应有保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质生活方面,员工的工作环境恶劣,劳动程度大,危险系数高,员工的工资水平并没有和自己的劳动付出相匹配,而是和企业的经营水平相起伏。二是文化生活枯燥:矿井一般都远离城市,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企业文化生活条件较差。工会经费按应发工资总额的2%计提,由企业掌握使用,提取的工会经费与职工文化生活需求差距较大,严重的影响员工的文化生活。三是职工培训没有系统的规划,没有明确的培训标准。职工教育经费按工资总额的1.5%提取,年度职工教育经费不足的,可采用实报实销制,但要严格控制在工资总额的2.5%范围之内。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企业员工的培训计划的实施,特别是企业面临转型的时期,煤炭企业员工文化水平低、技术单一,给再就业造成很大的困难。

4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原因

(1)煤炭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的认识存在误区,煤炭企业每年为社会提供大量的煤炭产品,为国家上缴大量利税,认为已经承担了较大的社会责任,有效地支撑起了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2)企业追求的目标存在误区,企业追求的目标仍停留在利润最大化层面,对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过分追求利润,必然影响社会责任成本投入。

(3)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职工、所有权人、债权人认为,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会损害自身的利益,影响企业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在主观上产生履职的抵触情绪,必然影响实际履行效果。

(4)由于煤炭企业之间承担社会责任的不均衡性,特别是煤矿安全和对环境的破坏与煤炭产量、质量、效益的不匹配性,使一些效益差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

(5)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仍没有得到彻底根除,医院仍由煤炭企业承担。社区已进行剥离,但仍没有彻底推向社会,仍依附煤炭企业生存,给企业增加实际负担。

(6)对大面积的地表塌陷,对地下水系的破坏缺乏科学有效的治理办法。

5完善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控制的几点见解

(1)建立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框架体系,明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范围,由政府部门制定履行社会责任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履行社会责任的标准和期限。企业投入的社会责任成本以企业按要求履行社会责任为限,纳入企业预算管理,由企业自行控制。

(2)加强煤炭产品质量控制,由政府部门制定煤炭产品的质量标准,销售时由有关部门抽检认证,不符合产品标准的不得销售,这样就迫使企业在开采、洗选过程中注重产品质量,增加必要的投入,减少对环境污染。

(3)尽快建立新的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办法。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以确保安全为前提,由企业自行掌握,打破吨煤提取标准框架束缚。日常费用支出构不成固定资产的直接按材料、工资、电费、其他支出等单项成本列支,每月通过单独报表进行统计。安全投入形成固定资产的按一般资产管理,统一折旧政策,纳税政策,统一会计核算。安全投入形成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由计提的折旧资金形成,发生的支出由折旧形式逐步费用化。这样可以如实地反映安全费用投入,满足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资本积累状况,对企业经营者作出客观的评价,更好地维护投资人的利益。简化核算,正常纳税,便于固定资产管理,促使企业按照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如实履行安全生产的社会责任。维简费用作为维持矿井简单再生产的资金来源,仍带有计划经济时期利润包干,利润分成的痕迹,是企业和国家利益分配的一种形勢。

(4)加强法规监管力度,严禁无证开采,乱挖乱采。大力推广采空区回填技术,减少对地表破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减少污染。

(5)对已经造成的破坏和污染,特别是大面积地表沉陷、建筑物受损或历史遗留问题,由政府部门规定治理标准和治理期限,由企业集团统筹安排,综合治理,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纳入企业预算管理,分步实施。发生的各项治理费用一次性列入成本或分期摊入成本。

(6)建立和谐矿区,促进矿区经济发展,煤炭企业对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矿区生产、生活和矿区的经济发展,煤炭企业有责任在新农村建设、房屋搬迁、道路修缮、绿化美化环境给予一定的资助。资助的费用可一次性直接列入企业成本费用。

(7)建立保障员工基本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一是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企业必须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预警机制等。二是保证员工接受教育的权益,建立员工中、长期培训计划,培训形式采取定期脱产培训、业余培训、个别培训等各种形式,安全培训教育等发生的费用按实际支出一次性列入成本。三是保障员工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生活条件。物质生活首先保障员工的基本工资水平,能够支付住房、子女教育、就医和基本的日常生活支出。员工的工资水平应和他们的劳动付出相匹配,不应由企业的经营状况所决定。尽量改善员工文化生活条件,为员工提供基本的学习、娱乐场所,获得各种信息的场所。四是为员工提供同等的再就业条件,煤炭企业的员工基础知识较差,岗位技术单一,企业一旦破产,给员工再就业造成极大的影响,企业应鼓励支持员工参加社会相关专业教育学习,努力提高员工的基础文化水平。破产期间企业应积极为员工寻找就业岗位,企业在破产前应支付员工一定数额的再就业保障金。上述费用根据实际支出列入成本,使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全部纳入企业管理范围。

参考文献:

[1]孙春升.国有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误区与内容体系框架构建[J].中国煤炭,2012(2).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完善煤炭企业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资本项目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探讨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