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软件技术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4-04-29王珏
王珏
[摘 要] 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与软件企业合作创建工作室,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实践环境,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模式,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校企合作;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87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7- 0143- 02
随着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模式的不断推进,以企业真实案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缩短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差距是当前专业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但是,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开设的实践课程大都基于课堂练习及实验室,与企业的实践环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践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种特定的校企合作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与软件企业合作创建工作室,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实践环境,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模式,有较强的实践意义[1]。
1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概念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室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将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
2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特点与意义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工作室定位具有双重特征:一方面它作为教学机构是完成课外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学场所,承担着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工作室是企业开设在校内的分支机构,具有较为明确的实际项目任务,相当于企业或公司,学生实训具有顶岗实习的特点。因此工作室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单位,它比传统的教学拥有更广泛的实践教学面,通过工作室的教学,可以将各种课程联系起来,综合运用解决问题[2]。
3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作用
3.1 课程改革方面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更注重过程,强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工作室的运行模式正是践行这一理念最好的方式之一,学生经过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再来到工作室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的训练,使整个教学过程更为完整。学生在各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技术上和心理上的困难,通过克服这些困难,获得成功。这些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技术能力,更磨炼了自我克服困难的意志,真正实践了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整合统一[3]。
3.2 教学课程体系方面
工作室涉及的项目大都是企业真实的项目,对于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我校在工作室成立之初,为了实现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无缝对接,通过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完成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项目教学案例。日常教学以项目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以一个项目贯穿教学始终,将学科知识融入项目之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依据企业相应岗位的工作业务流程和管理规定来规范学生的工作实践,达到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岗位意识的目的。
3.3 学生职业能力方面
工作室内部应确立以企业化标准培养学生,采取企业化方式管理的基本理念。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了一系列完整的考核考勤、优胜劣汰、评价体系与标准等制度,真正使工作室成为学生置身学校面向企业的窗口,从专业学习走向社会岗位的桥梁。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只要进入了工作室就意味着进入了企业,参与了实际设计与生产,让学生能切实感受到真实的企业氛围,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组织管理制度,培养对企业管理的适应能力、对市场竞争的生存能力和良好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它可以彻底拆除在教学与社会之间的围墙,缩短学生走上社会后的磨合期,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打下了基础。
3.4 教学师资队伍方面
工作室最主要的教学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决定了工作室的指导教师队伍必须具备较强的设计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长期以来,校内专业教师通常偏重理论研究,实践教学能力偏弱,而企业专业设计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与经验,但对于教育规律的把握又稍显不足,最好的方法是让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方的专业设计师共同组成指导教师队伍,组建一支专兼结合、校企互补、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4]。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与校内指导教师在程序设计理念、技术、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通过这样的方式,校内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大大加强。
4 工作室教学模式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1 工作室教学模式与日常教学模式的关系问题
工作室教学模式作为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应处理好与日常教学模式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将工作室中完成的项目进行二次开发,转化成为日常教学的项目案例,提高教学效果,做到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4.2 项目来源问题
在软件技术专业应用工作室教学模式,需要解决日常项目来源的问题,能够有充足的且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企业真实项目用于教学实践,才能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工作情境,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扩大工作室的影响,加强工作室与社会的联系[5]。
4.3 学生素质的问题
工作室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基础有着较高的要求,应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让更多地学生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锻炼自己的职业能力和技能水平,积累在工程实践一线的工作经验,从而帮助他们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主要参考文献
[1]程华伟.中职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卷宗,2014(3).
[2]蒋新革,牛东育.教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及管理体制创新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9).
[3]庄彦.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14(1).
[4]袁慧,魏会生.以“工作室”形式开展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J].数字化用户,2013(1).
[5] 游新娥,朱靖华.“工作室制”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软件技术专业中的应用探讨[J].职业时空,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