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生物柴油领域技术专利分析

2014-04-29王康吕华侨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19期
关键词:专利分析

王康 吕华侨

(1.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871;2.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 100120)お

摘要 利用上海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对我国生物柴油领域专利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分别从专利类型、专利申请量、重点专利技术及专利申请人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生物柴油领域专利保护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竞争态势,为我国生物柴油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战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柴油;专利分析;国际专利分类

中图分类号 S-058B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9-06455-03お

Analysis on Biodiesel Field Technology Patent in China

WANG Kang et al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Abstract By using Shanghai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tent information)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about the patent activities of biodiesel technology in China was carried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tent types, application quantity, patent IPC, applicants, and so on.The results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the biodiesel industry in China.

Key words Biodiesel; Patent analysis;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

基金项目 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经费资助项目。

ぷ髡呒蚪 王康(1982- ),男,山西霍州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产业竞争情报研究。

收稿日期 20140529

生物柴油是指用未加工过的或者使用过的植物油以及动物脂肪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备出来的一种被认为是环保的新能源燃料。其最普遍的制备方法是酯交换反应,由植物油和脂肪中占主要成分的甘油三酯与醇(一般是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脂肪酸酯。脂肪酸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柴油非常相近,与普通柴油相比具有污染小、安全性高、可再生等诸多优点[1-2]。目前,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和优质的石油代用品备受国内外关注,已成为新能源研究和开发的热点。为此,笔者利用上海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多角度对我国生物柴油技术领域的专利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剖析我国生物柴油领域保护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竞争态势。

1 数据来源

初步确定“生物柴油”为关键词,在“专利名称字段”或“摘要字段”进行检索;筛选、阅读部分专利,增补关键词,并加入IPC分类限定;时间范围是2004~2013年;通过多种组合检索形成该研究所需要的专利数据库[3-5]。

2 分析指标

2.1 专利类型分布 通过统计不同专利类型的申请量,可知国家、产业或企业的专利类型分布情况。

2.2 专利年度趋势 通过统计每一年的专利申请量,可知国家、产业或企业专利申请的年度变化趋势,进而判断该技术领域的年度发展趋势以及主体研发投入情况。

2.3 专利申请人 通过统计不同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可知在该技术领域内的专利技术竞争态势以及研发主体对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参与程度。

2.4 技术生命周期 将申请人的数量和专利申请量结合,可分析该领域的技术生命周期。研究发现,专利技术生命周期可以分为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4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申请人数量和专利数量呈现不同的增长态势。

2.5 专利IPC 国际专利分类(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IPC)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在全世界各国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和检索工具。通过统计IPC专利申请量,可判断该领域在研发和创新活动中的主要关键技术[6-7]。

3 我国生物柴油领域技术专利分析

3.1 专利发展态势及专利类型构成

由图1可知,生物柴油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其研究开发起步较晚,截至2005年其申请量仅突破100件,2006~2012年该领域进入一个平稳发展阶段,专利申请数量维持在300件左右,表明我国生物柴油技术已进入成熟阶段,若没有新的重大技术突破,未来几年仍将保持缓慢的增长。

需要指出的是,发明专利从申请到公开一般需要18个月左右,2012~2013年的专利申请数据尚未全部公开,所以这两年的数据不一定全面[8]。

图1 2004年以来我国生物柴油技术专利申请趋势

图2 我国生物柴油领域专利类型构成

专利类型的构成数据体现了生物柴油领域自身的技术特征属性。图2表明了我国生物柴油领域的专利类型占比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截至检索日期,我国生物柴油领域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数量为2 337件,实用新型为235件,外观设计为2件,占比分别约为91%、9%、0%,表明我国生物柴油领域的发明创新比较注重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技术产品的研发,且技术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并在诸多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得到较多具有创新高度的成果。

3.2 技术构成分析 从图3和表1可以看出,我国生物柴油领域专利的技术构成主要以C(化学、冶金)大类为主,共2 138件,占比为84%。与之相对应的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C10L(燃料制备技术)、C11C(脂肪酸的制备技术)、C10G(液体烃类混合物的精制技术)、C12P(发酵或酶法合成生物柴油技术)等。这些技术领域是我国生物柴油技术创新的密集区域,也必将成为技术竞争的集中区域。

图3 我国生物柴油领域专利技术构成(IPC分类)

表1 专利数排名前10位的IPC小类及对应的技术领域

IPC 技术内涵 专利数ち俊渭

C10L1/02 仅由碳、氢、氧组成的液体燃料 707

C11C3/10 从脂肪、油或脂肪酸经过酯交换获得脂类 440

C10G3/00 从含氧的有机物制备液态烃混合物 397

C11C3/04 脂或脂油的酯化法 282

C12P7/64 脂肪、脂油等含氧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171

C11B3/00 脂肪或脂油的精制 112

C11C3/00 脂肪、油或脂肪酸经过化学改性而获得 95

C12R1/89 藻类生物化学、酶学及遗传工程 78

C10L1/04 基于烃类混合物为主的液体含碳燃料 73

C10L1/19 酯类液体含碳燃料 72

3.3 生命周期分析

图4对我国生物柴油领域专利申请人数和申请量同时进行分析。由图4可知,我国生物柴油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和专利申请人数基本上保持了同样的发展趋势。从专利活动的角度看,我国生物柴油领域技术在2002年之前处于起步阶段,专利申请量和专利申请人数基本不超过10件。2003年受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拉动,我国石油市场需求增势强劲,石油市场资源供应的紧缺和价格全面上涨促使我国开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缓解能源紧缺的局势。因此,生物柴油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2003~2006年,生物柴油专利申请数量急速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生物柴油领域专利创新活动中,并通过积极地申请专利保护其创新成果,2008年达到最高点,申请人数为196人,专利申请量达到384件。2006~2012年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专利申请数量和申请人数均维持在稳定状态,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缓慢增长的趋势。

图4 我国生物柴油领域专利活动生命周期

3.4 申请区域分析

图5列出了我国生物柴油领域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地区。由图5可知,目前我国生物柴油专利的申请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中,北京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有394件,占总申请量的15.3%。排名前4位的地区其专利申请量已占我国生物柴油专利申请总量的38.15%,说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且科研力量相对集中,因而较为重视生物柴油领域技术的研发,同时这些地区也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该领域研发投入较高,未来我国生物柴油技术科研将会以这些地区为核心,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攻关。

图5 我国生物柴油领域专利主要申请地区分布

3.5 主要研发机构分析

表2列出了我国生物柴油领域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主要申请人。由表2可知,高校是我国生物柴油领域的主要研发机构,前10位机构中,高校占据7个,研究所2个,企业1个。从技术领域分布可知,这10家主要研发机构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液态烃混合物制备技术的研究。

此外,研究发现我国生物柴油领域研发机构缺乏技术交流与互动,合作研发程度较低,研发机构之间存在明显的封闭性。从专利发明人来看,其合作关系呈现明显的团队特征,各团队间基本没有互动关系。比较大的团队有由杜泽学、蔺建民、闵恩泽、张永光、王海京、李航、高国强等组成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团队,由刘德华、杜伟等组成的清华大学团队,由苏有勇、吴桢芬、王华等组成的昆明理工大学团队,由吕鹏梅、袁振宏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团队等。这些团队是我国生物柴油技术的主要研发力量,为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表2 我国生物柴油领域专利主要申请人

排名 申请人 专利申请な量∥件 技术领域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4 C10G、C10L

2 清华大学 86 C10G

3 昆明理工大学 43 C10G、C11C

4 南京工业大学 31 C10G

5 浙江大学 28 C10G

6 北京化工大学 28 C10G

7 大连理工大学 27 C10G

8 浙江工业大学 24 C10G、C11B

9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23 C10G、C11C

1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业化学工业研究所 23 C10G

4 结论

通过对我国生物柴油领域专利文献分析发现,通过近10年的发展,生物柴油领域相关技术已经逐步趋于成熟,虽然涉及的技术领域较广,但却相对集中,主要聚集于生物柴油的制备技术,如烃类混合物的制备,生物酶法、酸碱催化法及加氢裂解法制备生物柴油等技术领域[9]。从竞争格局上看,其研发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广东、上海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其中高校是其主要研发机构,但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实力却不容小觑,旗下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在生物柴油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合作申请方面,各专利发明人的合作主要发生在机构内部,研发机构与地区间的合作强度较小。因此,未来需要加强各机构合作力度,企业间可适当进行重组并购,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建立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促进生物柴油领域技术共享与扩散,实现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群,王红岩,刘德勋,等.世界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现状及我国生物柴油发展建议[J].广州化工,2012(17):44-45,92.

[2] 刘建国,龙元薷,黄园,等.微藻生物柴油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J].海洋科学,2013(10):132-141.

[3] 文晓芬,杜艳艳.我国生物柴油技术专利计量分析[J].情报杂志,2011(1):8-12.

[4] 赵星,由杰,张运东,等.生物柴油技术中国专利分析[J].石油科技论坛,2009(6):23-25.

[5] 王伟.基于专利文献数据的生物柴油竞争情报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8(11):81-83.

[6] 邱洪华,刘晓丽,赵勇.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专利信息分析研究[J].情报杂志,2012(10):83-89.

[7] 邱洪华,漆芳.中国轨道交通技术领域专利活动实证分析[J].情报杂志,2012(11):106-112.

[8] 周文,史巍,李燕芳,等.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技术中国专利申请状况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2):58-62.

[9] 钟雪梅,吴洁霞,胡婷婷,等.生物柴油中国专利分析及广西发展对策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0(10):33-35.

猜你喜欢

专利分析
在Patentics数据库中分析我国充电桩专利技术的发展
基于专利计量的广东高水平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
国际云制造关键技术专利分析及启示
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综述
专利分析在产业创新中的利用
生物育种专利现状分析
稀土发光材料专利分析综述
我国平板式汽车氧传感器专利技术综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利竞争态势分析
国内云信息处理技术的专利概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