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发展推动问题研究
2014-04-29鞠亚男李阳
鞠亚男 李阳
[摘要] 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发展了20多年,我们认识到资本市场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资本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中国的经济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特别明确提出了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关键词] 资本市场;实体经济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4. 051
[中图分类号]F8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4)14- 0080- 031资本市场可有效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1.1 资本市场是推动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增长是国家发展的命脉。现代的金融体系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企业作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提高自己的实力和地位有两种渠道:一是通过银行信贷获得资本金;二是通过资本市场购买股权或债券。第一种渠道的特点决定了银行要承担大部分风险,一旦银行出现了资金问题,经济增长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很明显的例子就是2013年6月份银行出现了罕见的资金流短缺而引发经济下滑,这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警示。发展资本市场,通过让投资人直接持有证券,分散整个市场的风险,从而建成一个健康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资本市场可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我国经济领域中绝大多优秀企业都已上市,上市公司已成为各行业的领军企业,这些企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发展资本市场可以为这些优秀的上市公司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这可以使生产要素和丰富的资源更加集中到这些优秀上市企业。
1.2 资本市场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渠道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希望。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多,融资难”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要缓解这个问题,必然需要银行将贷款投放至中小微企业,由于中小微企业所具有的规模小、风险高等特点,决定了银行对其有所戒备。这样一来,就决定了中小微企业依靠银行不能很好地解决贷款问题,所以可以尝试依靠资本市场,通过各种形式的风险投资、股权基金等风险偏好型资金来获得金融支持,为本企业的资金缺口提供资金来源。
1.3 资本市场是解决养老金缺口的重要途径
中国的养老金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报告称截止到2013年中国的养老金缺口达到了18.3万亿。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将占到全体人口的12%,根据经合组织统计,2014年各国养老基金资产占GDP的比例中英国、韩国、荷兰分别达到90%、33%、19%,而我国才7%。我国养老金现在的资金缺口比较大,对于未来年轻一代的养老,承担着很大的压力。更为严峻的是,我国的社保资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面临着保值增值的压力。在此方面,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全国养老金进行集中管理的尝试,可以看出以专业团队来集中管理养老金使其增值保值是必要可行的。中国现在养老金上市已经在深圳着手进行,效果拭目以待。
2当今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3年6月,中国的股市从2007年的6 000多点跌到了1 887点,由此可见,中国的A股市场并没有体现出经济的“晴雨表”的作用。这让许多投资者感到困惑。在理论中,资本市场是应该具有经济前瞻性这一功能。深入研究其原因就会发现中国股市的诞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自建立以来就有着浓厚的政府主义的色彩。即政府干预股市。股市本身的一个特点就是自发性,政府的干预会破坏这种内在作用。无效性与无序性由此产生。政府也发现了其中的弊端,这种政府主导的模式虽然经过多年改制,政府对证券市场的干预逐渐减少,但是资本市场的行政化色彩依然浓厚,无效性与无序性问题严重。
资本市场自身结构不平衡。我国资本市场体系还不完善,股票市场发展的规模要比证券市场的规模大。资本市场自身结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市场结构不平衡,体现在中国的股市在上海和深证上市的主要是国企和大型企业,这些公司的资本雄厚,在上市中占有很大的优势。然而,一些中小微企业和一些科技企业却不能进入市场进行融资。但是,对于中国的经济来说,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重要的支撑力量,他们有着强大的生命力。②投融资结构失衡。新股扩容,熊市行情中的扩容让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感到很大的压力。截至目前,排队候审的拟上市公司数达到800多家,达到了A股史上最高水平。但是现在的IPO已经进入到了封冻期,这些公司什么时候上市还不确定。值得思考的是,一大批中小企业和科技企业需要扶持,他们需要进入股市融资,但是却未能上市。而在资本市场内部,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却因利益的天平可以上市。这是应该亟待解决的。③投机者结构失衡。众所周知,在A股进行投资主要是一些散户,他们知道的信息少,投资经验少。而专业机构在A股中却少之又少,他们却没有担当起作为价值投资者的重任。
法律监管不到位。纵观当今股市,大盘跌宕起伏,投机、欺骗的投资方式还存在。主要原因就是有些主管部门对资本市场发展的还不重视,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行为、上市公司过程的监管不到位,导致的就是财务造假、操纵股票的事件时有发生。对于这些违规的企业,惩罚也是不痛不痒,并没有起到威慑的作用。在进行处罚时,找不到负责人,这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不利的。再有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法律体系不是很完善,存在着一定的漏洞。许多企业就会钻法律的漏洞,进行不当竞争与交易,这会严重阻碍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3支持实体经济,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3.1 加快发展多层次股票市场
股票市场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股票市场现有的体系是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在过去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程中,这一体系已经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充分地体现了股票市场对于社会资源的配置作用。不可否认的是,国内仍有一些朝阳产业,由于公司的规模较小,经营管理模式不成熟,得不到银行的贷款的帮助。由于资本金及各项条件达不到上市公司的要求,也得不到股票市场的支持。但是以长远的角度看,这类企业是最需要资金的扶持的。在这种背景下,“新三板”的出现为这些不能上市的企业提供了融资的平台。因为有了“新三板”的制度保障而将会有更多的人积极投资于股权投资基金。国务院已经做出了决定,将“新三板”扩大至全国。这将会更好为中小微企业进行融资。
3.2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自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以来,中国一直重视股票市场的发展,这也是有一定历史原因。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由于在发行债券和监管方面缺乏经验,发生了债券的兑付问题,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尤其在1995年发生的3·27国债期货事件更是为中国债券市场敲响了警钟,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了。中国债券市场经历了20多年来的探索,经形成了以银行间市场为主的场外市场、以交易所市场为辅的场内市场,两者相互补充、分层有序的债券市场格局。并且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提出“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市场发展方向。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应看到债券市场发展至今,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交易不活跃。中国的债券市场与美国这些发达的国家的债券市场相比还是有差距,特别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得更是缓慢。在国内,债券的流通与转让只能在交易所进行,但在企业债券交易的规则中只有信誉高的债券才能流通,这就导致了交易对象不多,交易不活跃。这样不利于企业的融资。其次是债券市场的品种单一。中国债券市场已经发展了20余年,但是国债的期限大多都是3~5年,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债券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债券种类的创新。
3.3 大力发展衍生品市场
2010年4月16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了沪深300股指期货,成为了中国衍生品市场的标志性产品。经过了4年的努力,股指期货茁壮成长,为中国衍生品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更多的投资者对中国的衍生品市场充满了期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为了推动经济的更快发展,这就需要推广出新的衍生品。但与此同时,向投资者提供衍生产品时,需要对衍生产品的风险加以控制,避免重蹈西方经济危机的覆辙。由于衍生产品有灵活和隐蔽性等特点,这就需要监管机构严格监管,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3.4 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
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资本市场也应如此,如果中国要推行市场经济,资本的对外开放是一个有效途径。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请进来”和“走出去”企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两种决定性力量。为了使这两种力量继续在经济中发挥作用,这就需要一方面提高外商在我国证券和基金公司的持股比例,另一方面是大力支持本土企业在海外上市。除支持国有企业海外上市之外,还应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中小微企业到境外上市,这也是解救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途径。还可以进一步双向扩大合格QFII和QDII的额度,逐步实现境内境外市场的联通,以香港为试点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为今后中国资本的对外开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俊.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前景依然广阔[N]. 金融时报,2014-02-20.
[2]赵洋.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N].金融时报,201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