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艺术性的《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研究
2014-04-29欧慧玲
作者简介:欧慧玲,女,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媒介传播理论、影视新媒体制作研究。
摘 要:影视后期制作中的技术应用反映着当下新媒体时代的科技水准,是影视科技发展到一定时期的自然表现。然而,出色的影视作品必然离不开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失去了艺术的积淀与彰显,技术的运用只能是没有灵魂的拼凑与堆砌。本文结合所在学院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强调教师在《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视频制作的艺术性理念渗透进技能的实践应用环节,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视野和高度去观照影视技术,从而培养出既懂影视制作技术、又具艺术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影视后期制作》;艺术性;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51-02
《影视后期制作》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必开课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影视作品后期制作的系列知识与技能,涉及视频、音频、声画关系等多方面知识,包括影视后期编辑、特效制作、合成技术等综合技能,是影视节目制作的关键步骤,制作水平的高下直接关系到视听效果的优劣。
当下,很多学生误以为影视后期制作只是视频、音频、图像、字幕的简单叠加,只要学会大量非线编与后期合成软件,掌握相关图像处理、动画制作、音频制作的技能,就可以制作出一部精美的视频。
事实上,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只是基础和保障,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离不开艺术的渗透和表达。作为教师,如果在课程教学中一味地强调影视制作的“技术性”,而忽略了视听传播的“艺术性”,那么学生制作出来的作品,就很难具有艺术感染力与亲和力。
一、影视后期制作中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影视后期制作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影视拍摄素材进行修改与处理,完成剪辑工作和字幕、特效、动画的添加。在这个过程中,无疑要用到大量的影视制作技术。许多学生在学习制作时,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掌握了绚丽的技能技巧,即可很轻松完成一部简单的影视节目的制作。
的确,在授课过程中,受到课时量的限制,教师要在很短的学时内教会学生掌握大量的软件操作技能,就势必要加大实验的比重,对艺术理论与观念的渗透往往就显得相对不足。而影视作品从来都属于视听艺术的范畴,出色的影视作品必然离不开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失去了艺术的观照与彰显,技术的运用只能是没有灵魂的拼凑与堆砌。
对于影视作品来说,技术永远是手段而非目的。回顾电影电视的发展史,我们发现,每一次技术的改进与革新,都将艺术的表现力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随着数字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影视制作更是步入高科技运用领域,技术上的突飞猛进给我们带来了绚丽多彩的视听享受。但影视制作技术与运用永远是以实现影视艺术的高端品位为目标,优秀的影视作品强调艺术创造的主观感知与想象,反映了制作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水平。艺术魅力的彰显与表达才是影视制品的灵魂,缺乏一定的艺术修养,只一味注重技术,忽略了影视作品的审美属性,那么其作品也会大打折扣,很难称之为佳作。古人云“技近乎艺,道也”,技术是具体的,是客观复制,是对科技模板的反复利用,而艺术是抽象的,是主观创作,是传播者对信息的积淀表达。影视艺术是电子技术与视听艺术的结晶,只有将艺术观念与技术应用融会贯通,和谐统一,才能使电子技术在影视艺术的殿堂里大放异彩。
在整个影视后期制作的过程中,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艺术的关照,借助现代科技制作手法进行影视作品创作,进一步表现制作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举例来说,当我们要表达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在画面的色调处理上,就可以适当调整色温与饱和度,使老人的面庞罩上一层古铜色,更加凸显老人的沧桑感。
又如,做访谈节目,如果画面上的人物是一位学者,添加身份说明字幕文件的时候,字幕的样式可以考虑做得古色古香,凸显人文气息,甚至加上一些跟他专业相关的元素做边框或动画。如果要添加背景音乐,不妨选择古典音乐,徐徐道来,娓娓动听。表现历史资料,将画面处理成黑白;表现陈年旧事,将画面处理成泛黄双色调等。这些后期制作手法都可以将视频的画面充满艺术性,令视听感观的冲击力急剧增强。
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视频制作的艺术性理念渗透到技能的讲授过程中,以免学生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导致作品艺术感缺失,缺乏灵气和美感。要使学生在熟练掌握数字技术的基础上保持清醒的认知:任何一件优秀的影视作品必定是精湛的后期制作技术和深刻的艺术内涵的结合体,单纯的视听轰炸只会加速观众的审美疲劳,反而达不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影视后期制作要通过艺术美折射出技术美
在影视后期制作中,需要强调的是,艺术是灵魂,是先导,而技术是基础,是保证。影视作品艺术力的表现需要技术的支持,在技术的基础上反映出作品蕴含的思维与情感。同时,艺术的魅力又使得技术的理性与功能得到良好表达,通过艺术美折射出技术的精美与多样化。
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在学生制作的视频作品中发现,部分学生一味地追求较强的技术性,追求视觉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通过作品呈现出强烈的视听体验与炫目的视觉冲击,整个作品特效一个接着一个,令人眼花缭乱。例如在两段素材之间添加与主题毫无关系的转场,给视频添加无意义的滤镜,而这样操作的目的只在于将画面变得“好看”。熟不知,缺乏艺术内核的技术特效,犹如无根之浮萍,反而成为影视作品主题阐释和意义指向的破坏性因素。这类作品技术再精湛,也会因为与内容不和谐而显得呆板,缺乏灵气,很难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去品味。同时,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或精神向度被淹没在高强度、压迫式的视听奇观中,这样的观感很难得到观众认可。关于技术美,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曾经指出,“技术美要尽量服从、适应和利用物品本身的功能、结构来做形式上的审美处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雕饰、造作”[1]。生活中绝大多数的艺术表现,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然而,脱离了审美范畴和艺术纽带,单纯的技术只剩下无意义的躯壳。影视作品中的技术美反映着当下时代的一种审美形态和科技水准,是影视科技发展到一定时期的自然表现。影视特效、动画的制作与添加要体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要考慮观众的视觉与心理感受。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最近正在热播,几乎每一集的播出都好评如潮,在观众的反映中,技术表现手法多样化、影视制作的高清技术广泛应用等特点尤其值得肯定。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将火腿制作过程中霉菌发酵的缓慢变化通过快镜头表达,呈现出平时用肉眼无法察觉的奇观景象;再如在表现食材竹笋、蘑菇的生长周期时,将时间的飞速流逝和食材的悄然变幻灵动地表现出来,使画面看起来充满艺术性,更具观赏性。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不要将影视特效简单、狭隘地理解为某种现成的技法添加,而应当将其看作是支撑影视作品创意实现的方法、途径、手段。“视觉不是对元素的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2]。影视作品中的技术美要符合作品主题的表达,与影视作品的节奏、风格、意蕴相符合。让技术转换成艺术情感,让艺术美折射出技术美。要让影视作品中特效的添加变成“有意味的形式”,而不是技术的堆砌。
三、加强学生美学修养,注重影视制作课程艺术性教育
在《影视后期制作》教学中,要从艺术的理念教育学生,这就势必要加强学生的美学修养,注重影视制作课程艺术性教育。影视作品说到底是一种视听艺术的记录与表达,构图、光影、色彩等视觉造型元素共同构成了影视影像的画面语言,背景音乐与画外音的添加则进一步彰显艺术魅力。因此,教师在讲授影视制作各项基础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和审美趣味,进而提高影视审美素养。对于影视技术技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演示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然而,影视艺术修养与美学修养的提高,却不是通过演示就能立竿见影。我们可以复制与再现影视技术,却永远无法复制一个人的影视美学修养。“它不能教,没有固定的法则方式,纯靠艺术家个人捕捉从而去表现那既有理性内容、又不能用概念来认识和表达的东西,创造既是典型又是独创的富有人生意味的作品”[3]。美学修养的提高需要在艺术、文学、影视学甚至摄影、摄像、绘画等诸多领域长期浸润、耳熏目染,才能积累一定的审美经验,形成独有的影视审美感受。随着受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视听感观的满足标准也在不断提升,作为影视后期制作专业的学生,唯有抱着更沉潜的艺术态度和更深刻的艺术追求,从简单的技术制作跨入内容与形式一体化的艺术创作的高度,方可凭借技术的翅膀在艺术的殿堂里遨游。教師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欣赏精选作品,使学生了解影视表现技法,理解影视语言,培养艺术素养。通过案例,分解其创意设计、技术要点、表现形式等,引导学生在设计完成相应视频后期制作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注重美学修养的自我培养,进而通过作品散发艺术魅力。
四、结 语
“在数字时代的探索中,影视教育对于技术与艺术的新关系的认识往往对创新型、复合型影视创作人才的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4]”我们反对唯技术论的模式化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视野和高度去关照技术,用技术的进步去塑造艺术,才不会与当下影视行业专业需求相背离。因此,不断探索与改进《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的授课方法与理念,培养既懂影视制作技术、又具艺术创新能力、符合当下影视教育的复合型人才,才是影视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论集6[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4]刘育涛.高校影视教育中技术与艺术协调发展研究[J].电影文学,2011(23).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