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享受精神的成长历程

2014-04-29姜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18期
关键词:提问引导培养

姜文

摘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转变教学观念,从而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空间通过自身的思考发问,让学生充分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中,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中。

关键词:提问;学生;教师;引导;培养;创新

中学生语文能力不强主要是缺乏创新性。“陈旧的内容、极左的观念、荒廖的肢解、专制的答案”磨损了学生的睿智,他们只能循规蹈矩、人云亦云。钱梦龙把现在的语文教学概括为“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无数少年的生机和灵气付诸东流。

每一所学校都应该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作为中学语文教学,我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精神世界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他们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可见,学生们是有许多东西要问的。

作为内初班学校的一名教师,我了解我们的孩子。他们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对于一些字词、文学常识类知识可以在课前自学。反而是在学习课文时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缺乏方法,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无法理解。那么,学生该如何提问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体现学生在问题中的精神享受,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精神的蜕变过程呢?我认为首先是要老师的巧妙引导。引导学生提问就是要发挥老师提问的示范作用,老师提问的示范作用主要表现:

围绕教学目标提问,感悟人物心灵。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讨论总得围绕着教学目标这个大方向。怎样保证学生不漫无边际随意地乱问?老师预先示范性的提问,就必须要从教学目的出发,紧扣住大纲和教材。凡是有悖于大纲或是游离于教材之外的问题,都不宜在课堂上过多讨论,因为单就某一堂语文课来说,教学目的是比较单一的,如果四面撒网,就会漫无边际。如果老师不知所问,那么学生当然也就不知所答,更不用说提出自己的问题了。

例如,《社戏》这篇课文很长,如果老师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学生肯定会无所适从。我在教这篇课文时只提了两个问题:一是都有谁去看社戏了?去看社戏的途中和归航途中心情如何?由这两个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向标,学生围绕着它自由发挥提出问题。如果每一个细节问题都要由老师来设计,那么不但体现不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而且还会压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要想让学生走进课本中,走进人物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中,老师一定要善于培养学生思考、提问的能力,从而通过问题体现出来。

老师提问学生,这仅仅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第二步,或者说是最关键的一步,应该是引导出学生自己心中的疑问。只有学生的提问,才能问出个性、问出水平、问出素质;也只有学生的发问,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课堂上的主人!所以,“提问学生”是老师抛出以去的“砖”,它根本目的是要引出“学生提问”这块“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那么,老师该怎样去雕琢这块“玉”呢?

一堂课或一篇课文,经过老师的提问引导,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中提出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问题。这么多问题,老师当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回答。但是,这并不是说老师对学生的问题可以置之不理,而是说老师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和筛选,分别加以处理。把质量高的、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围绕文章的中心,形成一个提纲,安排在课堂上逐层深入地讨论解决;至于学生提出字、词、句、语法和修辞等方面的问题,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查字典词典,或者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来解决。例如,我在教《台阶》一课时,学生提出了六十多个问题。我经过分类和筛选,把学生可以自己查阅工具书解决的问题,全部都交由学生自己查找讨论来回答;把牵涉到文章主题的学生提问,做了一个统计和归纳:

1.这篇课文主要写到了谁造台阶?

2.为什么要造台阶?

3.是怎样造台阶的?

4.主人公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5.这些精神品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6.作者又是用哪些写作手法来表现的?

7.文中的父亲前后有什么变化?

8.为什么略写新屋主体,详写造台阶?

经过合并处理,重新安排后,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形成了一个层层设疑、步步启发的提纲。在这些问题中,我又把比较浅显的,仍然放手让学生去寻根究底,充分发挥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互助性和互动性,让他们在相互争论中,去补充和校正,得出相对一致的看法,最终获得问题的答案。至于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学生们经过讨论和补充后,依然不能获得全面准确的答案时,我就把握时机,适时适度地加以点拔和引导。例如上面的八个题目中,有的牵涉到文章写作的背景,有的牵涉到文章的写作方法等等,而这些又不是每一个初中生所能全部了解的,这时,我便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查阅作者幼时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顺便再谈一谈写作方面的知识,把学生心里的疑问作为讲课切入口。这样,不但可以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而且教学过程也变得像庖丁解牛一样顺利了。

无论是老师的“满堂灌”,还是老师的“满堂问”,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都只能被动地听或答,老师始终是被行星围绕着的太阳。然而,从提问学生,到学生提问,这问的主体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终于可以回归到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上。这是教学探索实践中的一小步,但却是教学思想转变的一大步。

只有给学生充分的空间通过自身的思考发问,让学生充分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中,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中,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精神的成长里程。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创造过这样的情境么?

中学语文教学呼唤诗意、呼唤感动、呼唤精神…… 呼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提问的教学观念,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精神世界中去!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第十五中学830000)

猜你喜欢

提问引导培养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