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调利益关系以促进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2014-04-29马英芹

理论观察 2014年2期
关键词:历史经验借鉴

[摘 要]我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有着通过协调阶级、阶层利益关系推进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丰富经验,也有一些失误和教训。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同时批判地吸纳西方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发展经济,坚定维护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使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社会主义共富的本质成为共识,激起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创造性。

[关键词]协调利益关系;马克思主义认同;历史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F04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 0007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25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2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利益分化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QN00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马英芹(1976—),女,山东单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追求利益是人的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因。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利益是思想的物质基础,利益决定思想。我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以及国外通过协调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促进主流意识认同方面有着成功经验和可资借鉴教训。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推进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经验

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我党在革命时期制定策略、进行革命工作的主线。

土地革命时期,我党立足现实,首先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维护了农民的核心利益,从而激起农民的革命热情。毛泽东曾指出:维护农民利益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最大的革命民主派。在中央苏区,我党通过土地革命,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进而加强农业生产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同时,开展粮食合作、调剂等农业合作互助运动;兴修水利,改善农业技术,为农业发展、生产创造条件。这些政策、措施的推行从根本上保障了苏区人民群众的利益,增进了革命团结,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

抗日战争时期,中央通过调查研究,依据对当时国内国际形势的正确把握,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通过精兵简政,着实减轻人民群众负担。在抗日根据地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把减租减息作为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同时通过不没收富农的财产,保护民族工商业的策略,从总体上根本上维护各阶级阶层的利益。这些策略的实行,使各革命阶级阶层的利益得到维护,促进了他们对革命路线、方针的认可,达成各阶级、阶层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以土地改革为立足点,在解放区掀起了改革土地制度的浪潮,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使老百姓深刻地认识到我党是其利益的维护者。1946年中央依据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改变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由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在1947年召开的全国土地工作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施行土地改革,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土地,从根本上颠覆了我国封建旧社会制度的根基。在“参军”“保田”号召下,大批农民、工人积极参加人民军队,解放战争获得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广泛的支持和深厚的社会基础,有力地促进了人民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运动是一场从根本上解决、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伟大革命。广大人民从切身利害中深刻地感受到革命的正义性,并把自身命运与革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正是我党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解决了其最基本的生存、生活问题,成为他们认同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期基于人民利益推进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经验及教训

建国初期,中央采取边稳、边改、边建政策,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并完成对三大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争取了人民群众对新生政权的支持、认可。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城乡商业以及教育卫生的普遍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一五计划实施的巨大成功,使新生的共和国初步建立起国民经济体系、工业体系,为农业、科技、国防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也新生中国政权、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物质基础。建国初期经济的巨大成功,对凝聚共识,统一思想,激起亿万国民努力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十年探索时期,限制人民群众的合理利益追求,影响着对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央在1956年至1966的社会主义探索期,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解的偏离,经济建设一定程度地脱离中国实际。在经济建设上主要表现为: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盲目追求“三高”(高速度、高指标、高产量);刮“共产风”,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在所有制方面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三纯”,分配方面实行“一平二调三收款”,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在生产管理上集中过多,统的过死,盲目指挥等。同时,忽视商品经济的规律和作用,把国家、人民公社作为商品生产、商品流通的主体,影响人民群众合理的利益追求。加之长期的自然灾害,国民经济严重受损,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及制度、新中国的国民受到饥饿的威胁,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受到挑战。

十年文革时期,中央一定程度轻视经济发展,而阶级斗争、思想斗争扩大化、升级,使国家、人民利益严重受损,极大的伤害人民的社会主义情感。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1959年庐山会议反右倾之后,毛泽东错误地把党内一些认识上的分歧当做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认为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绝对化。林彪、江青一伙则打着革命的幌子,制造破坏生产的极左谬论,片面夸大生产关系、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同时,文革期间把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发展商品经济等当做资本主义加以“批判”和“修正”。其结果经济效益大幅下降,科技发展迟缓,国民生活艰难。文革期间,大批党政干部和无辜群众遭受迫害,民主法制被践踏,党和国家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以及社会危机之中,这极大地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的声誉,这是我们必须汲取的历史教训。

三、改革开放后不合理分化影响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产业结构逐渐优化,航空航天等高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幅增强。在民生方面,居民家庭财产收入较快增长,居民衣食住行极大改善,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城乡弱势群体最低生活保障取得一定成效。然而我们同时应该看到:我国在社会转型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过程中, 各社会阶层利益差别、贫富差距凸显,各阶层利益取向、价值选择日益多样化,对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认同带来挑战。

一是利益差别对马克思主义认同产生不利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实施“先富后富”、市场经济等战略,由于政策调控不力,近年来出现分配不公、城乡二元结构、社会阶层间收入差距扩大。在收入差距扩大的基础上金融资产、有形资产等财富差距也以加速度发展。由收入差距与财富差距扩大的共同拉动呈加剧趋势,笑贫仇富心理使各阶层、利益群体之间出现隔阂倾向。二是一定弱势群体的存在,削弱了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群众基础。我国在改革过程中,由于社会群体利益分化中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等没有硬性的制度保障,出现了一定弱势群体。社会底层民众的住房难、上学难以及看病难问题已成为他们关心的焦点。同时,既得利益集团垄断各种社会资源而强势,处于弱势的阶层、群体则抱怨社会不公,使得弱势群体对党、国家的信任受到现实考验。三社会转型时期,党政干部的腐败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声誉。一些高层干部贪污腐败,损害人民的利益,使广大人民产生相对剥夺感。正如有学者指出:“社会转型时期,党内干部的腐败问题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民众政治认同的主要障碍。”〔2〕

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命力源于人们对现实利益问题正确表达和及时回应。改革开放后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利益分化,利益受损群体则抱怨社会不平等,进而对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共富本质产生质疑,影响着人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拥护。

四、国外调节各种利益关系以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经验借鉴

意识形态的建设有其一般规律。我们应对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调节利益关系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成功经验批判地吸收,为我所用。

一是重视民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国外一些政党认识到,当代选民们关注的核心是竞选纲领能否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能否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就业、医疗等。国外政党在调整意识形态、争取执政资格时,常通过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和民众的利益诉求的途径。如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强调改革,在对中产阶级减税、关注民生以及迫使各国开放市场等许多内外政策上趋向一致;而众多欧洲国家的改革路线,都突显出西方政党以重视民生为基础,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二是整合阶层利益,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立足社会利益多样化、阶级阶层结构变化、人们思想多样化的现实,西方执政党比较重视消解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努力整合阶层利益、统一认识、扩大社会群众基础。法兰克福学派早期代表基希海默提出“兼容型政党”的理念,以争取尽可能多选民支持和整合各种利益的需要,照顾各类选民利益,包容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正如学者指出,西方“各类政党为争取社会中间阶层、壮大自己的社会基础展开了激烈竞争,有些党甚至把代表和体现社会中间阶层的利益作为参加竞选、执掌政权的基本出发点”〔3〕。如法国社会党通过协调中产阶级与民众阶级的利益,建立包括被社会排斥者、中产阶级和平民阶级在内的新阶级联盟。实践证明,西方执政党整合各阶层利益,能够在一定程度统一思想,维护社会稳定。

三重视廉政建设,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从当代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看, 西方的廉政建设与其根深蒂固的法治理念相符, 西方国家特别重视廉政建设以推进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通过廉政立法、制定专门的廉政法律和相关的法律廉政条款以保障执政党的代表性、权威性、合法性,为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认同奠定经济、政治基础。在实践中,芬兰、奥地利等国都在宪法中设置了反贪污贿赂的条款。为了不危害国家、人民利益,保护政府形象,执政党重视财产申报制度以对付官员腐败行为,如法国颁布的“政治家生活资金透明度法”等。

结语

中共十八报告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8·19讲话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4〕坚持经济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是我党领导人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回顾历史,我们必须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批判地吸纳西方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新时期我们应注重民生工程建设,重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让共同富成为共识,增进人民我国现代化建设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2〕孔德永.当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6).

〔3〕陈研.西方发达国家执政党的自身变革及启示〔J〕.求实,2004,(06).

〔4〕评论员文章.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要两手抓--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3-08-23.

〔责任编辑:谭文富〕

猜你喜欢

历史经验借鉴
近代以来中国办学成功历史经验之浅谈
俄罗斯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浅析王安石的人才培养观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论平面设计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
水务纠纷的化解之道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理论价值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