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金融行业直接吸纳就业能力的实证分析
2014-04-29刘德建
【摘要】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其对经济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同时,也体现出巨大的就业效应。2013上半年,金融行业对北京市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超过20%,这预示着金融行业对北京市的整体就业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利用就业弹性系数、构建线性模型等不同的实证方法对北京市金融行业的直接就业吸纳能力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金融行业有较强的直接吸纳就业能力的结论。
【关键词】金融行业 就业效应 直接吸纳就业 间接吸纳就业
一、引言
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枢纽和核心,对经济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市金融行业运行势态良好,依然是带动北京经济增长的第一支柱产业,并为北京市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2013年上半年金融行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6%,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1.3%,在各行业中居于首位{1}。随着北京市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必将为北京市提供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
关于金融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研究全国范围金融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而具体到典型城市的研究则十分稀少。必须要看到是,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在2006年已经达到70%以上,相比于大多数尚处于工业化阶段其他地区,北京市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其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对北京市金融行业就业吸纳能力的研究具有典型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北京市金融行业直接吸纳就业能力分析
本节从就业弹性系数、线性模型两方面对北京市金融行业直接就业吸纳能力进行分析。
(一)通过就业弹性系数看吸纳就业能力
可以看到金融行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除2004和2005两年就业增长率低于整体就业增长率之外,其他所有年份金融行业就业增长率均高于整体水平。特别是自2006年我国金融行业全面开放以后,北京市金融行业的就业人数年增长率基本均在10%以上,其中2006年的就业增长率高达17.09%,而2011年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20%以上。
从就业弹性系数的角度看,北京市整体的就业弹性近年来基本保持水平,稳定在0.3左右,表明北京市整体经济的就业吸纳能力基本保持稳定。而相比之下,金融行业的就业弹性远高于0.3,2011年和2012年高达1.36和1.44,显示出了巨大的吸纳就业能力,而且其就业弹性系数整体上呈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北京市金融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还将不断加强。
(二)通过线性模型分析看吸纳就业能力
在对金融行业就业吸纳能力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时,由于影响金融行业直接吸纳就业人数的因素比较多,出于简化模型的需要,在此假设影响金融行业的主要因素是金融行业的GDP增加值。其主要根据在于:①从经验看,随着金融产业的发展成熟,其GDP增加值越高,金融产业在国民生产中的作用越强,吸纳就业的人数就越多;②从宏观经济理论考虑,经济增长是影响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最根本因素。
三、研究结论
第一,北京市整体的就业弹性系数基本稳定于0.3左右,而金融行业的就业弹性系数自2006年金融业全面开放以来始终大大高于整体经济的就业弹性系数,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这显示了金融行业强大的直接吸纳就业的能力。除此之外,通过线性模型所得出的金融产业GDP增加值每增加1亿元,金融产业直接吸纳就业人数将平均增加0.012万人的结论尽管无法与就业弹性系数相比较,但都能得出金融行业有较强的直接吸纳就业能力的结论。
第二,金融行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同时金融行业也体现出对就业的巨大吸纳作用。积极推进金融行业的发展,既可以拉动经济的增长,又可以吸纳大量的就业,有助于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宏观目标。
注释
{1}数据来源:于萍.北京市金融业上半年增加值逾1400亿元.中国证券报,2013。
参考文献
[1]于萍.北京市金融业上半年增加值逾1400亿元.中国证券报,2013.
[2]杨艳琳,陶新桂.中国金融产业的就业效应分析.华南金融研究,2004(1).
[3]曹小艳.我国金融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的计量分析.统计教育,2006,(2).
[4]刘辉煌,刘小芳.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1).
基金项目:本文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刘德建(1989-),男,山东烟台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劳动力市场理论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