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元认知理论 提高数学新授课效益

2014-04-29顾巧珍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新课元认知小学

顾巧珍

【摘要】 元认知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逐渐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它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元认知能力培养的研究,阐述了在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中运用元认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元认知;小学;数学;新课;教学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受 “应试”教育的束缚,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记忆、轻理解的情况. 课堂上往往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重教学活动的结果而轻教学活动的过程;这是因为传统的数学课程观是强调对数学逻辑体系系统掌握,而对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及其个性差异没有顾及;重视数学学科的解题能力培养,而对学生数学生活体验及其合作与交流没有顾及.

元认知是近年来在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的学习概念. 它是指学习个体对自身思维活动的认知,主要有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等三方面的内容. 元认知知识是关于认知主体、认知任务、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如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及不足等);元认知体验是学习个体在认知活动时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是指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监控、调节的过程,包括制定计划、实际控制、检查结果、采取补救措施等环节.

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课型,运用元认知理论及其研究成果,进行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的实验,积极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取得较好的成效. 下面以新授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技能.

苏教版教材中新授课的结构一般是例题前有适量的准备题,例题后则有试一试与想一想,最后安排练一练. 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知识体系,学会学习. 在新授课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元认知技能的培养.

一、 准备阶段“先做再想后说”

教材准备题的设计,包含了一些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到了引导作用,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正迁移. 准备题训练,可以让学生温习已有知识,检查一下自己对旧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这就是“温故知新”. 一般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先按题目的要求独立完成,接着想一想: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来解这道题的?是否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理由何在?最后说一说. 让全班学生在做、想、说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长处与不足,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如在教“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可以让学生先画画填填:

(1)小狗与小猫玩跳格子游戏. 小狗每次跳2格,小猫每次跳3格,它俩都跳到过的地方是( ).

(2)小丽每隔6天到亭林公园玩一次,小梅每隔9天到亭林公园玩一次,第一次在公园门口相遇后,再过( )天第二次在公园门口相遇.

完成后问学生:刚才你找到的是些什么数?用什么方法找的?如果这两个数很大,你还会用这个方法吗?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注意对不同的情况要采取不同方法.

二、新授阶段, “及时反馈不断反思”

“新授课”环节是新知的集中体现,可以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示范. 新课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也要重视学生的元认知的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注意反馈信息,及时了解新知学习方法和新知掌握程度,督促部分学生采取补救措施

例如还是教“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新课伊始,就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以最快速度找出下列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和5 4和8 24和78 2和4 22和33

6和8 60和20 10和15 7和10 4和5

时间一到就叫停,立即反馈情况. 让同学想想,刚才哪些题较容易? 哪些题较难?你是用什么方法做的?能用同样方法做吗?之后再进一步问:为什么有些题容易看出?有些则比较难?遇到难的用什么方法较好?

再如:一辆卡车与一辆轿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两车途中在距离乙地20千米处第一次相遇. 接着两车继续开行. 轿车到达甲地,卡车到达乙地后,都立即返程. 两车在距离甲地15千米处第二次相遇. 求甲、乙两地距离.

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时使用启发性的问句,让学生回答;或学生之间相互问答;或学生自己自问自答.

问:该题能否用“路程=时间×速度”来计算?

答:不能,因为题目中没有时间和速度.

问:还可以使用什么方法?

答:没有时间和速度,只有两个距离数据,只能用比例法来求解.

问:可以找到甲、乙两地距离和20或15之间的比例关系吗?

答:第一次相遇两车共同走完一个全程,轿车走了20千米. 第二次相遇,两车共同走完三个全程,轿车走了20 × 3千米.

问:这是甲、乙两地距离吗?

答:不是,60千米中有15千米是轿车回头走的. 因此,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应该是60 - 15 = 45千米.

通过这样不断反馈、反思,一问一答,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认知活动,知道了自己应该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最便捷的解决方法. 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方法.

三、小结阶段, “先小结再质疑”

每堂课结束前1~2分钟,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情况,让学生反思:这堂课学会了哪些知识?哪些还不够明白,还需进一步学习?最感兴趣的学习过程是哪些?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进行一次再认识,明确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总之,授新课教师要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他们的元认知技能. 实践证明:只有学生主动参与了学习,能用自己的语言在学习过程中描述自己的认知过程,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了解了自己的认知过程,就能提高其元认知水平,进而提高学习成绩、智力水平、学习能力等. 这样,学生元认知技能的提高就能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相辅相成,形成良性的循环.

猜你喜欢

新课元认知小学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
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构建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技校新课导入法的应用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