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诚可贵 “生成”价更高
2014-04-29林富堂
林富堂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 笔者以为,教师的“预设”固然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成”更加珍贵,要特别注意“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课堂上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下面笔者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3课时为例加以说明.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全等三角形”第3节,本课时教学目标为: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 为此,笔者进行了精心“预设”,实践证明课堂上的“生成”更加精彩.
教学片段一
讨论1:用纸片挡住了两个三角形的一部分,你能画出这两个三角形吗?如果能,你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画的三角形能完全重合吗?
【预设】从操作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思考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另一个条件的好奇心和积极性.通过验证,感受一个三角形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确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唯一确定.
【生成】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发现左图中画出的三角形形状和大小无法确定,右图中画出的三角形形状和大小唯一确定. 而学生甲指出,可以从三角形三个顶点是否唯一确定来判断,左图中另两个顶点无法确定,因此画出的三角形形状和大小无法确定;而右图中补全2条边,它们有唯一的交点,因此画出的三角形形状和大小唯一确定. 学生甲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赞许.
教学片段二
讨论2 :在图2中,△ABC与△PQR,△DEF能完全重合吗?
【预设】让学生观察容易得知,△ABC与△FDE能完全重合,它们具备了哪些条件?△ABC与△PQR不能重合,原因在哪里?从而使学生又一次感受一个三角形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确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唯一确定.
【生成】实际教学中顺利完成了预设,正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时,平时爱动脑筋的学生乙突然站起来说,只要把3个三角形中的40 °角换成60 °角,那么3个三角形都全等,同学们兴奋起来,我因势利导让大家思考原因,很快得出一般结论:边长相等的等边三角形一定全等. 我及时提醒: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看清条件,往往条件的改变带来结论的变化.
教学片段三
操作:画△ABC,使得AB = 3,∠A = 40 °, ∠B = 60 °.剪下得到的三角形,你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画的三角形能完全重合吗?
【预设】用三角板和量角器准确画图,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直尺和圆规作图做准备;通过剪纸、验证活动,让学生再一次感受一个三角形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确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唯一确定.
【生成】实际教学中,我感觉经过前面几个环节,画图应该没有问题,请同学丙和丁上台展示,意外出现了,2个三角形纸片并不重合,问题出在哪里呢?突然,成绩不错的丙不好意思地说,她把60 °角画成了50 °,原来如此,同学们都笑了,课堂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我也笑了,又找了一名同学和丁演示,效果很好. 这个小插曲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同学们的认识,与“边角边”相类似,得到又一个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片段四
例题教学:已知如图3,在△ABC中,D是BC的中点,点E,F分别在AB,AC上,且DE∥AC,DF∥AB.求证:BE = DF,DE = CF.
【预设】注重“分析”:分析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找到隐含条件,由条件出发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分析求证结果,证明求证结果要什么条件?引导学生逐步了解要获得结论常常需要进行逆向思考,渗透分析思想,让学生细心体会并予以充分重视,为解决复杂问题做准备.
【生成】在“延伸与拓展”环节,当老师提出问题:你还能得到哪些结论?学生畅所欲言,得到很多结论:点E是AB的中点,点F是AC的中点,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若连接EF得到的4个小三角形全等,还有很多有关角的关系,等等,充分展示了学生活跃的思维和探索精神!
通过这节课,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只有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才能充分激发学生潜能.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注重“预设”,更要有积极的心态、敏锐的眼光、敏捷的思维,捕捉师生互动中“生成”的智慧火花,不断反思,和学生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