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化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2014-04-29曹水莲
曹水莲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以及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何能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肯学、乐学,积极思维是值得我们教师思考的。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笔者辅助多种教学手段,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发现式;参与式;探究式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14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以及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何能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肯学、乐学,积极思维,这值得我们教师思考。课堂是我们的耕耘地,把握我们的课堂,洒下我们的汗水,注入我们的智慧,收获的日子不会遥远。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笔者辅助多种教学手段,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新课程理念。
一、多媒体技术是化学课堂优化的有力武器
心理学家Treichler做过两个著名的实验,一个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实验,即83.5%来自于视觉,11%来自于听觉,3.5%来自于嗅觉,1.5%来自于触觉,1%来自于味觉。另一个是关于知识的保持实验:人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多媒体通过图形、图象、动画、文字和声音等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的眼耳口鼻等同时感受知识,学习气氛轻松。它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更主动,更有乐趣,它为化学课堂增添新的活力。当实验演示无法办到时,多媒体是极佳的辅助手段。让一些抽象的东西动起来,如乙酸的电离平衡,这个FLASH动画做起来较简单,容易办到。如了解金属的吸氧腐蚀,拿来一块满目疮痍的锈铁皮,虽能感觉腐蚀的危害,但到底如何腐蚀用动画就很具说服力,好似一个个铁原子跑了下来。我们在讲述显得苍白无力时,如化学平衡的移动,有了动画就一目了然。还有一些有危险的实验,特别是污染空气、有毒、有害的实验用了多媒体辅助,犹如上了一堂很好的环保课,Cl2、SO2、NOX等有毒气体的实验,都有其应用的价值。
在传统的课堂中,由于给学生提供的感性材料受到很大的局限,有时因不能给学生直观的表象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多媒体可以把从文字材料获得的概念转化成直观的形象,把难于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通过直观的视觉来帮助学生理解,大大降低了难度,使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
在化学课上有时完成了一个演示实验,但那是转瞬即逝的,许多学生可能无法看清或观察到现象,而多媒体就可反复演示,使每个学生清晰地感受知识。有些实验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万一失败,不但让课堂失去活力,而且错误的结论会使学生感到茫然。多媒体动画就可让学生感受成功,感受化学之美,享受学习知识的喜悦。如化学实验复习,用常规手段进行复习,教师很难把大纲中要求掌握的仪器装置一一画出,若利用电脑模拟,只是几幅PowerPoint幻灯片,就能再现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现象,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加深理解、比较记忆,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二、为学生营造一个发现式、参与式、探究式的教学环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处理问题、获取知识、探究知识的能力将得到极大培养。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
在《氯气》讲授氯气和水反应时,笔者让学生两人一组来做探究实验,先把新制氯水滴到一张干燥的红纸上,学生响亮地回答红纸漂白了。笔者让学生思考一会儿,然后让学生把一张干燥的红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色仍不变。笔者让学生再来思考,最后反问:“是氯气把红纸漂白了吗?是水把红纸漂白了吗?”在连连否定后,聪明的学生道出氯气和水一定发生了反应,而且有一种能使红纸漂白的物质生成的结论。
在讲授《铁的化合物》时,探究正二价的铁与正三价的铁相互转化,笔者设计学生动手实验探究:1. FeCl2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再加入几滴新制氯水?2. FeSO4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再加入几滴稀硝酸?3. 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混合后,再滴入几滴KSCN?4. KI溶液(足量)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充分混合后,溶液分成三份,一份作对比,一份滴入几滴KSCN,一份滴入几滴淀粉溶液?在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中,学生能很好地合作。一位学生在操作,一位学生在记录,一位学生操作不当时,一位学生来纠正,有的小组未观察到正确现象时,有的小组来帮助寻找原因,思维气氛浓郁。在课堂巩固时,笔者设计“用最多的方法检验Fe2+的溶液和Fe3+的溶液”,营造了开放性的课堂,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有说直接观色;有说用KSCN溶液;有说用铜片后观色;有说用淀粉KI试纸;还有说利用沉淀反应与OH-作用等等,很好地归纳了所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还留下悬念:还有其他方法吗?什么方法最好呢?我们可以到实验室亲自尝试。
三、教师亲切、幽默、鼓动性的话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将使知识面目全非。教师语言还要求亲切、幽默,生动活泼、具有鼓动性同时还要速度适中、抑扬顿挫,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如在讲解电离平衡时,笔者用池塘里鱼的密度升高,鱼碰面的机率就增多来说明稀释有利于电离,“越稀越电离”让学生易于记忆。在《物质的量》一章记忆微粒数、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等计算公式时,笔者用称苹果时斤数乘以单价就是金额,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就好似单价让学生印象深刻。在电解池的讲解时,笔者用痒痒解释阳氧,并做出小猴挠痒痒的姿势,学生记忆深刻;在讲容量瓶的模样时,笔者说“它长的挺难看的”,形象地用“长脖子、大肚子,头戴小帽子”来让学生记忆。
教师的语言要有鼓励性。班里坐在后排的学生往往被教师忽视,笔者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这样说:“我为了让你们每个学生都公平地接受教育,在黑板上我把字写得又深又大,就是为了让后排的同学清晰地看到。”笔者认为这样的话语充满着关怀又富有鼓励性,让后排学生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