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
2014-04-29齐春霞
齐春霞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有效地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但同时现行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在预算管理的执行上还急需改进,在分析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基础上,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实施现状出发,分析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预算;预算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2. 005
[中图分类号] F81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2- 0007- 02
1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概述
1.1 事业单位预算的概念
事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事业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事业单位预算反映了预算年度内事业单位的资金收支规模、业务活动范围以及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的规模和方向,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
从预算的内容来看,事业单位预算应当包括事业单位全部收入预算和全部支出预算,即将单位获得的各项收入和发生的支出,全部纳入单位预算,实行收支统一管理,进而形成一个能够全面反映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单位预算体系。
1.2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度概括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预算是现代管理理论中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包括预算管理思想和预算管理工具两个方面 。一般而言,预算是指收集和整理有关预算数据,并且尽可能地按照预算内容和要求实现预算管理目标的过程。预算管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被广泛推广和应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发展,我国事业单位预算制度也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进行改革,这些事业单位预算制度我国财政分配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不断得到增强,在稳健财政政策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财税制度改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制度可以合理有效地集中财政资金,保证国家财力供应。事业单位在社会生活中按照预算管理制度,从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国家整体利益出发,运用预算手段进行资金的征集和统筹安排,通过预算征集来的资金,一方面为保证事业单位各部门职能的正常运转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同时也有效地保证了各级事业部门和单位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
(2)事业单位可以通过预算管理实现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通过一定的手段渠道和途径聚集的资金,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再分配,才能达到财政预算的目标,这其中财政预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财政资金通过财政预算手段,合理地流向预算各部门,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资金。
(3)事业单位实行预算管理可以实施国家监督的重要作用。预算是编制的一定时期内的财政资金收支的总状况,通过预算收入可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水平,反映各项建设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因此,通过预算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可以掌握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和出现的问题,通过预算收集的这些信息传递和分析,可以提高事业单位制定政策的准确度,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2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分析
近几年,随着我国事业单位预算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预算管理观念落后,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的人员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普遍认为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缺乏应有的参与意识,更多关注编制的预算能否为本单位获得更大的利益,简单地为获取预算结果而编制预算,致使其单位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难以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参与性,更缺少条件和动力进行必要的调研论证,使得预算管理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2.2 预算管理制度执行中随意性大,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和控制机制
目前,虽然我国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审批立项控制机制方面,依然存在约束力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预算制定过程中,对预算层层分解随意性较大,临时性、计划外支出很少受到预算制度的约束;其次是预算执行中,实际执行情况和预算制度严重脱节 ,相关人员随意改动项目内容,提高费用标准,扩大支出范围等现象频频发生;最后是预算执行结果缺乏严格的考核和评价机制,难以形成对预算管理制度的约束,使预算管理制度失去了本来的作用和意义。一方面,由于考核意识不强、考核指标不明确等原因,事业单位的预算项目结束之后,普遍缺乏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科学分析 、控制考核和评价,弱化了预算应有的职能。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单位未实行预算执行的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预算执行缺乏应有的约束力,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改变资用途,资金使用效益降低,浪费现象严重缺乏有效监管,控制体系不健全。
2.3 预算绩效管理不完善
2.3.1 预算绩效评价机制滞后尽管预算绩效评价在我国开展实施
已经历经了几年的时间,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预算管理中对预算绩效的评价仍然普遍存在着绩效评价内容活动不规范,绩效评价范围的不全面和绩效评价不受重视等等的问题。
2.3.2 预算绩效评价对象范围狭窄
目前在我国成系统的预算绩效评价,也仅仅是在财政部颁布办法的要求下,选取部分中央本级部门中的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方法,不仅如此,有关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也只是这些选取了的中央本级部门中的某个或某几个项目的评价。
2.3.3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不到位
在推行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方法上,一个关键和困难的问题就是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目前我国推行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办法中,对于预算工作的实际具体情况并没有给予明确细化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设定较为笼统,仅具有指导作用,并且指标的评价对象还仅是就项目支出方面而制定的。
3 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的建议
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是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益的出路所在,是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规范管理的重要途径,要继续深化改革、创新管理,着力推进零基预算、项目预算、绩效预算管理改革,不断提高财政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造成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低下的原因有很多,既包括认识上的原因,也包括体制性的障碍 ,应从提高认识水平完善激励制度建设和监督体制建设等几个方面来提高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
3.1 完善预算监督体制
预算监督是政府预算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保证政府收支的合法性,增强预算的透明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行政府依法理财的客观要求。加强监督检查,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虚心听取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健全预算制度,按照真实、完整、合法和效益的要求,依法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推动健全财政体制和规范预算制度方面的重要作用。
3.2 加强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提高部门预算的科学性,是提高预算保障能力、硬化预算约束、增强预算执行均衡性的前提和基础。细化预算编制,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进一步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强化基本支出管理,推动项目滚动预算编制,加强事业单位资产配置预算管理。完善预算项目库管理,加强项目库建设,所有支出项目,都要按照有关规定填报预算项目申报建议书,完善项目预算内容。
3.3 深化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改革
增强绩效理念,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科学制定年度部门预算支出总体绩效目标,科学、合理、准确地制定专项项目绩效目标。开展专项项目预算绩效评估工作,重点对预算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的科学性,申请资金额度合理性,以及完成绩效目标采取的措施等绩效情况进行审核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