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茴香热敷、艾条温和灸防治术后腹胀

2014-04-29何秀芬

医学信息 2014年2期
关键词:熏烤小茴香上腹

何秀芬

以往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常需48~72h,患者腹胀明显.缩短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科采用了小茴香干热敷上腹穴位,艾灸下肢穴位的方法减轻术后腹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7月我院妇科手术后患者40例为观察组,年龄27~84岁;其中子宫+附件切除术20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15例,卵巢囊肿摘除术5例.另取同期妇科手术后患者40例为对照组,年龄18~72岁,其中输卵管切开取胚术15例,阴式子宫全切术10例,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10例,卵巢囊肿摘除术5例。两组患者均无其他合并症,两组年龄,手术种类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术后常规护理,即术后6h开始床上翻身,1次/2h;指导患者术后6h后尽早进流质饮食,少量多餐,禁食糖类,蛋类,奶类,豆类等易产气类流质;术后第1d根据病情鼓励患者多下床活动;术后按医嘱予维生素B1100mg分两厂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等。观察组加用小茴香干热敷上腹穴位。取小茴香250g,用棉布袋包裹,施少量水,以不浸湿布袋为宜,微波炉加热,温度以使患者局部皮肤无灼通感为度,将药袋放在患者上腹中腕(位于脐上4寸),神阙(位于肚脐中),天枢(位于脐旁2寸)等穴位进行干热敷,使患者感到舒适感,2次/d,30min/次,因棉布袋透气性好但保温性差,热敷15min/次后应重新加热1次。另外艾条温和灸,取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足三里穴位(位于犊鼻下3寸)处,约 距皮肤2~3cm,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不灼痛为宜。一般每穴10~1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

2 结果

2.1疗效标准 根据患者对腹痛腹胀的主观感受和肛门排气的时间制定疗效标准;24h内有肛门排气,患者主诉无腹胀感,感觉舒适为显效;12h内有少量肛门排气,患者主诉有轻微腹胀,自觉有气体在腹内转动,但切口无胀痛感为有效;24h内无肛门排气,患者腹部膨胀,烦燥不安,主诉腹胀腹痛未减轻或加重为无效。

2.2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3 讨论

中医认为手术后腹胀是因为手术的创伤使机体元气大伤,气血双亏,致气不能推动肠蠕动所致,临床表现以腹胀,腹痛,肛门不排气等一系列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为主。我们选择小茴香干热敷上腹穴位及艾条灸下肢穴位防治妇科术后患者腹胀。①小茴香味辛,性温,在医学上有温肝肾,理气和胃,祛寒止痛等功效.上腹的天枢穴为大肠募穴,是治腹胀之穴。中腕,神阙为任,督脉经穴。神阙穴有回阳固脱益下元,调肠胃作用,中腕穴有健脾胃,助运化,补中气,安神及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适当刺激之可促进胃肠运动,小茴香的主要成分含有蛋白,脂肪,膳食纤维,茴香脑,小茴香酮,茴香醛等。属于芳香味植物,其香气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起到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②艾条香味芳香,性温,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调整经络脏腑功能。下肢足三里穴为防病治病的保健强壮穴,是贯穿上下,具有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艾条主要成分是艾叶制造成艾绒即用桑皮纸包裹艾绒卷成圆筒形的艾条将其一端点燃对准穴位施灸,其香气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作用.芳香性药物经过表皮的渗透和吸收,刺激和作用于相应的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改善经络气血,产生良好的调整作用.热敷及熏烤可加速血液循环,从而加速药物的吸收渗透。经过临床观察,小茴香干热敷上腹穴位,艾条熏烤穴位,可促进肛门排气,减轻术后腹胀,取得了明显得效果,总有效率达到90.0%,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显著(P<0.01)。

另外,因妇科手术切口均在腹部,湿热敷容易浸湿切口敷料,导致细菌滋生,感染伤口,所以我们采用干热敷,治疗组无一例切口感染,具有安全性。此方法操作简便,是一种安全,有效,经剂得促进肛门排气,减轻术后患者腹胀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甲三,灸腧穴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編辑/哈涛

猜你喜欢

熏烤小茴香上腹
说说炖肉佳品大小茴香
小茴香购销平稳
和胃化湿汤治疗胃肠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效果观察
“灸”对“炙”说
经上腹右胸两切口施行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雪中写给刘·韦尔奇
右上腹瘢痕粘连下左上腹两新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改进策略
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熏烤鱼及熏烤肉制品中的多环芳烃
小茴香及其盐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小茴香热敷治疗腰段脊柱手术后腹胀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