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2014-04-29李奉军
李奉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传统的阅读模式与思维,提高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就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出几点思考,以便在教学中能够得到实施与应用。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现状 思考
“人类最优美的姿态就是阅读”。阅读是我们智慧和精神的源泉,让我们的人性在前人思想结晶的辉映下变得更纯美。而当今社会,信息时代卷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阅读更愈来愈受到重视,甚至成为提高生存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语文教学重头戏的阅读教学历来倍受关注。随着课改的深入,许多前辈们在这方面做过很多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意见,有效地促进阅读教学的改革。然而反观当前的教学实践,语文教学主要仍以应试为主要目标,对学生的实践的能力有所削弱。而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一直是个难题。我们对于传统的阅读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辅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阅读课堂存在着不足和误区。笔者就从教几年在观摩课中的体验,结合自身教学中总结的经验教训,谈谈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传统语文阅读现状反思
1.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高中教育还是比较重视应试教育的,希望每个学生都能考入大学。教师在教学读课文时,自觉不自觉就会受到高考题型的束缚,把本来丰富多彩的文章内容解读成了标准化、唯一化,而有的老师过于强势甚至是扼杀着学生充溢着灵性的解读。他们还根据考点设计出大量习题,反复训练学生。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把各类不同文章的阅读拘囚于“一背景、二段意、三主题、四特点”的教学模式,使阅读教学陷入了“高原现象”。因此,就形成了教师自己总结阅读文章的结论,然后统统的交给学生,没有给其自己的阅读空间,不助于其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所要掌握的就是记忆和简单的背诵。
2.轻课外导读,重课内讲读,导致阅读积淀干涸
在对高中语文现状的调查中了解到,由于受到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冲击和未来就业需要及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我们的学生缺乏读书的兴趣,课外阅读的时间较少。而应试性使教师与学生的眼光始终在一锤定音的高考试卷上,凡是与考试无关的,一概不用讲、不用读、不用背。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突出地表现为教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精讲细读。而语文阅读更广泛的天地——课外阅读则倍受冷落。一方面,教师的导读功能不健康,造成学生疲于应付铺天盖地的阅读测验,无暇旁顾精品美文,从而逐渐丧失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对大众流行文化的诱惑来者不拒,沉迷于缺少深度的文化快餐中不能自拔,满足于浅层的阅读刺激,显现出过分的阅读休闲化趋势。这两种现状的存在导致学生阅读低俗化,而低俗的阅读会直接导致学生阅读积淀的干涸,甚至于让学生迷失方向,损伤智慧,造就精神上的平庸之辈。
3.内容的解读替代了思维的训练
教师所作的不仅仅是对文章数量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读书、学习的技巧,达到举一反三。教师不仅关注对每篇阅读文章的鉴赏,不是针对一篇文章的精讲和精炼,而是一个总体的理解。我们的阅读总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只是为了考试,为了提高写作能力。很大的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的提高,割裂了阅读的整体性。因此,这种教与学的应试心,导致了学生对于传统的阅读教学的不满。阅读教学中,阅读内容的教学始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内容的理解固然重要,但思维的训练更是不能忽视的。有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们侃侃而谈,甚至妙语连珠,但总少不了教师循循善诱的“点拨”,学生永远无法逃脱“教参”或教师“圣言”的牵引。更多呈现的是对内容和结论的传递,为了答案而教学。如此阅读教学,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变成了对老师、对教参的理解,难免跟在“教参”、教师的思想后面亦步亦趋,高度控制的导读又从另一方面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一元思维的死胡同。学生的阐释和“自由”的思想很难超越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思维能力的训练也就无从谈起。
二、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
1.发展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首先要开发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分析的过程是一种思维的活动过程,就是对课文的语句,甚至是某个词进行分析和理解,理解本段文字的本身意义和在文章中的语境意义,从而达到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和概括。课文中的文章提供的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有很多的未定点,需要我们加以分析,展现作品的真正含义和在当时的价值。学生对作品的探究性阅读,就是对作品具体化的过程。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探究性阅读,可以对作品作出更好的理解。例如,作者认为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写道:“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虽然寄情于山水,描写了田园风光的美好与乡居生活的淳朴可爱。走向官场,能为人民做一些事情,是我们大部分的愿望。尤其像陶渊明心中有远大抱负的人,更是不能仅仅满足于山水和自然。但在陶渊明生活的东晋,由于政治日益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权利斗争剧烈。所以,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愿意与黑暗的士族社会同流合污。公元405年,他担任彭泽令81天时,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所以隐退。从此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所以,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和学生不能拘泥于现成的说法,要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之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特长,提出一些创造性的想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从而达到提高阅读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问题往往比解决一问题更重要。”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善于质疑,进而释疑,达到领悟问题的目的。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提问这一程序,这只是教法,而鼓励学生质疑,指导学生如何质疑,大胆地支持学生提出问题,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则是突出了学法的指导。例如,阅读《失街亭》,传统的观点是马谡的自以为是、不听诸葛亮的再三告诫,不听王平的劝说,一意孤行,导致战争的失利。面对这个传统的、正统的观点,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多方查寻资料,在充分了解历史事件、大量占有相关资料的前提下,独立思考,仔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我们要让学生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有“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陶行知语)的信念和决心。当然需提及的是,在个性化理解的同时,又要切合作者和生活,这就需要老师有意义的点拨,有见地的指导。
3.提高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比较”阅读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方法之一。文本解读中要鼓励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作品、作家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确定了事物间的异同,还要深入地解释这种异与同。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使比较不流于肤,达到对作品深入理解的目的。比如,词中写愁的名句: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李清照《声声慢》的“这次第,怎一个愁了得”比较,可以让学生选取不同的可比点比较,从修辞角度看,李煜的词将愁形象化,且比喻新颖,想象丰富,更胜一筹。从表情感染力上,李清照词语言简白却更觉神妙,更堪咀嚼。词人的愁绪非笔墨所能形容,略高一招。通过比较,我们不仅学从可以学习从多个角度去评价词句的方法,更披文入情,深味了词中滋味,且加深了对二位词人词风更直观的印象。
而同时新课程语文教材把“单元”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编者力求把同中有异的课文及其各项内容组成为一个个有机的小综合体,这就为“比较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语文单元教学方法的特点就在于比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并利用这些条件。同时,我们还可以用“以点带面”的方法,用所学的一个阅读材料去辐射更多的阅读材料,从而让学生掌握一类文章,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提高归类能力,也培养学生迁移能力。例如,学了柳永的《雨霖铃》,学生对词中的“离愁别绪”有了很深的体会。这时,就可以让学生以点带面,以柳永的《雨霖铃》去辐射另外的大量的以“离愁别绪”为意象的诗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相见欢》、杜牧《赠别》、晏殊的《清平乐》等等,无论情人相思的煎熬,抑或友人分手的不舍,都为多愁善感的词人所捕捉,他们用多情之笔流泻下了当时的感动。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融入词的意境,触摸到作者灵魂深处的思想情感,感受到词的美,还提高了对诗词的赏析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任重而道远,新课标的实施,给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挑战,更给了我们前进的依托和方向。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项综合的工作,它需要广大语文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的个性,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以科学的视角为基础,从努力发展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等几个角度出发,使教师与学生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作用,并使两者相结合,互为补充,既做到继承传统的语文阅读方法,又能创造新的思路和途径。在实际的教学中,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