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课堂参与度

2014-04-29李肖波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参与度交流教学策略

李肖波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学为主体 人格魅力 课堂掌控 设计 评价

一、教师理念

1.教师应由原来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成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当前,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他们希望教师能与他们建立一种“课内是师生,课外是朋友”的关系,能与他们平等相处。这也就迫切要求我们教师要逐步摆脱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的束缚,建立这种师生间能互尊互重、平等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即“互相尊重,人格平等”。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仅要求师生双方要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互尊互重,而且极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在自主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大胆参与,大胆发言,大胆实践,大胆创新。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应该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同时还要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摆脱旧课程体制下的束缚,重新激发自身活力,并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催化剂。

3.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人人参与。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爱是教育的原动力。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是一种美;而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动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这更是一种美,一种永恒的美。

二、教师的魅力

古人云:亲其师,才信其道。学生之所以喜欢教师所教学科愿意上老师的课主要是喜欢这位老师,被这位老师的魅力深深地感染,从而愿意上这位老师的课,更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当中。所以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是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

教师的个人魅力主要体现在:

1.教师的讲授:(1)清晰明了。教师在讲授中应该以有组织的、清晰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呈现新信息,指导学生获得对所学内容的清晰理解。这首先要求教师明确讲授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收集整理将要讲授的信息资源,并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列出他们感到陌生或难以理解的概念或解释的要点,强调重要的部分,促使他们提出问题、发表看法、调控并检查学生的了解。(2)讲课要有吸引力。能吸引学生的教师一般具有以下特征:a.关于所教的学科知识非常渊博,旁征博引,信手拈来。b.了解学生的注意力特点,意识到学生的差异性。c.能够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营造友好和谐的学习氛围。d.幽默风趣,令学生保持轻松活泼的心情。e.精神饱满,富有激情。f.语言表达流畅,语调抑扬顿挫。g.恰当运用肢体语言和其他辅助行为。

2.教师的提问。教师的提问必须做到清晰、问题有价值、趣味性、大众性、广度和开放性;教师还应该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矛盾处、对比处提问,抓住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提问;并且发问要把握好时机,发问态度要自然,问题尽量只说一遍;要面向全体学生发问,然后指名回答,抽答面要广,努力使全班学生回答的次数相同,不能由固定的小部分回答,也不能按次序回答;提问后要给学生留有时间思考;教师还要为不能回答或回答错误的学生提供线索,打开思路,启发他们正确的回答问题。

3.教师要会倾听。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仅仅满足于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在倾听中察言观色,理解学生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并加以指导,适时采取措施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倾听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对方,让学生感到安全信任;倾听过程中要有回应,比如点头表示肯定;倾听要有耐心,宽容和理解对方的情感和表达方式;还要注意移情,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感受学生的语言和心里。

三、教师的设计

1.教师课堂环节设计。教师的课堂环节设置是教师的授课思路的体现,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一种载体。教师应精心设计各个环节,使自己的设计更符合知识的形成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1)课堂引入。创设数学情境和有趣的数学问题,培养参与学习的兴趣知识本身是枯燥的,学生的注意力也很短暂,要想学生的思想一堂课都集中在新知识的学习中,作为教师是需要课堂艺术的,创设数学情境就是艺术和方法。准确把握教材和课程标准,准确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契合教学内容,精心设置一些数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使你的数学课自然成了学生学习的欲望。(2)知识的形成要符合规律。通过联想、类比、观察、推证、探究使知识逐步展开,而不是由教师硬塞给学生。否则学生对知识是一种排斥的状态,就更不会参与到课堂的进展中来。(3)例题及习题讲解也要精心设计。难题应该采取讲或交流——学生做——讲或交流的模式,提问时应让中游学生回答;中等难度的题目应采取学生做——讲或交流——整理的模式,提问时应让中下游学生回答;简单题应采取学生做——讲或交流的模式,提问时应让下游同学回答,当很多学生作对时,我们还应关注一下做错的同学,帮其解决思维障碍,真正做到全员参与。(4)小组合作交流也要注意不能随意交流,需要交流时才交流,交流前应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经过思考后再进行交流,交流要明确讨论的内容和时间,并且通过抽签的方式已明确责任,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责任感和危机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互动的设计。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课堂如果缺少了互动就缺失了课堂的生气,就缺失了生命的灵动。有效互动就应该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体现学习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行为。做好有效互动教师应该把握:(1)课前的充分准备是有效互动的前提;(2)教师角色转变是互动的保证;(3)平等对话交流是实施有效互动的基础;(4)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有效互动的重要条件;(5)兴趣是激发学生真实互动的内在动力;(6)关注和倾听是有效互动的必要修养;(7)高超的提问艺术,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实现互动的真实有效和生成。在实施互动时我们要防止少数人动,多数人不动,形式上动,本质上不动的错误表象。

3.练习的设计。练习的设计对学生的参与度也有很大关系,首先练习要分层次,可分为:直接应用、迁移运用、综合运用。除要体现练习的层次外还要注意练习的一下特点,否则都将降低学生的参与度:(1)练习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必须和教学内容有关;(2)练习必须有意义、有价值并且有趣。(3)练习必须难易适度;(4)练习必须有变化性和多样性;(5)课堂练习必须有促使学生进步的特点;(6)课堂作业必须适当,学生能够完成。

4.策略的设计。教师教学策略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效果,也影响到学生的参与度。一般说来,目标指向知识积累则适宜选用建构主义教学策略、探究教学策略;目标指向能力培养则适宜选用问题教学策略、自主教学策略;目标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则适宜选用情境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教师选取教学策略的时还应考虑学科性质、学生年龄、教师个性等因素。

四、教师的评价

教师在最佳时机处运用激励性语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把握激励的时机及时恰当地表扬学生,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从而在愉悦的学习中体验、享受学习的成功。

1.在学生闪现智慧的火花时激励。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成有用之人的潜能。教师一定要像园丁爱护小树苗一样呵护他们。每个学生都有突发奇想和突现“灵感”的时候,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帮助他们去捕捉。有时学生有价值的想法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那是因为受到自己认识的局限。教师要站得高些,看得远些。及时鼓励和鞭策他们,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到自信。

2.在学生质疑时激励。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中国有句古话“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的过程。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质疑”的良好氛围,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无疑为学生质疑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心理安全,也为学生质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在学生思维多样时激励。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反映了创造性思维的“尽快联想、尽多作出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重要。因此,学生思维在呈现多样时,教师一定要抓住契机大加激励。如在课堂上,学生有独到的见解或者回答了疑难问题时,我们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运用激励的语言鼓励他们说“真不简单,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通过自己积极地思考能够想出这么多与众不同的解法。希望以后继续保持这种在思考的好习惯。”学生听了个个脸上洋溢出由衷的笑容。

4.在学生出现困难时激励。教师做到这一点对于绝大多数孩子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的内容多数是他们未知的部分都需要他们“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学生在学习时遇到困难是非常正常的。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好激励和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跨过自己心理的“坎儿”和思维上的障碍。

5.在学生合作时激励。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运用激励性语言可以起到很好的组织、引导和促进作用。结合具体情境鼓励学生合作是非常有效的。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个个都能注意积极动脑、虚心合作。

五、班级文化

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并在班内形成人人争先思考、发言、总结、整理的好习惯,形成了学习是光荣的事情;出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当别人出现错误时,自己不能嘲笑、起哄而应该吸取经验完善自己的思维。从而在课堂上就摒弃了那种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不愿回答的情形,从而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参与度。

完善的激励和奖励办法也是提高同学参与度的主要途径。除了课堂上老师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外,我们还可以把同学的课堂表现纳入到优秀小组的评选当中。在小组的评价当中可以明确主动回答给以加分;小组长要带头参与回答及问题的讨论并规定最少次数;这样在组长的带领下,在争创优秀小组的氛围下,每个小组成员都会增强自己的责任感,都会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为自己的小组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学生把数学作为观察周围事物、分析和研究各种具体现象的工具的意识,增强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数学课堂,尽管有时很难做到,但我们可以共同努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编织出一个充满生机的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中,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因学生的参与而变得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李江南.论开放教育下的教师角色\[J\].内蒙古电大学刊.

\[2\]曹麦玲.试论教师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主导地位\[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3\]许振立.适应开放教育需要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J\].中国远程教育.

猜你喜欢

参与度交流教学策略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鼓励自主安全活动 提升员工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