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数学文化 彰显学科特色

2014-04-29张勇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22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初中数学教学

张勇

【摘要】 数学文化源远流长. 怎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数学文化的价值,产生文化情感的共鸣,从而实现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 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文化;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是新课改理念下数学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 新课标中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放在课程设计的重要位置上来,这样,让数学文化正式地纳入到数学教学中去. 在教学中开展数学文化渗透,逐渐把数学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在教学中体现数学的思想与方法,用文化的眼光来看待数学,体会到数学中那浓郁的人文内涵.

一、进行学科整合,注重数学文化熏陶

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是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 数学文化可以通过各学科的整合得以渗透,可以与语文、美术、音乐、体育以及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进行. 我们可以通过实习学科带头人,或数学名师开展数学文化的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私下文化熏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 例如:在诗词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在欣赏诗词中常常可以发现许多含有数字的句子,这些简单的数字就它本身来说,既无形象,也不能抒情言志,但经诗人妙笔点化,却能创造出各种美妙的艺术境界,表达出无穷的妙趣. 如:数字搭配最典型的例子是杜甫的《绝句》,“两个黃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中的“两个”写鸟儿在新绿的柳枝上成双成对地歌唱,描写出愉悦的春色;“一行”写出了白鹭在“青天”的映衬下,自然成行,刻画出优美的飞翔姿态;后两句中“千秋”极力写雪景时间之长;而“万里”则写出了船景空间之广,给人以无穷的联想. 这首诗中一句一景,一景一个数字,构成了一个优美、和谐的数学意境. 唐诗宋词中运用数字的例子很多,但是仅此一例便让人看到数字在诗人笔下所产生的审美情趣是那么的神奇.

二、开展美学教育,陶冶学生思想情操

数学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 数学知识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美,如几何图形的对称美、数学式子的整齐美等. 我们通常把数学教学中的美学教育分为四个层次:美观、美好、美妙、完美. 很多数学对象以形式上的对称、内涵的和谐、外观上的简洁,给人的视觉感官带来美的享受. 例如:(a + b) × n = a × n +b × n. 但是,数学中的美除了外观外,我们还要看它是否是正确的. 对于数学知识我们更要认识到它的正确性,才能感觉其更“美好”. 例如:“对数”的美不仅在于外表,还在于它能把繁杂的乘除运算变为加减运算. 数学的美常常在人的意料之外,只有认真地挖掘才能发现. 例如:学生动手画三角形时,发现正三角形的高、中线、三个内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让人感觉其中的美妙. 数学中的概念、定理、运算至善至美,几乎完美无缺. 例如:解一个方程,不仅要解出正确的答案,还要证明这样的答案是确实存在的,是否有多个解,让答案一个都不能少.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新知识情操,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发现数学的美学价值.

三、开展数学实验,体验数学思维过程

我们通常认为实验是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事情,其实很多数学发现都来自于实验,同时,数学实验是检验猜想的有效手段.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开展数学实验可以让学生品味到数学思维的过程. 动手操作是渗透数学文化的有效途径. 因此,教师应该适当地设计一些数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数学之美,进而体验数学思维过程. 例如:阅读材料中提供了这样的实验素材,用物理中的浮力定律与数学中的分式的有关知识来计算银行2000年发行的1元硬币中的钢芯镀镍与2002年发行的5角硬币钢芯镀铜合金中两种金属的质量比. 为了得出正确的结果,就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这样,不仅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养,还了解了人民币中有关的数学文化知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数学实验是一种大众化的智力思维活动,体现了一种数学文化. 新教材中编排了很多游戏活动的素材,这也是开展数学实验活动的一种形式,但有的游戏显得有些单一. 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益智类的实验性游戏,从而让学生逐渐认识到数学文化的魅力.

四、撰写数学日记,增强数学文化应用能力

写数学日记是数学课外作业的创新. 数学日记的内容包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学习过程中的疑问,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情感. 在学生的日记中,可以多写一些有关数学家传记与数学发展史等内容. 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并从中体验到数学在数学研究与发展领域对数学学科的贡献,从而增强数学文化的应用能力. 如在有趣的谢尔宾斯基地毯分形图形中:在一个正三角形中挖去一个中心三角形,接着在剩下的小三角形中又挖去一个中心三角形,可以用黑色三角形来表示挖去的面积,白色的三角形为剩下的面积(人们称白三角形为谢尔宾斯基三角形). 假如用这样的方法无限挖下去,那么谢尔宾斯基三角形的面积越来越趋近于零,而它的周长也越趋近于无限大. 利用这样的现象让学生在数学日记中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教学实践证明,数学日记是师生之间一种有效的交流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开展细致的思考,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文化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从学生的数学日记中,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教学实践证明,当数学文化真正地渗入到教材、融入到教学中去时,我们就会发现数学这门学科就会显得更加让人接受. 当数学教学通过文化层面渗透给学生时,学生就会进一步喜欢数学、理解数学、接受数学. 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品味数学文化,接受数学文化的滋养,逐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小燕.试析新课标的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渗透[J].湖南教育,2012(8).

[2]孙卫红.初中数学“数学文化”学习效果调查[J].数学教育学报,2013(3).

[3]郑庆全.论数学文化及其教育价值的实现[J].数学教育学报,2014(1).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初中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