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探析

2014-04-29吕艳秋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意识思维教育

吕艳秋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的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乃至人的认识活动中占主要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那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呢?有以下几种途经:(1)课堂上营造产生问题意识的氛围;(2)教给学生提问的技能;(3)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应有正确的态度,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

学生 问题意识 培养途径 培养方法 意识培养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问题意识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当小孩会说话后,说的最多的就是:“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但是随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这一珍贵的本能又会锻炼得怎样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人的思维活动中问题意识的重要作用早已备受中外教育思想家的关注。而且早已将问题意识融入了教学领域。杜威、布鲁纳、赞可夫等教育思想家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布鲁纳提倡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建立假说,并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杜威认为科学教育的任务不单是传授知识,而且应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赞可夫强调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及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所以,在当今教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是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1.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信息量的储备与完善,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人的思维活动是由知识信息储备量和思维方法所构成的决定的。因此,思维结构是否完善与人的知识信息量密切相关。学生产生问题意识,他们的思维就会为解决某一具体的局部的实际问题而启动。这时,一方面,学生的思维内部会产生一种自我刺激、自我发展的过程,并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理解,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原有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当学生遇到疑惑、产生探究心理时,不同层次的同学就会采用不同的手段获取所需要的知识,而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从未知走向已知,又从已知走向新的未知,这样,一次次地循环不仅使学生的思维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与发展。

2.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前提

个性包括个性的主体性、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整体性等。个性的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才能形成个性的主体性。每个人的个性是有差异的,这样就要求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具体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发挥学生个性的主体性,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忽视在学生禀赋等方面潜能的开发,学生是难以形成独立的个性的,因此,优化“教”和“学”的关系,置学生于主体地位,一切教育活动服务于主体,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前提。

3.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力的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书《学会生存》中强调:“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的双重力量”。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如果有了问题意识,此时就会为解决这一问题而产生强烈的内需力,迫使自己的大脑的功能全部调动起来,尽其所能发挥到极致。学生从问题意识的产生到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能力、质疑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尤其是创造力得到了培养。因此,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大胆质疑并逐一解决各种疑问的过程就是创造力培养的过程,也是形成创造品质的和探索精神的基础。

二、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1.教师引疑,营造问题意识的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要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教师利用语言和媒体等创设情景的方式很多:(1)让学生面临要记忆理论解释的现象或实施;(2)引导学生在完成实践性作业时产生问题情境:(3)布置意旨在解释现象或寻找实际运用该现象的途径的问题性作业;(4)引导学生对所接触的事情或生活现象感兴趣,并加以科学的分析和总结。(5)建立假说,简述问题,检验结果;(6)引导学生对比照的事实现象等产生问题兴趣,进入问题情境。教师只有用现代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法与学法的结合,实现两者的转化,让学生“内部”积极活动起来。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教育思想下体味到“做中学”的真谛,才能使学生扬起想象的风帆,畅游在知识的海洋。

2.教给学生提问的技能

根据各学科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需有目的、有针对地和科学地给学生搭建问题意识的平台,创设问题意识情境,在问题意识的环境下,学生必须紧跟课堂节奏,紧跟教师的问题思路,积极地思考和应对教师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教师再加以引导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模糊变得清晰,循环往复,学生就会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法,形成提问技能。

教师应该用赏识教育的理念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提问或者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有明确的表态,教师的态度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更能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上具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师生平等,教学相长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方法如下:(1)教师要以和悦的态度去倾听学生的发问,师生互动探讨问题。(2)教师要引疑释疑,及时梳理对学生的提出模糊的问题,理清提问的关键。(3)学生提问出现问题或错误,教师应肯定其大胆的行为,发现其散光点。(4)让学生大胆提问,使其从敢问、乐问到善问。(5)对于学生提出简单的、复杂的、重要的、次要的问题。教师都要做出及时的回答,即使不回答,也应作出合理的说明。(6)教师要针对学科与学生的特点,挖掘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潜能。总之,教师要用现代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更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法,这都是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的环节。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探究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努力打造“问题课堂”,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时要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美\]A.J.斯塔科.创造能力教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3.

猜你喜欢

意识思维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