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的“五读”法

2014-04-29夏玉娥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0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阅读

夏玉娥

摘要: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就必须在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功夫,在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本文从泛读、听读、精读、品读、诵读五方面阐述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朗读能力、提高朗读水平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五读”法;朗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107

朗读可以帮助小学生分辨善、恶、美、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我国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对自然风光景物的描述,有些将山川河流的雄伟秀丽作为描述的重点,有些将事物的美好形状、绚烂颜色以及动听声音作为描述的重点,而有些课文则是对事物的动静特点进行了描述,这样小学生通过不断的朗读,就可以从中感到一种愉悦的感觉,可以对大自然的美进行仔细的感悟和品味。比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革命人物的生平事迹或英雄行为,如雷锋的乐于助人精神,王二小的机智勇敢、临危不乱的品质以及小萝卜头热爱学习的精神等等,小学生在学习这些文章的时候,会被这些精神深深地打动,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十分有利。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习作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一篇文章,除了有表面意思之外,还包括着很多的隐含意思;通常第一遍是不能全面把握文章意思的,那么就需要通过很多种方式的朗读,不断的思考和探究来对课文内容进行全面的理解。并且,不断的朗读,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习作能力,这是因为在不断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熟练地掌握文章中的写作技巧,从最初的模仿,到自己的创作。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笔者把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可分成五个阶段:泛读、听读、精读、品读、诵读。

一、泛读

泛读是朗读的初级阶段,也称初读。泛读的目的在于初步激发学生兴趣,感知课文内容和重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例如《钻石》这一课,学生都知道钻石的珍贵,通过读都会想:这是写钻石的什么呢?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把全文初看一遍,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查一查字典,扫清字词障碍。读完后,初步感知到课文内容,学生们大多对“人们仿佛同时看到了两颗钻石,两件无价之宝”这句话不太明白,所以只能算是有了一个初步印象,然后弄清各段意思,试着分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初读除了抓课题外,还要抓统领全文的中心句、段。让学生着眼于全文的理解和品味。

二、听读

听读就是利用自己的听觉器官,听他人朗读。这里包括教师的诵读,教材的配套录音,多媒体课件的音像,还有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通过听读,学生可以矫正字词的读音,为自己减轻学习的负担,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另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可以先给学生播放桂林山水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初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三、精读

精读就是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反复朗读咀嚼语言文字,理清文章思路,抓住重点,体会其中的各层含义和思想感情。如《钻石》一课,作者是对献宝的魏姑娘怀着十分敬佩、赞美的心情的。结尾描写姑娘献宝时外貌的句子“……在场的同志都仔细打量着这个姑娘:白里透红的脸蛋儿,柔和安详的眼睛,从容平静的神情,朴素大方的举止,眼睛里泛有煊耀的神采,嘴角边没有表白的话语。”表面上看来只是一名描写姑娘外貌的话,学生朗读时并没有产生什么特别的感情。为了拔动学生的心弦,笔者便将这段话挑出来让学生轻声读,并划出描写姑娘献宝时的外貌、神态的词语。接着提问:这是一个姑娘献宝时的珍贵镜头,写得好吗?(学生当然会说“好”,笔者便紧接着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并在旁提示:这最后一段是叙述姑娘进城献宝,为什么描写她的外貌、神态,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这样,学生通过仔细读这句话,理解了隐藏在语句中的深刻含义:作者通过这六个排列整齐的句式充分地表达了姑娘的坚定信念,高度赞扬了她拾金不味的高尚品德。学生齐声朗读这句话时,眼前仿佛出现了姑娘献宝时那动人的一幕,都被她拾金不味的高尚品德深深感动了,再次朗读时理解更透了,感情也更深了。

四、品读

品读是高层次的读,它是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深一步探索文章主旨,品评、欣赏作者用词造句,深篇布局、精妙之处,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例如品读欣赏《颐和园》一课,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通过品读欣赏,学生理解了游览顺序,作者写颐和园的不同景点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写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写长廊抓住长而美的特点”:“写万寿山抓住主要景物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昆明湖,采取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的方法等等。作者为了把这几处景色紧密地联系起来,文中多次用了过渡句。如“走完长廊就到万寿山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等等。学生通过品读欣赏,体会到作者的写作特色,也感受到颐和园的美丽。

五、诵读

诵读就是凭记忆带感情地述说。而诵读的基础是有感情的朗读,只有在情感上与作者的体验产生了共鸣,才能把优美的文章内化成我们自己的语言,然后才能迫不及待地物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而现实是在教师的讲解、分析的基础上获得感悟,这往往只是起了个小小的铺垫的作用。要想把文章“移情”给学生,必须倡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后是有感情地诵读,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呢?教师指导诵读,就要精心选择诵读的内容,要精选那些能与学生发生情感共鸣的文章。在诵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凡事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由感知课文到理解课文到引起共鸣,内化为自己的理解,要加强诵读内容的情感体验。要能体现学生的个性,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好课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最好能率先垂范,要求学生诵读的文章教师要诵读下来,以期望文章作者、教师、学生三者达到共鸣。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朗诵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深层的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在浓浓的诵读中,我们也将积淀深厚的文化素养。

总之,朗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而“五读”法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重要手段和过程,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朗读,因为朗读是架设在学生情感和作者情感之间的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学生的情感才能在教师的推动下和文章发生共鸣,达到升华,从而使学生端正认知态度、提升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阅读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