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提升教学品质?

2014-04-29洪劬颉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实验班分数考试

对一个教师来说,数据无处不在,关键的是如何分析数据,如何运用数据分析的可能结论来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善教学策略。

我对教育数据以及数据分析的兴趣源自于2000年。

那年9月,我着手带一个实验班。所谓实验班,一方面有来自于各方面对成绩的要求,另一方面,更有对更好的教育的探索。开学第一周,年级组就举行考试,我这个实验班比另一个实验班“语数外”三门学科总均分相差“11分”,然而,比这个“11分”更可怕的是,不知是谁将这个差距传播了出来,起码我们这个实验班的学生知道了,我们这个班级的家长都知道了。我所面临的窘境可想而知:家长到校长室投诉,要求换班主任;学生跟他初中的同学说,我们这个班不行;甚至连我们这个班的科任教师也说我们这个班分班时的成绩不如那个班的。几乎没有一个人会想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我们班级才组班不到10天,任何一个教师再差,也不可能把其中一个实验班比另一个实验班三门总分考差掉11分。而且,年级组还决定要召开家长会。我如何在家长会上发言?如何树立学生的信心?

“11分”,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我的头顶:从学校来看,几无可能将我这个年轻班主任替换掉,因为才接班几天;从家长来看,家长对我和我们这个班级信心明显不足;从学生来看,学生还没有认同这个班集体,还没有形成一股可以克敌制胜的力量。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我始终相信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方法总比问题多,如果一个问题真的到了无法可想时,只能承认自己两个字:一是笨,二是懒。”然而,方法在哪里?如何理顺家长、学生、科任教师以及学校领导等各方要求之间的关系?我一筹莫展,直到想到了开展一次问卷调查,用“数据”说话。“数据”说话,有时候也说服不了人;然而,大概也没有什么比“数据”更能说服别人的了。

为此,我做了三件事情:第一是将语数外三门的成绩与中考分数进行比照,利用“排名”的方式,对进步和退步的同学进行统计,并进行分析;第二件事情是做了针对家长和学生的两份调查,题目只有一个:“能否给我两个月的时间,到期中考试,成绩全面超过另一个实验班?A.可以,B.不可以。”感谢我的学生和我的家长,96%的家长和98%的学生都选择了“A”;第三件事情是在开家长会之前,我给学生开了一个班会,将前面做的两件事情对学生进行了通报和分析,让他们找到了我们开学几天来可能存在的问题,我模仿《甲方乙方》中“打死我也不说”这句话,跟学生们说:“让我们口耳相传一句话:‘打倒七班!”

家长会在家长们的狐疑中结束了,然而我却在家长会之后,与我们的科任教师反复商量,如何共振班级信心,引领孩子学习进步。可喜的是,两个月后的期中考试,我们这个班“语数外理化”五门功课超过另一个实验班整整27分。这种状况一直维系到高二分班,我们每一次考试超过的都在“17分”到“27分”之间。

这件事情,让我尝到了数据科学分析的甜头。用数据说话,可以化解难题,争取可贵而难得的时间。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班主任果然被“下”掉,也许我的教育人生的轨迹就会发生变化;尽管这种变化谁也不知道究竟是好还是坏。我在这次期中考试之后,还对这两个班的语文小分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比较分析:发现基础题、阅读题等(除作文之外的)分数优势也就2分多一点,但作文一项却高出7分多。结合那个班有孩子来问我作文分数的机会,我发现:他们班级作文分数低的原因主要是作文中总有一些“句子”被阅卷老师打了很大的“?”,而这正是该班语文老师宣扬的“造句训练”。这促发了我写作教学的一些基本理念:作文教学千万不能闭门造车“造作文”,而要“像说话一样”“写作文”,“智慧地表达自己的智慧”,这使我在“智慧作文”的研究上朝前又走了一步。

尝到了数据科学分析的甜头之后,我非常注重数据的搜集和尽可能的科学分析。譬如说,2000年后的学校试卷,几乎都是“机读卡”,机读卡主要读选择题,这上面的信息包含“年级均分”、“班级均分”、“正确率”等项目,比照年级中各班级的数据,可以清晰班级在年级中此题所占据的位置,而如果用这样的方法,来分析一个同学在班级中的学习情况以及位置,会得出什么结论呢?

我设计出一个表格,用来登记每一位同学每一道题目的得分情况,然后对他的学习情况作出一个基本判断。譬如说:全班每一道题目的均分是一个定值,而每一个同学的每一道题目的得分却不尽相同,通过自己的得分与班级的均分比较,引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个别化分析”,从而使自己明确应该在哪些题目(其实也是语文学习的知识点)上应该花更大的功夫。这一点令学生们迅速地找到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而不是泛泛而谈的“你这次语文考差了,你还知道差在哪里?”通过这个数据的分析,我帮助孩子们确立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语文学习尤其是应试的评价体系。而这一点后来也逐步扩展成三套系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每一个人每一次考试的数据分析系统,也就是“每次考试得分档案袋”;二是每一次考试的所有学科的数据分析系统,也就是“考试得分分析表”;三是其他学科也逐步建立了每一次考试的“学科考试得分档案袋”。

尽管每一次考试之后,数据搜集、制作花费了我和学生不少时间,但是显然我们都从这些数据以及数据分析中,明确了方向——我们存在的问题,我们的优势在哪里?知道了路径——该在哪里花时尽力,重点在哪?更重要的是,我们坚定了信心:我们这么做,肯定会越学越好,而不是从前对自己的学习茫无所从:花了功夫也不知道是否能学好,不花功夫也不知道一定就会考差。而到了2005年随着高考进入“网上阅卷”时代,学校也相应开始建立电脑阅卷的系统,每一次大考之后,这套数据跟成绩一起来到我们的面前,借助于计算机的数据,分析变得更为简易而直接。

我还想说的是,对于数据的分析还远远不止这些,它令我开始了教学改革之旅。

经过几次考试的数据分析,我发现就语文学习而言,决定语文一次考试分数的题目主要有:一是选择题:语音、字形、成语、病句以及文言文阅读中的字义、用法以及内容理解等题;二是默写题;三是作文分数。而对于诗歌鉴赏、文言翻译、现代文阅读等主观题,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差别并不太大。那么,在“得分差别并不太大”的知识点上花费太大的功夫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很多老师却在这些点上带着学生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做了太多的题目,不仅浪费了时间,增加了学生负担,而且不光没有提高成绩,反而挫伤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2002年时,我写了《以题带练当休矣!》发表在《师道》上,而我却通过数据分析将目光聚焦到三个点上:一是作文;二是选择题;三是默写。

“默写”的常规做法是:学生背诵,老师出20余道题目当堂检测,然后老师或同学批阅,对不合格者还要花时间进行重默。中午时分出现在语文办公室里的学生几乎有至少一半的学生都是在被老师重默名句的。而我从2000年之后几乎没有给学生默写过一次名句。我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是“出政策”:抓住学生重视“总评分”的心理,明确“默写”4次考试都得满分,总评分数肯定在80分以上:1次70分,2次满分72分,3次满分75分,4次满分80分;与此相对应的是,只要有1次得4分以及4分以下的,总评分肯定在59分,而对此补救的办法则是:得2个满分,抵消一个59分;第3次满分,总评分75分以上。其次是“想办法”:高中学生不读书,不大声读书,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随着学生年龄增长,不好意思大声读书;二是——我对学生做问卷调查——更多是因为学生觉得读了也没有用,所以在高中很多语文早读课最终演化成老师上课,或者是让学生名义“自习”实则是“做题”。我让学生大声读书,将要背诵的篇目编号,让学生第一次从1—10齐读一遍,第二次从2—11齐读一遍,剩余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背诵。三是“有保障”:我为什么让学生“齐读”——这在很多语文专家眼中是很犯忌讳的事。我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学生在“齐读”中,口型不对的往往是字不认识,读不出来,基本上就写不出来,让口型不对的到黑板上写这个字,几乎没有写得出来的,让读不出来的学生写一遍,对其他同学也是一次警示。所以,这样的方法,经过几次的考试数据分析下来,我们的学生对我所传授的方法屡试不爽,也就深信不疑。

再譬如“作文”。作文,一直被称为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那时候,作文总分为60分,一般“切入分”是42分。我通过对高考、平时考试42+/-3分(即39—45分)数千份的作文进行大样本分析,发现这类分数的作文有四“病”:一是“作坊式”作文。这是一种不动脑子的作文,或者是依葫芦画瓢、画虎不成反类犬式的作文。要么没有思想,人云亦云;要么是排比、比喻成堆,佳词丽句,史事铺陈。学生不在作文中说自己的话,更严重 的是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成了一个空心人,为作文而作文,这都是制作出来的作文。二是“漫谈式”盛行。脚踩西瓜皮,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如:“今天看了这则材料,我感触很多,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现在还有不少学生这么写。在新课改背景下,倡导自由写作,但不少老师、不少同学把自由写作理解为随便说说,传统写作教学中好的东西都扔掉了。这样的作文在考试中并不讨便宜。作文首先要具备一篇文章的起码要素———集中。你看那些名家以《漫谈》为题为副题的,都是很集中地谈某一个话题。三是文体感不强。学生写作缺少必要的文体感。“淡化文体”不是说“不要文体”,而是在同一命题下,你可以选择不同的文体,但一旦选定了这个文体,就需要强调这个文体的规范。就拿我们通常说的记叙文和议论文这两种通用文体来说,目前学生写记叙文不像记叙文,平铺直叙、以评代述、以论代叙。说是记叙文,又像议论文;说是议论文,又不是议论文。学生写议论文不像议论文也在此。四是空间少架构。800字的作文,要考虑800字的容量,要考虑在800字内说好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节奏。而事实上,现在的作文,学生很少在空间结构上精心架构,匆匆下笔,匆匆结束,只是把文章写完。通过大样本数据的采集进行较为科学的学习分析,这样的结论显然是触动了学生麻痹的写作心灵。

教育数据是无时不在的,而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所教的一个班、两个班所有学生的数据采集不仅仅只是“大数据”,而且是“全数据”,如果对这“大数据”进行分析,必将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或反思,或改革,或促进,或突变。关键在于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点来进行较为科学的分析。

我的教学追求可以用“四个一”来表达:一个好分数,一张嘴,一支笔,一套自己的话语系统。

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人对我“一个好分数”的教学追求不以为意,认为我的教学格调太低俗了,没有区别于所谓“保守派”的“体制之内名师的探索”。然而,我的“认为”是:一切的教育教学改革都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分数为代价;更不能以增加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为代价。我们不乏见到所谓的教改英雄,但是学生考不好,上不了“学”,你对他所说的“教改路径”,会相信么?会服气么?有了分数,并不能说明“行”;但没有分数,确实万万“不行”的。

胜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取得胜利的方式。取得高分的路有千万条,但我们要寻找到一条投入最少、负担最小的一条。

所以,有了分数作为保障,特别是这样的一个实验班几乎已经“考不倒”了,那么,我们怎么在“取得胜利的方式”上进行变革呢?这也是后来被我命名为“无作业教学改革”。

主要有三个抓手:一是抓“兴趣”。我视“兴趣”为“兴之所至,因为有趣”。要将学生的兴趣充分激发和唤醒出来,主要要令一切的学习活动要“有趣”。“有趣”的前提是“有用”。这种“用”首先要体现在最短期的“分数”上。我逐步减少诸如“整理词语”等常规语文作业,练习册的题目先将主观题减少等等,到经受住再一次的考试检验及其数据分析之后,直到“甚至不做”。那不做这些作业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又怎么来保障我们继续能够经得住考?就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让所有需要掌握的都能在课堂上掌握住。如何实现这一点?我尝试“研读性导学”,让学生对每一篇课文提出问题——所谓“学问”,从学会问“问题”开始——设计问题。这一点几乎受到了所有学生的欢迎,因为在那个以讲授为主的年代里,让学生提问,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让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讲,所有这些给了这些学生多少的惊讶与惊喜?!我每进行一次教学改变,都要进行全体学生的集体征询,用数据说话,而学生的满意度也不断强化和固化我的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抓“表达”。我视“表达”为语文乃至一切学科学习的终极价值。曾经用三句话来阐述这个概念:1.不管是口头表达重于书面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重于口头表达,最重要的是两者背后的“思维表达”,你想什么,决定了你说什么、写什么;你怎么想,决定了你怎么说和怎么写。2.围绕一个问题、话题、概念,能清晰、流畅、有层次、有自己想法地表达3分钟,也要能表达30分钟,能把3分钟的话扩展成30分钟,更要能把30分钟的话压缩成3分钟之内。3.不管你说什么、怎么说,写什么、怎么写,最关键的是,要你的听众、你的读者能够愿意听、乐意听、听了还想听。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一起做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有:一是“课前五分钟演讲”,与学生按照一定主题进行演讲;演讲自成体系:高一上“说说我自己”和“我的阅读史”,高二上“共读一本书”和“史记人物谈”,高二下“诗歌我赏”和“时评杂谭”,高三上“我最得意的一篇作文”和“我最欣赏的××”等。我的五分钟演讲是有具体的要求的:从程序来上看,每节课课前学生演讲5分钟,同座位点评一分钟,异性同学号点评一分钟,教师点评一分钟。共用时在8分钟到10分钟。从演讲准备来看,每一位同学都要针对主题进行深度挖掘,如说说我自己要从不超过3个关键词来谈,“我的阅读史”只能抓住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谈等等。从演讲的方式来看,必须要做到创新,做到与前面的“不一样”。尤其是在“共读一本书”时,将江苏省文科加试的推荐书目进行分组演讲,要做到不一样就需要事先的讨论,而且还要求其他同学也要在这一段时间内将原著阅读完毕。演讲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能够在五分钟内清晰、流畅、有层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做到与前面的“不一样”,学生们付出了很多但毫无怨言,还乐此不疲。因为同学的掌声、同学的点评和老师的表扬,给予了演讲者以莫大的自信。每一位孩子都很珍惜在高中阶段的为数不多的演讲机会,因为我告诉他们:“即使你工作后,就是单位的一把手,你每个月都要在全体员工面前讲一次话,你到60岁,你的演讲也不可能超过500次。除非你做老师。”所以,将演讲作为一门微型的课程,也成为16岁后的高中语文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很小,但很受欢迎,很管用。对孩子以后的人生所产生的作用在此时我们都可以看得见。

二是“经典语文:60秒的语文人生”,课前我在黑板上抄写一句读书的“好句子”,这招作用很多:一是让学生在抄写我写的字的时候,能够模仿我的写字,从而不知不觉之间实现练字的目的。二是提高对问题的认识、人生的识见,从而在作文中实现精妙的立意。三是为学生写作提供写作素材。四是起到静课之效。五是起到引读之效,每句话几乎都会有学生跟我借书来读。六是自我逼读,逼着我自己要不断阅读。七是师生情深,学生抄写了这些句子,在日常生活以及写作中总是能启迪自己,得到顿悟,因为有用,所以认同。三是“年度流行图书推荐书目”。每个寒假或者暑假,我都会给学生提供一份20本的年度流行图书推荐书目,并不期望学生全部读完,但至少一半以上的同学都能通读3本以上,泛读5本以上,80%的学生能够在书店中粗泛浏览这些图书。而这些图书对学生的思想认识、人生识见、写作立意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又借助于“课前五分钟演讲”以及“读书交流会”等形式进行检验,使阅读成为学习的“封闭回路”。

三抓“习惯”。我视“习惯”为“习以为常,惯性思维”。所谓习惯,就是思考、行动的一种“惯性思维”,就是“一下子就这样想了”。我也是用三句话来阐释: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做什么事情要花多少时间;高素质就是好习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坚持做下去,做着做着,也就知道“该”如何思考,“该”如何做,好的“习惯”就是知道“该”如何去想,如何去做。在“好习惯”形成的过程中,总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来检验和评判。

我的教育探索,几乎是从对教育数据的搜集、分析开始,在数据分析中,我不断领略到“分析”的门道。特别是,我每开始带新的一届时,都会对我过去两到三年的教育探索进行一个全面的、较为深刻的反思,以整体谋划和布局未来三年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策略选择。这一切都是在对已有的教育数据进行学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育改革的步伐越迈越大,也就让新的——那些刚从初三升入高一的——学生一下子无所适从。2005年后,几乎每一次回到高一接手新的一届,都会遇到学生群体反对我不布置作业的情形。即使不调查,不问卷,也能知道这个人群几乎涵盖全班所有同学。因为刻板的教育,已经让学生“不做作业就不知道如何学习”。而面对这样的“数据”,我仍然以“数据”说话:一个是以往的学习数据的分析;二是坚持下去,用一次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

让学生学会积累自己的学习数据,分析自己的学习数据,最终形成自己的学习分析,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自己,都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曾经说过:教育即解放。如果教育成为束缚人自由、灵性乃至时间,那么,人们对教育和学习将越发丧失兴趣。而教师针对教育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将会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同特点、不同兴趣、不同困难,适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和针对辅导,从而提升教育质量。善莫大焉。

一个教师对所教的学生,如此;一个校长对全校的学生,也如此;而对于一个地区,想要进行教育改革,也必须要基于教育数据的学习分析。我曾去上海调研“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无比惊讶于其对海量教育数据的分析;如果一个市、一个省乃至全国建立起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的评估体系,让这些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成为一个公开报告,必将对区域乃至全国教育质量提升、品质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同基于全球视野的PISA测试,上海在继2009年之后于2012年再次于数学、阅读和科学三领域均取得第一成绩。然而,如果科学地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在“第一”带来的巨大自信的同时,也会看到取得“第一”的方式所存在的问题。

毕竟,重要的是取得胜利的方式。

(洪劬颉,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10000)

责任编辑:颜莹

猜你喜欢

实验班分数考试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分数的由来
行知实验班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可怕的分数
算分数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