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作文教学策略探讨
2014-04-29张丽奇
张丽奇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许多初中学生谈到写作文就怕,写出来的文章大多存在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缺乏有创意的表达等毛病。因此,语文教师都存在着怎样才能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困惑。在新课标精神指导下,本人结合教学实际,对初中作文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谈谈:佳作导向,激发兴趣;观察感悟,挖掘材料;激活思维,巧妙构思;互评互改,共享共进。
【关键词】 佳作 导向 观察 感悟 思维 构思 互评 互改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11-001-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许多初中学生谈到写作文就怕,写出来的文章大多存在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缺乏有创意的表达等毛病。因此,语文教师都存在着怎样才能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困惑。在新课标精神指导下,本人结合教学实际,对初中作文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佳作导向,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取得成功的诱因。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一种“乐写”的境界时,自然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经验告诉我们,以学生佳作为导向,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平时课文中学的名家名作范例,学生在感受着其精妙的同时,往往产生一种高不可攀的心理,认为那高水平的文章遥不可及。而同龄人的佳作,能使学生降低敬畏心理,人家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我怎么就不能呢?于是产生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心理,有意为之一试。因此,我常常挑选或同班同学的优秀习作、或中考期考各年级学生的高分作文、或升考满分作文、或往届学生的优秀作文、或报刊登载的学生佳作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在欣赏、赞叹的同时产生写作的兴趣。我指导学生写一事一议的文章,开始,学生都有畏难情绪,但当我向学生展示了往届学生张惠芳《知识没有后门》、曾小慧《坚持不懈+正确方法=成功》、刘威《从伯乐相马看名人效应》等优秀作文后,学生都在啧啧称赞的同时跃跃欲试;前年升考前,可能是升学压力、也可能是毕业的浮躁,不少学生对写作训练有抵触情绪,我拿《羊城晚报》中登载的2010高考作文网友PK大赛的状元得主小学六年级学生谢怡雯的文章《与你为邻》介绍给学生,学生中产生了轰动,对其富有文采的语言、练达的文笔赞叹不已,不仅对她油然而生敬意,同时也消除抵触情绪,愉快地接受训练。
二、观察感悟,挖掘材料
学生作文言之无物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材料,无米下锅。每逢作文,笔头咬断,枯肠搜尽,也找不到可写的东西。材料在哪里?叶圣陶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停。”叶老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好写作这个“溪水”,就必须抓好生活这个“泉源”。一句话,要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教师须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并用心感悟生活。
三、激活思维,巧妙构思
传说有过这么样一个故事:一次绘画比赛,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许多应试者画了满地缤纷的落花,落花上一个扬鞭跃马的人神采飘逸,意气风发,花、马、人均可谓惟妙惟肖。最后独占鳌头的,却是一幅画面上无一朵花,仅有一匹马和几只绕着马蹄飞舞的蝴蝶的画。究其夺魁的原因,在于其与众不同的构思——通过联想,把“香”字曲折而传神地表现出来。作文亦如此,构思须巧妙。构思是对整个文章的布局、顺序、层次、段落、内容、观点、材料、怎样开头和结尾的思维,构思是写文章不可缺少的准备过程,构思时文章的中心要明确,用以表现的材料要充分、典型、新颖,结构上要严谨、环环相扣,只有潜心构思,才能思路流畅,写好提纲和文章。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就要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巧妙构思。首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可以利用联想、想象法,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如写“雨”,由自然的雨为基点,思维向多方辐射,可以从“赞雨”方面立意,赞雨的润物无声,给人类施于恩惠;可以从“贬雨”方面立意,贬雨的凶残无情,给人类带来灾难;可以从雨的实用功能方面立意;可以赋予雨象征意义。也可以运用讨论(或辩论)法,打破定势的思维,拓展新的思维空间,寻找新的突破口,反向立意。其次是对文章的布局、结构等方面巧妙构思,对同一题材、同一主题的作文要求,是写成记叙文、议论文还是散文,是采用书信体还是其它形式,是采用并列结构还是采用递进式,要不要使用小标题,要不要用题记等等,都要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加以指导。
四、互评互改,共享共进
过去,评改学生的作文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唱着艰难的改作独角戏,辛苦且不说,学生不买帐,对老师评改的结果根本不当一回事,顶多看一眼分数。教师做的全是无用功。“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是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策略提出的建议。为此,我改变对学生作文的评改方法,采用教师评改、自己评改、同学互相评改相结合的方法,使全体学生都参与作文的评改,在互评互改中共享共进。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且每一次评改都侧重一个方面、突出一个重点,如这一次重点从选材角度分析,下一次重点从论证方法是否恰当评议,另一次则在选词择句上推敲。这样,学生从写作到评议,始终都处于主动地位,动脑动手,互评互改,生成许许多多的精彩。通过互评互改,获得的利不仅是一篇文章质量的提高,也不仅是某个学生懂得了他这篇文章该如何写,更是学生们明白了文章该怎样写才更好的道理,真可谓互赢互利。
(注:小课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教学研究》编号为:GDXKT1330,成果获三等奖)
[ 参 考 文 献 ]
[1] 叶圣陶文集.
[2] 语文教学通讯.
[3] 中学语文园地.
[4] 语文教学方法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