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应致力于激发学生潜在的需要
2014-04-29许坤梅
许坤梅
语文教学是引导儿童从自己心中“发展”出真正的语文素养的过程。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只有不断策划“唤醒、满足与转化”学生内心需要的语文活动,即从儿童的需要出发策划和展开语文活动,才能扎实活泼地帮助学生建构他们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语言。教学中笔者精心设计的一些小活动可以重点满足与激发学生的需要。
一、设置冲突
“教学是挑起矛盾冲突的艺术”,设置冲突对于激发学生内在“挑战性”需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利用文章重点与实际景点的“不统一”引发冲突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景致优美,大家了解天都峰吗?”(板书:天都峰)在师生共同了解天都峰后,补充板书课题(上的扫路人),问学生:“现在在你有什么想问作者的吗?”有学生说:“我想问,你为什么不写天都峰的美景,而写普通的扫路人呢?”大多数学生也有这样的疑问。然后,教师在大家疑惑之时,请学生思考:“那么,天都峰上的扫路人到底有什么值得作者一写呢?带着问题好好读书,从文中寻找答案吧。”学生兴致盎然。
2.利用文章前后语言的“矛盾”引发冲突
如上《二泉映月》时,可通过让学生找到写“听”的句子,然后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一个“冲突”:一个中秋之夜,小阿炳随父亲来到二泉边赏月。父亲问他听到什么,他说:“除了水声什么也没有听到。”父亲说:“你还小,等你长大了,你就能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阿炳长大之后,眼睛瞎了,又是一个中秋之夜,来到二泉边,却只听到了叹息、哭泣、倾诉、呐喊,惟独没有听到奇妙的声音。借助这个冲突,学生兴趣被激发,思维活跃,文章难点也迎刃而解。
3.利用文字与文本的意义之“不和”引发冲突
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导入的时候,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他先请学生说说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神,从而唤醒他们对普罗米修斯的美好印象,接着他请学生说说关于“盗”这个字的印象,进而又用课件演示甲骨文“盗”字,并进行解说:“这是口水,这是流口水的那个人,口水流得极多以至于要用一条小船来载。你估计这是说什么?”学生的回答是:“这就是说那个人非常想要一件东西,因此流了很多口水。这说明那个人非常贪心。”最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由“盗”想到了哪些词,追问“盗”字给学生的印象如何,学生自然说印象很不好。
二、呈现目标
1.将目标蕴含在“书写”中
教学《鼎湖山听泉》的时候,课文中有两个地方对聆听泉声的感觉不尽相同,笔者利用这一点确定了学习目标:两次听泉声,感觉一样吗?如果让你用两个“听”字表达出感觉得不同,你准备怎么写?默读后,在自己本子上写一写。
2.将目标蕴含在“话题”中
当法布尔将小甲虫放进蜗牛壳里之后,他还包上树叶,把甲虫装进衣袋,还捡了贝壳和彩石。可是文中没有描绘他的心理活动,于是笔者先引导学生根据这个句子谈体会,并组织学生以“法布尔一边装小甲虫,一边会对它说些什么悄悄话呢?”为话题,使学生将情感通过语言外化出来。
3.将目标蕴含在“对号入座”中
例如:教学《黄果树瀑布》时,笔者板书三个词语“所感、所闻、所见”,然后说:“我将‘所感放在第四自然段的下面,如果让你把‘所见与‘所感放到它该在的地方,你会放在哪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后再发表意见并说说你那样放的理由。”这些目标的制订比较简单,但是目标的呈现还是非常注意的,而“游戏、话题、动手”就是呈现的载体与方式的完美统一。
三、运用音画
1.在享受中理解字词
教学《鼎湖山听泉》第四自然断的排比句时,四种泉声,各具韵味。如何利用音乐引导学生理解“聆听、辨别和品味”三个词语呢?笔者做了三步:第一步,放四种泉声,请学生聆听,问学生怎樣听才算聆听。第二步,放一个“辨别”,说说“辨别”的意思。第三步,让学生说说自己听了这种泉声的感受,理解“品味”的意思。
2.用“审美”带动朗读
接着上面的教学,让学生用耳朵、眼睛同时“聆听与辨识”四种泉声,先将区别读在脸上,再将区别读在动作里,最后配画面展示,将区别读在声音中。
3.用配乐朗诵创设基调
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教师的配乐朗读,给课堂带来一种示范,一种生机,一种震撼,一种由美画美乐美读所创造的诗歌意境。例如:在“李白是仙”这一节课中,一共用三次音画与美读。第一次,出示《望庐山瀑布》,配古筝乐,朗诵,读得气势磅礴;第二次,出示《夜宿山寺》,朗诵,读得安静;第三次,播放音乐,出示《秋浦歌》,朗诵,读得忧愁。这三次朗诵给学生带来了享受,同时很好地将每一首诗歌的基调传递到课堂。
事实上,设置冲突、设定目标、运用音画这些活动策划的背后的依据就是学生的各种基本需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这些基本需要,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