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4-04-29于慧刘勇
于慧 刘勇
摘 要:美国学者B.R.盖尔鲍姆等人曾指出:“一个数学问题用一个反例予以解决,给人的刺激犹如一出好的戏剧。”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反例”。在教学中恰当地应用反例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高等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及定理,对学生理解概念、纠正错误、开拓思维、掌握定理起着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反例;高等数学;教学;应用
回顾数学的发展史,反例具有重要的地位,重要的反例往往会成为数学殿堂的基石。如在19世纪以前,数学界长期认为连续函数除个别点外,总是处处可导。但是,后来数学家们创造出了很多反例,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了分析基础严格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推动了微积分理论的发展。本文将根据高等数学实际教学情况,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阐述反例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反例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在讲数列极限的定义时,由于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很难全面掌握。这时不妨给出表面相似而实质却根本不同的反例进行区别和判断,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概念的实质。
例1:判断以下两个叙述是否与极限的定义等价。
(1)有无穷多个ε>0,对每一个ε,存在N(ε),当n>N时,有|an-a|<ε;
(2)对任意正数ε,有无穷多个an,使|an-a|<ε。
叙述(1)忽略了ε的最本质的属性任意小的正数。教学中可举出反例{an}:an=1+(-1)n加以说明。
叙述(2)对任意正数ε,虽然有无穷多个an,使|an-a|<ε成立,但它忽视了对每个ε>0,都必须存在某个自然数N,即数列{an}的某一项aN,从项aN以后的所有项都必须满足|an-a|<ε。可举出反例{an}={1,■,1,■,1,■,…,1,■,…}加以说明。
因此,这两个叙述都与数列极限的定义不等价。通过反例,从反面进一步深刻理解了数列极限定义中的ε与N在定义中的作用与意义和要求,从而理解和掌握定义的实质。
例2:为确定连续、可导、有连续导数三个概念,可举出以下四个问题。
(1)f(x)在x=x0处可导,则f(x)在x=x0处是否连续?
(2)f(x)在x=x0处连续,则f(x)在x=x0处是否可导?
(3)f(x)在x=x0处可导,则f(x)在x=x0处是否有连续的导数?
(4)f(x)在x=x0处可导,则f(x)在x=x0的邻域内是否连续?
对(1)的回答是肯定的。对(2)(3)(4)回答是否定的,要说明原因,只需举出反例即可。
对问题(2)可考虑反例:f(x)=|x|在x=x0处连续但不可导。
对问题(3)可考虑反例:f(x)=x2sin■,x≠00,x=0,在x=0处可导但导数不连续。
对问题(4)可考虑反例:f(x)=x2,x为有理数0,x为无理数,f(x)在x=0处可导,但在0点任何邻域内,除0点外都不连续。
例3:在讲无穷大量与无界函数时,由于两个概念相近,学生容易混淆,这时可利用反例:f(x)=ncosx让学生认识到无穷大量必是无界量,但无界量不一定是无穷大量。
二、利用反例帮助学生理解定理的条件与结论
如学习罗尔定理时,可举以下例子。
例4:设函数f(x)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1)在闭区间[a,b]上连续;
(2)在开区间内(a,b)可导;
(3)在端点处的函数值相等,即f(a)=f(b),则至少有一点ξ∈(a,b),使f′(ξ)=0。
罗尔定理的条件是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如果三个条件满足,结论一定成立;否则,结论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
f(x)=x,0≤x<10,x=1在[0,1]上不满足条件(1),在(0,1)上也不存在点ξ,使f′(ξ)=0;
f(x)=|x|在[-1,1]上不满足条件(2),在(-1,1)上也不存在点ξ,使f′(ξ)=0;
f(x)=x在[0,1]上不满足条件(3),在(0,1)上也不存在点ξ,使f′(ξ)=0。
以上三例是不满足罗尔定理三个条件之一,结论不成立的反例。
对于不全满足三个条件但能找出导数为零的例子看下面的反例。
f(x)=x2在[-1,2]上不滿足条件(3),在(1,2)上也存在点ξ,使f′(ξ)=0。
从上述的举例可以看出,深入挖掘反例功能,并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纠正和辨析错误认识,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明清河.数学分析的思想与方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徐晶.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反问题及反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5(25):78-81.
[3]朱连燕.反例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J].职校论坛,2013(35):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