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粱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2014-04-29陈镇燕
陈镇燕
【摘要】目的:探讨小粱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和对照组(小梁切除术)各34例,对照两组手术成功率、治疗后眼压、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明显升高,术后眼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粱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C;闭角型青光眼;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49-01
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眼病之一,发病率大约为1%[1],是由于眼内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害以及视野缺损,严重者可导致失明。闭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常见类型之一,其发病是由于前房角狭窄或关闭,导致房水排出受阻,眼压升高。病情较轻者可给予药物或激光治疗,当药物及激光治疗效果不佳时多考虑行小梁切除术治疗。但术后滤过泡瘢痕化往往导致手术失败。丝裂霉素C是一种抗代谢药物,可保持术后滤过道的通畅,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我院行小粱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其中双眼患者7例,单眼患者61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男15例,女19例,年龄范围47-72岁,平均年龄(58.4±3.6)岁,对照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范围49-75岁,平均年龄(59.0±3.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
1.2方法 观察组行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作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以角膜缘为基底约4㎜×4㎜大小的巩膜瓣,约1/3—1/2巩膜厚度。用4㎜×4㎜的棉片蘸取0.2mg/mL的丝裂霉素C溶液,吸干多余水分后于巩膜瓣下放置2-3 min,去除棉片后用100 mL生理盐水对巩膜及巩膜瓣进行彻底冲洗。于深层巩膜的角膜缘后界后1㎜处平行角膜缘切开巩膜,切除一条约1.5㎜×4.0㎜的巩膜。作宽基底的周边虹膜切除,缝合巩膜瓣、结膜瓣。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完全成功:治疗后眼压降至6-21 mmHg,无需给予抗青光眼药物;部分成功:治疗后眼压降至6-21 mmHg,局部需给予抗青光眼药物;或眼压大于21 mmHg,但高眼压症状消失;失败:患者视功能丧失,需再次手术治疗[2]。成功率=(完全成功+部分成功)/总例数×100%。②治疗前后眼压。③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患者术后是否有前房出血、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结膜瓣渗漏等并发症现象。
1.4统计学方法 结果采用SPSS17.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指标以( ±S)表示,进行t检验,检验值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的比较:观察组成功率91.2%显著高于对照组成功率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比较: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平均眼压为(42.4±3.5)mmHg,与对照组(42.3±3.1)mmHg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眼压(11.6±2.7)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14.2±2.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眼压性黄斑病变1例,发生率2.9%;对照组前房出血2例、低眼压性黄斑病变2例、结膜瓣渗漏1例,并发症发生率11.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闭角型青光眼主要是由于眼内房角狭窄或关闭导致防水不能排出,造成眼压的急剧升高,临床多表现为突发的眼胀、眼痛、视力锐减等。药物治疗多不显著,临床常行小梁切除术治疗,但术后部分患者巩膜和球结膜之间成纤维细胞的过度纤维化增生、滤过泡瘢痕化阻塞滤过通道,导致手术失败。秦华[3]等研究表明: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后的药物辅助治疗是患者完全恢复的关键。丝裂霉素C是一种抗代谢药物,临床研究表明其药理作用为 [4]:通过与DNA双螺旋交联达到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对增殖期细胞有杀伤作用,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生、纤维化及瘢痕的形成,以保证滤过道的通畅,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1.2%显著高于对照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9%显著低于对照组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小粱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高,療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文炳.临床青光眼[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21-422.
[2]刘亚丹,李军,陈红娟,等.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山东医药,2010,50(2):105-106.
[3]秦华.低浓度丝裂霉素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11-13
[4]邹嘉,贺兴友,杨娟.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节缝线应用于小梁切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1):6774-6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