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理性繁荣的内在逻辑
2014-04-29章玉贵
章玉贵
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有效增长,本质上并不取决于投资或出口驱动,而取决于技术进步及人力资本增长等核心内生变量。
从去年3月到今年3月,新一届政府上任满一年,若以数据衡量的经济成绩单,显然不乏亮点。但在李克强总理看来,经济增长向提质增效的轨道切换,才是诸多要务之首。
事实上,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一直在对体量巨大但问题缠身的宏观经济体系进行全面体检,而从体检结果来看,显然无法令人乐观,无论是积重难返的产能过剩问题,还是地方债和影子银行风险,抑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房地产调控,乃至国资改革等等,无一不是极为棘手的高难度命题。面对主要经济体中产能过剩最严重的现状,即便是再高明的经济能手,恐怕无法做到手到病除。很难想象,一个经济总量只占全球比重10%的国家,仅仅钢铁产能就超过全球产能的50%。而目前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和船舶等五大产能过剩行业的总负债规模达到7.7万亿元。至于地方债和影子银行风险,至少在目前看来,并未找到有效解决方案。几乎占到中国经济一年产出三分之一的地方债一旦危机全面爆发,由此触发的系统性经济与金融风险,甚至比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危害更大。
正是由于看到了中国经济日渐困难的发展生态,以及经济转型的紧迫性,最高决策层一年来日渐清晰的经济发展路线图表明:中国经济在拨开高增长的迷雾之后,亟待以双轮推动经济增长向内生性轨道切换。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在依靠资本与外需驱动的增长动力日渐衰减,在国际产业转移红利、“入世”红利以及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之后,简单追求高增长不仅是低质低效的政策选项,更会增加经济转型成本。而从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增长历史来看,政府的能量和动员力再大,制度改进空间再大,也不能改变一个巨型经济体在高速增长30年后增长动力衰减的趋势。中国自1980年以来长达30余年的高速增长周期告一段落,转向年均7%以至6%的中速增长,本身就是经济增长的自然逻辑延伸。
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必须以经济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非市场化力量对市场化改革的阻遏,以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有效需求提高有效经济产出比例,还需以适当预增改革成本为代价,化解经济领域的系统性风险,为理性繁荣清障。
经济研究和实践早已表明:光靠政府驱动而没有符合要素市场价格规律的驱动,经济难以获得长足发展。
因此,包括各级各地政府以及其他市场参与主体应当明白:投资之于经济增长最多只有工具价值,经济学意义上也没有所谓的“消费驱动型增长”概念,至于进出口,其实是经济体之间资源禀赋的一种互换。所谓“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至多只是经济增长的手段。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持续有效增长,本质上并不取决于投资或出口驱动,而取决于知识、信息、研发创新等所引致的技术进步以及人力资本增长等核心内生变量。技术进步的内生化,要求中国必须加大对研发与人力资本的投资,尽快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可见,要实现中国经济的理性繁荣,必须扫除阻碍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体制性障碍。这就要求最高决策层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决心与执行力,制定垄断行业改革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等关键领域改革的时间表,破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非合作性博弈,破除某些部门对深层次改革的阻滞以彻底打破目前的权力配置格局,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行为空间受到切实保护,让政府规制真正成为构建竞争性市场体系的切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