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叶幕和产量关系及调控技术
2014-04-29郭鹏张立张积显
郭鹏 张立 张积显
理论和实践已告诉我们,控制果树叶幕厚度,强化光合效能是增产提质关键技术。为了帮助广大果农正确认识果树叶幕和产量的关系,进一步明白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达到尽快掌握应采取的调控技术。
1 果树叶幕和产量的关系
所谓“叶幕”就是果树树冠上着生的叶片总体称为“叶幕”。叶幕的厚度是总叶片面积的标志。叶片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果树的产量是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形成的。一般光合产物,即碳水化合物占全树干物质量的90%~95%。在合理的叶幕层范围内,叶幕和产量成正比关系,即叶幕层在适度范围内越厚则产量越高。但当叶幕层厚度超过适度范围后,二者关系成为反比,即叶幕层越厚,则产量反而越低。这是因为叶幕层越厚,直射光线由上向下越弱,寄生叶片越多,消耗就会不断增加。有关资料表明:当直射光减弱至全光的30%以下时,光合产物就会明显低于消耗,产量就会下降。
2 调控叶幕的主要技术
2.1 个体群体 结构合理
果园单株个体结构和群体结构,是叶幕结构的大小骨架。要使果树叶幕合理,首先必须使个体结构和群体结构达到基本合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而单株个体结构很重要,这是群体结构的基础和最小单位。个体结构要合理必须做到:树形适宜,留枝适当,枝枝有空,叶叶见光。树冠上小下大,上层叶幕厚20~30厘米,下层叶幕厚30~50厘米。留枝合理,符合“四稀四密”:大枝稀,小枝密;上边稀,下边密;外边稀,内膛密;南边稀,北边密。达到“大枝亮堂堂,小枝闹嚷嚷”、“摇大枝牢牢的,看小枝毛毛的”、“夏季中午树盘上,光斑如筛孔哗啦啦”等,这种状况一般透光率都在15%左右。而群体结构要合理,必须做到:栽植密度合理,树体整齐、长势均衡、光照充足。特别要强调的是,水灌区密植矮化苹果园,进入盛果期后,主要参数指标为:覆盖率为60%~70%、每亩枝量为6万~8万,叶面积指数为2~3,行间距为0.8~1米,株间交叉深度不超过株距10%,树高不超过行距。
2.2 对号入座 选用树形
树形是叶幕的基础。果树随着树龄的增加和整形方式不同,而形成的叶幕和体积也不相同,例如桃树,“桃树喜光开心形,三股(主枝),六杈(分枝)、十二层(枝组)。”又如:富士和秦冠,虽然都属于苹果品种,但富士比秦冠喜光性强,富士要求透光率20%~30%,而秦冠透光率10%~15%即可。因此,在整形修剪上,富士比秦冠大枝留得少,基角开得大。
在选用树形上,一定要针对果树的种类、品种、特性、密度等,全面考虑,对号入座。切忌马马虎虎地“一刀切”。桃树应采用开心形;梨树中密度应采用主干疏层形和复合形、高密度应采用“y”形或“Y”形;苹果中密度采用小冠疏层形和复合树形、高密度采用细长纺锤形和疏层纺锤形。针对目前果区有些果树树形不规范,叶幕层过厚的现状,在整形修剪上可采取疏、缩、放相结合的剪法,因势利导,逐年改造,使树体结构趋向合理,使叶幕层趋向适度。
2.3 降低树高 控制冠幅
这是减小叶幕层厚度,打开光路,增强光合效能的关键。乔化密植苹果园,树体高大大超过行距,冠幅交叉太深,枝密叶茂,叶幕层过厚的现象尤其突出。有的透光率仅为5%~7%。在调整叶幕上,结合整形修剪应突出四点:(1)树体过高的应逐步落头开心,引光入内,弱化叶幕层,增强光合效能。一般小冠疏层形和复合树形树高应为2.5~3米。各种纺锤形树高应为2.5米左右。(2)冠幅交叉太深的,首先采用缩剪法,打开行间光带0.8~1米。采用“放放缩缩,躲躲闪闪”的剪法,缩小株间交叉深度,使其不超过株距的10%。(3)大枝过多,层间距过小的,可采用疏、缩结合的剪法,拉大层间光带(即层间距)。一般小冠疏层形下层层间距:乔化苹果树1~1.2米,矮化苹果树1米左右。其层间可夹中、小型结果枝组2~3个。而纺锤形侧小主枝相距为50~60厘米,一般层间只夹1个小型枝组,或者不加枝组。(4)密植果园,一般留大枝不可过多,凡小冠疏层形可留主枝5~6个。各种纺锤形,可留小主枝12~15个。
2.4 促叶保叶 增加积累
要保持稳定叶幕合理适度,一是应做到对长势强的果树要以控为主,少施氮肥,少浇水。而对长势弱的果树要以促为主,加强水肥,多施氮肥。促春梢早生快发,多增强有效叶片;二是保叶。搞好病虫测报,及时防治病虫害和早期落叶病。
2.5 生长季节 调整叶幕
在果树以春、夏为主的生长季节,要做叶幕层调整工作。对于过多过强的叶幕,应以疏和轻相结合的剪法进行适当修剪,达到弱化叶幕层。而对于过少过弱的叶幕,除了多喷叶面肥外,应以缓放和摘心相结合的办法促其多增加叶片,达到适当强化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