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明于心,外达于人——挖掘课堂朗读生命力
2014-04-29徐伟
徐伟
摘 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更是培养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感悟能力十分有效的途径。语文教学中必须把“读”的功夫落到实处,让学生读出情趣,读出韵味,读出心声,追求“内明于心,外达于人”的朗读境界,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优化策略
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没有翅膀;语文没有朗读,犹如失去灵魂。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缺乏深入而细腻地指导,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读起来不知所云。因此,立足新课程背景,必须重新审视朗读的意义和价值,尊重个性,培养美读,为孩子们擎起一片表达的天空。
一、创设朗读氛围,读出兴趣
兴趣是实现良好朗读的开端,更是朗读能力不断发展的源泉。对于小学生来说,年龄偏低,意识不到朗读的重要性,缺乏自主朗读意识。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氛围,激发阅读兴趣。里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教学片断。
师:(示范朗读)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聚精会神地倾听)
生:老师,开火车吧!我们也想读一读!师:不着急,大家先说说老师的朗读给大家怎样的感受?生1:抑扬顿挫生。2:声情并茂(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生3:我感觉有时声音很粗,像个假小子……师:这篇文章确实如刚才同学所说,有的地方要读出男子汉气概,有的地方要读出寂静的味道!(学生已经按捺不住,纷纷举手要求朗读)每个人都有份,但机会只有一次,一定揣摩好语气哦!……
整个朗读过程中,同学们群情激奋,用心读好每一个词,传达好每一句话,在或慷慨激昂,或悄然静谧的朗读中,学生把这篇文章的内涵演绎得淋漓尽致,而这样的精彩也是教师未曾预料的。“范读”算不上创新方法,甚至有走老路之嫌,但教师以朗读优势开启了学生的心扉,激发兴趣,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
二、尊重学生体验,读出韵味
优秀的朗读不仅要“模”其声,更要传其“情”,学生只有对文本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形神兼备”。因此,很多教师一上课就让学生自由朗读是欠妥的,学生必须对文本有一定的理解,教師才能一步步地引领其深入朗读,读出“情”,读出“境”。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春风染绿我们双脚》朗读教学片断。(教师正沉浸在朗读中,一个学生举手,教师停下来,请同学提出质疑)生:老师,我觉得第一节写错了,“春光”只能照耀,怎么能染绿我们的双脚呢? 师:哦,刚才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大家觉得呢?(先是惊讶,接着将错就错)生:是啊!“踏着一路春风”中“春风”怎么可以“踏”呢?生:本来是“一阵”春风,怎么成了“一路”春风呢?师:那我们都把这些“错误”改过来,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生:我们迎着阵阵春风/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我们要去荒山野岭/春光照耀着我们的双脚。师:读得好不好?(同学面面相觑,小声讨论起来)生1:她读得好,但是改了之后不像诗歌,像我们写的作文。生2:没有节奏感和韵味了。师:好,感谢同学们的发现,让老师也明白了“诗歌”应该有独特的韵味。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读出“韵味”。
朗读依靠的是声音,而传达的是情意。在这里教师“将错就错”,引领学生理解诗歌独有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和理解能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的教学具有层次感,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带领学生走进诗歌,领悟诗歌的真谛;这样的课堂具有生命力,教师抓住契机生成“灵性”课堂,学生不仅会发现问题,还能自主解决问题,提升了课堂的高度。
三、强化朗读评价,读出心声
朗读的最高境界不应当是被动接受,而是成为一种心灵的需求。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朗读在教学中的目的,而忽视学生朗读中的感受,无法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形成持续的朗读需求。因此,优化课堂朗读策略,教师可以从强化朗读评价入手,以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张扬个性,逐渐引领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文。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长江之歌》的教学片断。
(学生在自由朗读后,教师请几位同学示范朗读,一个平时不擅长朗读的同学高高地举起了手)生:老师,有两句我读得特别好!师:好,那你来试试!(老师和同学的目光都充满期待)生: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刚一读完,同学们哄堂大笑……朗读的同学羞红了脸)师:哪位同学说说你们为什么笑?生:她说自己读得特别好,可是听起来一点都不好,语调不合适。师:感谢你提出意见,但老师也给你提一个意见,别人出现错误的时候不要哄笑,给她一些鼓励,行吗?(同学们点点头,若有所思)生:咱们请刚才那位同学读完,好不好?再给她一次展示的机会,因为她有着敢于尝试的勇气。(同学们自发地鼓掌,接下来的朗读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每个学生都有得到鼓励的需求,案例中教师以鼓励性的评价给朗读的同学以信心,促进了学生的进步,也矫正了其他同学的行为,此时教师教给的不仅是朗读方法,更是做人的道理,这样的朗读才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总之,语文课堂要立足新课程改革,朗读教学更要侧重于学生发展。以增强学生体验为核心,激发兴趣,引导感悟,适时激励,让朗读内外兼达,还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
(江苏省张家港市兆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