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殖民主义双重使命”在中国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4-04-29黄大荣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年4期
关键词:殖民主义破坏性建设性

黄大荣

马克思关于西方殖民主义双重使命可以概括为“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涉及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有三个方面:一是必修1的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二是必修2的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三是必修2中的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对中国史而言,西方殖民主义主要贯穿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的109年。殖民主义双重使命观点应贯彻于高中中国史教学之中:首先,是西方殖民主义对我国近现代的“破坏性使命”。着重揭露和批判殖民主义的侵略性、掠夺性和破坏性,就是在学生中植入殖民主义带有极为严重破坏性的观点。其次,是西方殖民主义对我国近现代的“建设性使命”。既要肯定西方殖民主义的建设性的客观作用,又要揭露殖民主义建设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掠夺的本性。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殖民主义嘴脸,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西方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目的。

革命导师马克思关于西方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论述:“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可以简单概括为“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虽然,只在印度殖民主义研究中提出来,但适用于整个殖民主义历史的研究。本人在吉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一九九四年第一期《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一文中已作了比较完整的论述。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在高中历史(人教版)教学中有几处必须用到的,在我们的教学中应处理好的。一是必修1的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个部分涉及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反美斗争。二是必修2的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三是必修2中的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部分涉及的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变迁。殖民主义具体是指:近代以来,世界资本主义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对外进行的一系列殖民侵略和殖民扩张活动。它是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一项重要内容。史学界一般认为,近代殖民主义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活动, 结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90年代,即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殖民主义时代的终结。针对中国史而言,西方殖民主义主要贯穿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整个过程。殖民主义在中国,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应该是整个民主革命的109年之内。本文拟从如何把殖民主义双重使命观点贯彻于高中中国史教学中进行分析。

首先,西方殖民主义对我国近现代的“破坏性使命”。必修1的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主要体现了西方殖民主义在工业革命之后,为了抢占中国这个庞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他们通过发动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用枪炮和廉价的商品打开了中国的市场。通过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关税协定,使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西方殖民主义强迫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化的深渊。可以说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西方殖民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是主要的,表现为发动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一次又一次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断攫取在华的各种特权。这个时期,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性和破坏性极强。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揭露和批判殖民主义的侵略性、掠夺性和破坏性,也就是要在学生中植入殖民主义带有极为严重破坏性的观点。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志在独占中国的侵华战争。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美国取代日本在华的殖民利益,独占中国市场,大倾销美国货。在中国推行新殖民主义行为,激起了中国国民的反美浪潮。我们在中学生当中,也应该以针对日美对中国的殖民破坏性为主的史观教育。

其次,西方殖民主义对我国近现代的“建设性使命”。必修2的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部分内容里,鸦片战争后,外国工业品涌入中国市场,特别是“洋纱”和“洋布”,促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的分离,农家中的“织”与“耕”的分离,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随着殖民主义“欧风美雨”的影响,从西方资本主义移植式的新型的洋务派军事企业、民用企业开始建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新的经济形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中国诞生。殖民主义打破中国旧的传统封建经济体制的同时,在中国不自觉地输入了新的经济结构,也就是说产生了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促使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

随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近现代的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方面也汇入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潮流。

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还是典型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封建国家,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大多沿袭传统。上至达官贵人甚至皇帝,下至普通平民百姓,吃的、穿的、住的,无论好坏、是否华丽精美贵廉,都是国内各地区的自产之物。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殖民主义舶来大量的洋货,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开商店、办银行。同时,也带来西方的政治思想文化和法制意识。与西方殖民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洋布”、“洋装”、“西餐”、“洋楼”、“教堂”、“格致”、“德先生”、“赛先生”等西方用品和文化新词进入中国,穿西服、喝咖啡、住洋楼、信基督、讲民主,成为了有钱人的时尚。在基础设施方面,西方殖民主义在侵略破坏的同时,建港口、筑铁路、修公路、扩新城、办医院等,在中国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殖民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不断满足人们的社会生活的要求。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出现繁荣文明的局面。比如殖民主义在香港、在上海的建设,我们不难看到了西方殖民主义建设性缩影。

甚至,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文明、法制的思想也随着殖民主义的入侵而进入中国,使中华文化中融入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中国近代出现了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物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这也是所谓的西方殖民主义在殖民地的“建设性使命”。一些人不加分析地认为,香港145年殖民历史造就了当今香港的繁荣,这就是殖民主义带来的,应该感谢西方殖民者。这种观点是极端错误的。

如何理解殖民主义的“建设性使命”呢?马克思认为:“的确,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被卑鄙的利益驱使的,在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上也很愚钝。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末,英国是干出了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中国的所谓的建设性,是充当了一种不自觉的工具。为什么西方殖民主义会在殖民地进行建设呢?其实,西方殖民主义在中国的建设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更多的更长久的对殖民地进行掠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对殖民地的掠夺是殖民主义的本质。这是永远改变不了的事实。因此,我们在这些章节的教学中,既要肯定西方殖民主义的建设性的客观作用,同时,又要揭露殖民主义建设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多更长久掠夺的本性。这样,才会不美化西方殖民主义,才能给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对西方殖民主义认识,达到对中学生进行西方殖民主义双重使命教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殖民主义破坏性建设性
破坏性“杀手”——龙卷风
帝国视阈与殖民主义电影中的地方和江南风景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建设性舆论监督:让公共治理的“大树”免遭“虫蛀”
推进社会治理:建设性舆论监督新探索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民族主义、现代性、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
——晚近西方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
史蒂文森小说《金银岛》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俄罗斯政府抵御危机的建设性和破坏性政策措施
几种破坏性爱的“隐形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