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浅析
2014-04-29黄鑫
黄鑫
一、中职德育存在的问题
1. 机制问题。由于目前德育职能在建制中隶属于职教科室(无单列的德育主管职能科室),且目前的职业技术学校为了生存发展,往往是以学科教学和事务管理等为主体,对德育工作不管不问,因此,中职德育沦为附庸地位。
2. 保障问题。由于德育地位不高,所有的课时都被学科课程占得满满的,唯有的课外时间也被“特长”训练占领,学校没有固定的德育时间;班主任只是维和部队,只管学生生活事务,教师忙于教学,不顾学生品德养成。
3. 资源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多数县级中职学校始终将重心放在学生职业技术学习与训练等方面,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再加上县级中职学校缺乏完善的管理模式,且管理理念相对滞后,致使“德育成員”参与德育的积极性不高、能动性不强,从而严重影响到德育的质量和效率。
4. 理念问题。国内多数县级中职学校在德育方面的理念问题同样较突出,如经费投入、政策兑现及时间保障等,受以上多方面问题的影响,致使诸多领导及教师将德育视为附带工作,为发展为“只问课业,不管德育”现状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此外相当一部分领导及教师还普遍认为开展“建设道德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德育工作是一种无用功行为,并坚持摒弃这种行为。
二、中职德育问题的对策
1. 构建完善的一整套机制。首先,保障机制。要加大对德育在时间、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明确相应的岗位编制,构建健全的经费投入体系,以确保经费能够实现专款专用,塑造良好的德育研究、学习及工作等设施设备条件;其次,建设机制。县级中职学校德育实质上为一项政策性较强、业务水平较高的事业,要求构建健全的责任机制,同时组织各级行政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及学校业务部门建立完善的德育网络,明确各机构职责权限,依托责任机制与德育网络,以促进德育工作高效开展;最后,评估机制。要求县级中职学校着力于教育教学工作评估制度、课程建设制度及资源整合制度等方面构建该项机制,借助该机制既有助于充分调动德育人员工作能动性、积极性,又对推动德育机构建设极具现实意义。
2. 建立一体化德育绿色通道组织。一体化德育绿色通道组织主要包括德育专项资源制度、德育培训者管理制度、业务统管制度及德育认证制度等,其中运用德育专项资金制度通过统一管理使用经费以规避资源截留或挪用现象的发生;运用德育培训者管理制度通过统一调配使用人员以实现人力资源共享;运用业务统管制度通过对课程开发、人员调配等多方面进行统一部署,以保证德育工作严谨性、稳定性的;运用德育认证制度通过统一管理德育信息与过程、统一认证德育绩效以防止德育重形式、无效果现象。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求依据“五化”标准,同时借助考试考核机制增强师资队伍素质、水平,同时作为一直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要保证具备高超的专业知识水平,又要确保该队伍的职业道德素养,此外要求师资队伍内的各级教师切实做到与时俱进、更新自我,不断增强自身道德素养。
4. 贯彻正确的教学原则,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1)贯彻正确的教学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教育改革时期,中职学生的思想时刻要准备战斗,因此缺乏良好的受教育环境,而中国共产中职学生行军打仗时势必会遇到各种庙宇和祠堂,此时可以庙宇或祠堂为学校进行中职学生的思想教育;二是因材施教原则。中职学生的思想队伍以往的受教育水平不同,有的思想从未接受过教育,有的思想勉强认识几个人,还有的思想接受过中、高等教育,这就需要依据思想的文化程度将他们划分为多类,之后授予其不同程度的专业技术知识。
(2)教育改革时期,毛泽东结合中职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制定十大“教授法”,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说话具备趣味、后次复习前次概念等,该方法自运用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通过组织举办演戏、常教育歌曲等活动。
5. 理论与实践并重,前方与后方结合。教育改革时期,中职学生的思想教育注重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实现前方与后方的有效结合,通过教育不断提升中职学生思想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能力,以保证理论与实践并重。同时,各大培训机构结合中职学生思想的特点、需求与中国教育的现状确定培训内容、目标及教学方法,从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开展中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使中职学生的思想教育逐渐趋于“政治化、实际化及社会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