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家乡传承历史文化
2014-04-29郑丽霞
郑丽霞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把家乡的历史和地方课进行渗透整合,即是弘扬家乡经典文化,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地方课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理论证实,结合学校实际和周边环境的优势,开发“走近家乡,传承历史文化”为主题地方课程,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效途径。
为研究开发和利用本校所在地——敦化的教育资源,把地方潜在的人文资源转化为现实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打破学校与社会隔离的状态,从丰富的地方资源中发掘教育价值,通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平台,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满足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社会的需求,充分利用具体、可感的乡土资源,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研究活动中,主要探索地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与方法,开发与教育教学紧密联系、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能使学生在参与和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在乡土资源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索、实践和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促进学生了解了家乡,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开展,形成一种校园文化,一种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突出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敢于实践创新的精神,促使学校和老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提升地方课程开发和运用的能力,构建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地方课。
我校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探究,主要是对家乡敦化及其邻近地区的地方课程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筛选标准、开发方向等。我校所在地古称“海东盛国——渤海”,群山葱翠、重峦叠嶂、民风淳朴、民俗事象多姿多彩,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资源。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开展课堂和课外实践。通过必要的实践活动和亲身的感知,使学生真切地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从而实现我校教育在德育、智育、美育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等方面的教育价值。
根据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我们采取以下方法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整理调查资料和调查途径。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由教师带队进行调查,第一组负责考察敖东城遗址,主要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敦化史研究颇有名气的老前辈杨明谷老师。第二组负责考究六顶山古墓群,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课上所学到的有关知识和通过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收集有关方面的书籍和网上查阅等方法并进行整理成书面材料。第三组实地考察江东“二十四块石”,学生亲自到“江东二十四块石”进行考察并照了图片。结果发现了问题,此处的石头南北排列,南北行各八块,中间一列却是七块,实有二十三块石。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敦化市文物管理所,管理所的研究员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讲解,回来后同学们又查找了有关的资料。据清代文献记载,远在一百多年前,人们在地表上见到的就是二十三块。同时还得知二十四块石敦化境内有四处,分别在江东、官地、林胜、腰甸。解决了实地考察时遇到的问题。把第四组的6个人进行了分工,3个人通过问卷调查和去当年陈翰章生活过的家乡实地访问;了解陈翰章的生平事迹。另外3个人负责调查四处建筑陈翰章雕像的含意,并把每处落成的时间及地点记录清楚。第五组组织有摄影爱好的同学去雁鸣湖湿地旅游参观。受到雁鸣湖自然保护区领导的热情接待,并向我们做了详解,学生们认真的把观看到的美景一一拍照和记录下来。
通过指导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走访知名人士、参观旅游、搜集资料、考察历史等方面的形式。挖掘了敦化本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提供了宝贵的课程资源。通过座谈会,把各组学生调查的内容用书面的形式整理成文。
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简单介绍如下:
1. 敖東城。敖东城是唐代渤海国早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位于敦化市东南角,濒临牡丹江。唐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满族先世靺鞨族的粟末部建国,在此定都。公元713年,其国王大祚荣受唐朝册封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至此称“渤海”。大祚荣视渤海为唐朝政权的一部分,使渤海郡国始终统一在祖国的大家庭中。
2. 六顶山古墓群。六顶山古墓群,坐落于敦化城南5公里的六顶山上,从北向南看,西东走向,连绵起伏的六个山顶,呈一字排列,像一道屏风矗立在田野上,故称六顶山。六顶山古墓群是渤海王国早期王族和贵族的陵寝所在地。这些墓葬中,以贞惠公主墓最为著名。贞惠公主是渤海第三代王文王大钦茂的次女,死于公元777年,公元780年葬于六顶山。现存残高1.5米。贞惠公主墓中出土了一批文物,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是渤海考古的重要收获。六顶山古墓群及其出土的文物,既反映了渤海王国与唐朝中原的密切关系,又反映了渤海早期社会发展和生活的面貌。六顶山旅游区是全国二十六大古墓群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江东二十四块石。江东“二十四块石”坐落于敦化城东南的一处高埠之上,周围地势平坦开阔,为牡丹江冲击平原。遗址为渤海早期建筑址。此处地表存有三行大石头,南北排列,每行,北列长10.15米,八块;中列长9.90米,七块;南列长10.53米,八块。南北宽度:东端为7.85米,西端为7.70米,石块间距0.5米左右,行距为3米,石块顶面较为平整,直径大约为0.8米,每块石头都有明显人工打磨、加工痕迹。地表以下0.5 米为夯土层,再往下为0.9米厚的碎石夯筑基础,遗址内散布着大量灰色和红色的布纹瓦片,筒瓦残片、滴水等。“江东二十四块石”向西南离渤海时期的六顶山古墓群仅6公里。敖东城遗址在其西北1公里,隔江相望。从采集的板瓦、筒瓦残片来看,与六顶山古墓群和敖东城的同类物相同,所以应属同一时期的遗迹。关于遗址为何种建筑物,史料并无记载,近年学术界众说纷纭。目前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陈翰章雕像。陈翰章,1931年生,吉林敦化人,满族。1927年入敦化敖东中学读书,是学生自治会负责人。“九一八事变”后投笔从戎,参与组织反日爱国宣传活动。1932年8月参加吉林中国国民救国军,任总司令部秘书长,曾参加攻打宁安县城的战斗。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2月8日,所部在宁安县南湖头遭日军千余人围攻。为掩护4名朝鲜族女战士突围,他坚守阵地,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27岁。侵华日军残暴地将陈翰章的头颅割下,浸泡在福尔马林液中,保存在当时伪满州国首都新京(今长春市)的“大陆科学院”。1946年,陈翰章的头颅辗转到哈尔滨烈士陵园保存。2013年6月14日,是陈翰章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日。6月13日是“陈翰章将军身首合葬暨公祭仪式”在吉林省敦化市陈翰章烈士陵园举行,让抗联名将陈翰章得以在百年诞辰之际在家乡的土地上安眠。此后,陵园对外开放,供人瞻仰烈士英灵。
敦化人民为纪念抗日英雄陈翰章将军,到2013年已建成五座雕像。
第一座雕像落成于1987年安放在陈翰章曾经任教的原文庙校,即现在的实验小学,造型为教师形象,属河北产花岗岩质胸像。
第二座雕像落成于1998年,安放于陈翰章将军故乡——敦化市翰章乡中学院内。翰章中学为纪念将军,更好的教育学生,办好教育,摹仿实验小学陈翰章雕像而制,造形为青年教师形象。属白石山产白色花岗岩质胸像。
第三座雕像落成于2004年6月14日,安放在陈翰章曾就读的敖东中学,即现在的敦化一中院内。造型为身穿长衫、坐姿青年学生形象,属紫铜、外罩防腐蚀面全身像。
第四座雕像落成于2004年8月1日,安放在市区南郊翰章公园内,同时举行了安放剪彩仪式。造型为身着武装青年军事将领形象,属紫铜、外罩防腐蚀面半身像。
第五座雕像落成于2013年5月31日 ,安放于翰章乡翰章西村陈翰章烈士陵园。造型为纪念陈翰章烈士身首合葬全身雕像。高3米加上底座一共是4.4米,下面是一个永久性的花环,花环是由树枝和树叶的图案做成的,材质是汉白玉的。
5. 雁鸣湖湿地。雁鸣湖湿地位于敦化东北部,地处牡丹江下游,坐落在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处,水城风光秀美多姿,栖息着丹顶鹤、大雁、野鸭、鸳鸯等珍奇鸟类。清晨,晨曦拨开薄雾,水山湖色沐浴在一片淡淡的金黄色辉光中,鸟儿在树间鸣啭低翔;傍晚,渔歌唱晚、弯月挂西,烟笼岸柳,水影绰绰,水天一色,自有一番野趣天成的水域风情。雁鸣湖镇幅员面积150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202公顷,耕地面积5500公顷,草原面积11157公顷,森林面积最大,达125791公顷,占总面积的80%。雁鸣湖湿地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长白山—镜泊湖旅游热线最佳中转站。著名作家张笑天的小说《雁鸣湖畔》就作于此地,故有“一江、十三泡、鱼米之乡、塞外江南”的美誉。雁鸣湖镇凭借山、水、林、沙、花等旅游资源,天然的生态景观、精美的天然食品和纯朴的民风,吸引着八方来客,是摄影人刚刚开垦的处女地!
通过此次活动,既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了满足,又使本地文化特色得到进一步凸显和发展。使地方课既能依靠现有的优势,又能使本地文化特色得到进一步凸显和发展,传承地方优秀文化,使其连绵不绝、流传不息,使师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發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了解家乡的历史不仅是生活在这一地区成员的共同不可推卸的责任,更是这一地区学校教育重要的历史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