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道路上孜孜不倦的求索者——于漪
2014-04-29金姗姗
金姗姗
于漪老师是一位教学有方经验丰富的优秀语文教育工作者。她提出的很多理念都是通过实践检验的真知灼见,并能让后辈们提供建设性的意见。笔者通过自己对于漪老师语文教育感悟的初步认识,试图从学生观、教育观和教学反思等角度摸索语文教学当中的一些不错的方法和途径。
读罢于漪老师的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丰富和谦逊。出生于1929年的她至今已致力于语文教育50多年,这些年她一直严于律己,笔耕不辍,著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学海探究》、《于漪文集》和《于漪教育文丛》等多部作品,她的丰富足以成就一本博大精深的百科全书,她的谦逊亦是她一直不断向前的不竭动力。
一、对待学生——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
见过很多活在自己世界的老师,他们的教学有的是为了彰显个性,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人生理念的传播,但于漪老师不同,她是一个尊重学生,考虑学生需求和接受能力,愿意倾听每个学生的心跳,愿意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的辛勤园丁。
于漪老师说过:教师不仅要认清当代中学生的共性,而且要注意审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把握各自的个性,保护和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通常的情况是:冒尖的、比较差的,容易在教师的脑子里形成清晰的印象,轮廓比较分明,而一般的,所谓“中不溜的”,似乎难以区别。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差不多,这是事实。班级的教育教学应该是针对大多数而兼顾两头,但是,只要稍加深入,就可发现差不多的现象后面颇有差得多的特点存在。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精彩的话:“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二、如何呈现精彩的课堂——声情并茂、熏陶感染
于漪老师认為:“诗言志”,“文载道”,文章总是以思想感情为里,语言文字为表的,教学时二者应有机结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教学时要紧紧扣住教材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细水长流似地滴灌、渗透,在“润”上下功夫。
一节课45分钟,上得平淡乏味很快就能渡过,但如何让这45分钟得隽永而有意义又发人深省,这就应该是一个优秀的老师所应该关注的。于漪老师一直在这条道路上孜孜矻矻地探索着,通过自己不断的实践和积累,得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并给出了同行及后辈很多可供参考的宝贵的经验之谈。
她主张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中学课本的很多选文都是具有一定的人生和价值观的导向性的,其中蕴含的重大人生哲理是足够学生们受用一生的。由于中学生年龄和人生阅历的局限性,在自己阅读课文时可能对这些文章的思想性体会地没那么深刻,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启发。经过点拨和启发文章中的深意能够得到很好的提炼,这跟之前学生心中的星星之火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便能使选文的深刻内涵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对待课堂提问,她还指出应该变换提问的角度,选择最佳入口,激荡学生的感情。她认为在进行阅读指导时,要精心选择角度,寻找由文入道的进口。如果是平板的,只从惯用的写作术语、语法术语出发去分析去提问,就会有意无意地削弱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教育作用。于漪老师总是能一语中的地指出问题的要害。很多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忽略了提问的艺术性,有时候提出的问题仅仅停留在写作技巧等技术性的层面,并没有提升到思想的高度。如果老师愿意多花点功夫,换一种更有深度、更接近文章主人公当时心态和思想的方式提问,文章的思想性在学生心中必定能得到更彻底的体现。
同时于漪老师比较推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课文中涉及到很多情境,有在战场上的枪林弹雨,有陶醉于江山如画的祖国大好河山中,有回忆里的童年生活,以及国外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现象,只有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才能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蕴含的深意。
语文不仅仅是就课本学习课文的内容,一定的联系和发散是必要的,这样才能触类旁通,真正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于漪老师对如何联系发表过看法:联系、扩展要注意两个问题:一,联系点、扩展点要选得好,不能硬装,一硬装就假,一假就起反作用;二,本是联系学生的某一个问题,某一个缺点,教训一番。
渗透、滴灌的方法远不止这些,上面仅是举其要而言。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是教师育人的一条重要途径。曾经听一位中学校长的公开课《锦瑟》,他不仅仅就李商隐的诗句展开,而是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纵向上炼字对每个字的用法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很多古代诗歌中与此类似的用法进行比照,横向上与辛波斯卡的《一见钟情》相比较,让我们了解中外诗歌在表达情感上手法的不同,一个含蓄深沉,借物抒情,一个直接浪漫,擅用直接抒情法,也很有浪漫气息的特色。二者的比较让我们不仅仅能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圈子了解诗歌,更能站在更高的层面看中国古代诗歌,就更能把握它的特点。一节好课必定是这样内容丰富举一反三信息容量大的课。对于学生的影响不仅是记忆上的增加,更应是思维能力上的锻炼和拓展。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漪老师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使语文课有新鲜感,不能老是一副面孔。试想,如果每节课采取同样的方式,学生不用听也知道老师要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下去,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上课无法全神贯注,处于一副松散的状态。老师可以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合理地创造性地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这样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每一课的展开方式留下了悬念。同时,于漪老师认为语文课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不少同学对语文课缺乏兴趣是因为有的老师采取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读完课文轻描淡写地说几句就下课了,没有营造课堂应有的氛围,也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语文课具有趣味性就要求老师具有深厚的积淀和丰富的经验。能根据不同文章的结构找好切入点,选择最利于学生掌握的教学方法。于漪老师还提出课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让学生体会到克服困难的喜悦。有的课文浮光掠影学一学,学生体会不到其中的奥妙,常常兴味索然。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深究底里,见自学时之未见,闻自学时之未闻,学习积极性就大不相同。最后,她指出课要有时代的活水,使学生有所感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科技、文艺种种信息大量涌现的时代,教师应努力吸取,慎加选择,引入教学,使课堂内不断有时代活水流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使这个学科让学生深切地感到值得学习,非学不可。
于漪老师对此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触动了语文教育最敏感的一根神经,这些都是大多数语文老师在课堂以及课下最困惑最棘手的问题,于漪老师根据自己的切身经验举出大量的课文实例,一一解读,开出良方,不吝赐教。
四、能力训练——做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
于漪老师认为,在语文学习中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须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学生要提高语文能力,非具备思维这个基本功不可。不会思维,读,有口无心;看,浮光掠影;说,不得要领;写,内容干瘪。学习困难的同学在思维方面往往有很大的弱点,或是懒于思索,或是不会思索,在对他们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我们都知道,课本中的选文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某一种特定的文体中的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和启迪性的文章容易被选入,而学生学习这些课文又不仅仅是要求只会分析这篇课文,而是要掌握分析不同文体的文章的方法,从而遇到未接触过的文章时能够通过知识的迁移依然得心应手。
于漪老师还要求教师自身应该具有丰富的智力生活,很难想象一个自身知识都很匮乏的老师能上出一节丰富多彩的课程。苏霍姆斯林基在《给教师的建议》 一书中这样说:“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就是停滞的、贫乏的,在他身上就会明显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反映出来……教师不尊重‘思想,学生也就不尊重教师。然而,更加危险的是学生也像教师一样不愿意思考。”这段十分精彩的话道出了教师智力生活的重要。这段话能给语文老师广泛的启示,使老师们清醒地认识到不认真学习不求上进,智力生活停滞、贫乏,自己的教学工作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好的。
五、教师的语言艺术——愿你用语言“粘”住学生
“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是于漪老师提出的教学中的语言应该具有的特色。教学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除了知识素养、语言技巧之外,还必须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深情,教學语言才能充分显示其生命力,熠熠放光彩,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教师只有努力用语言“粘”住学生,才能上出一堂堂受学生欢迎的、思想正确、知识丰富、情趣横生和使人入迷的课。
阅读于漪的文章,我们会发现其中最鲜明的一个观点就是“教文育人”。教文,即教会学生文化知识;育人,即培养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于老师坚决反对把教文和育人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的做法,主张必须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于漪老师重视“学生”的个体,对于“人”本身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教育方法上,于漪老师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以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基础决定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进度。于漪老师关注同学对于知识本身的掌握,更注重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对于每一个“人”的培养,包括同学的学习兴趣,个人品德、爱国情操等等。
好的老师是后辈们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告诉后辈们前面的道路还很长,不能因为取得的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而应像于漪老师一样,具有这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