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问题的研究

2014-04-29陆柏林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青少年家庭学校

陆柏林

在教育改革中,要立足于校内,着眼于家庭和社会,力求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三结合。学校必须改变这种疏远于社会的封闭的教育体系,要努力拓宽思路,增强社会实践的机能,争取得到社会组织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配合,形成“三结合”的德育教育网络,增强育人效果。笔者就此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家庭、社会、学校在青少年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1、家庭教育的作用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也确实起到了不同于学校的社会教育的独特作用。家庭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智育开发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2、社会教育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各种信息的不断增加,如果单纯依靠学校教育一个渠道来传播知识,学生局限于课堂来获取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了。所以各类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对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和促进。

3、学校教育的作用

毋庸置疑,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当然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青少年在学校接受各层次的教育期间,正是学生身心发育的最佳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在逐渐孕育、形成;这个阶段青少年的求知欲、记忆力、接受能力最强,所以学校要充分发挥好此阶段的作用,帮助青少年积累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三方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由于社会条件所限、错误观念引导和各类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目前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这三方面还存在联系不够、配合不好等现象。

1、学校教育方面

在學校教育方面,相对于德育而言,教师更看重智育的培养,诸如重成绩轻品行、一手硬一手软等现象在有些地方和学校还普遍存在;由于没有深入地思考与探究,德育工作方法与手段还比较传统、陈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与青少年发展的新特点不相适应,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相适应,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不相适应。另外,有些教师的综合素养与新时期教师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教师的职业道德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与提高。

2、家庭教育方面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财富的日益增加,国外新观念的影响,当前许多家庭的结构发生变化,家庭问题也愈发突出。近些年来,我国的离婚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单亲家庭日趋增多,问题家庭也比比皆是。另外,许多非问题家庭也存在形形色色的问题。城市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钱的家庭对孩子娇惯、溺爱,使孩子极端任性;没钱的家庭夫妻下岗,整天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有的甚至大打出手、打骂吵闹,使孩子每天沉浸在苦闷之中,个别孩子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家庭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往往意见不一,家长大多不具备科学的家教知识,在实践中往往凭个人直觉和某些传统经验来施教,代沟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使得家庭教育出现许多问题,产生很多误区,如家教方式的误区(具体表现为娇宠型、专制型、放任型等)、家教内容的误区(具体表现为重身体素质培养,轻心理素质培育;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

3、社会教育方面

现在的社会环境存在大量的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一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青少年能够通过互联网可以及时、迅速地查看各类国内外的信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消极影响,极端自私的个人主义等思想和西方腐化堕落的生活方式,无时无刻不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听觉。二是负面的社会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如毒品的刺激与肆虐,旧中国的丑恶现象泛滥,以及青少年犯罪层出不穷、屡见不鲜,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毒害着青少年的身心。

三、三方教育相结合的建议与措施

1、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育管理者与组织者要改变单纯应试教育的原有轨道,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即要以大教育思想为指导,优化育人环境,正确认识和处理大气候和小气候的关系,坚定开放搞活信念。当前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腐败现象,社会风气也不尽如人意,媒介宣扬凶杀、迷信陋习和利己主义的腐朽意识形态等,对学校教育的冲击和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采取消极回避,试图把学校隔绝于社会之外,搞一厢情愿的“净化”教育是不能奏效的。教师要在指导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辨别是非曲直,同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作斗争。

2、主动走出学校大门,争取社会、家庭的支持配合

学校要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主动走出学校,争取社会、家庭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虚心学习外地经验,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正确指引下,和当地政府领导协调,动员社会参与,搞好双向服务,共同培育人才。根据目前教育中出现教育分力,影响教育质量问题,要促进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发挥各自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或放弃任何一个方面。

3、学校教育配合社会教育的途径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应紧密联系,互相配合,把学校教育扩展到全社会,这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提出的新要求。学校应主动去了解、研究社会,把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关的工作列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学校应结合社会教育问题定期开会讨论、研究,并有专人与校外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保持联系。必要时学校可邀请校外教育组织的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参加学校的相关会议。

猜你喜欢

青少年家庭学校
青少年发明家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学校推介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