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石化破局

2014-04-29冀志罡

新财经 2014年4期
关键词:民资破局盘活

冀志罡

资深财经专栏作家,擅长宏观经济、房地产与资本市场分析。

在本专栏中,笔者曾提出,深化改革很可能选择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这其实算不上一个难度很大的预测,因为就改革本身而言,可供盘活的存量已然不多,能够提供的增量也是凤毛麟角,选择国企改革来打开局面乃是不得已而为之。按照中国政治运作的惯例,定了大方向,接下来就该抓样板了。必须造成风潮,形成趋势,调动起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才能使改革具备自行发展的动力。反过来,如果样板迟迟不出,人们就难免怀疑改革只是说说而已,就很可能选择观望。这样改革就进了死胡同。

中石化就是目前深化改革的样板。自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国企改革大方向后,中石化是第一个表态改革并拿出方案的国企。在国资委尚未有动作的时候,中石化已高调站了出来。而从各个方面综合来看,中石化也确实非常适合当这个开路先锋。

首先,中石化是俗称“两桶油”的巨无霸垄断央企,坐拥天量优质资源。中石化率先改革引进民资,能够更好地体现改革的诚意。历来讲国企改革,约定俗成的就是抓大放小甩包袱,说白了就是好东西我留着,不好的才请你帮我搞好。这种思路看起来很讨巧,实际上没有可持续性,因为双方都想占对方便宜,同时又在提防着对方,完全没有携手发展、合作共赢的诚意。而中石化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其次,中石化现任当家人傅成玉既有赫赫政绩,又具国际视野,在海外资本市场有口皆碑,由他来推动改革是再合适不过的。早在担任中海油董事长期间,傅成玉就在资本运作方面显露了才能,而此次引进民资,更多地正是在资本层面而不是管理层面。再次,能源改革是个老大难问题,历来难以推动,原因就在于能源领域的优质资源都掌握在央企手里,而央企的政治特权使民企根本不可能与之竞争。现在“两桶油”带头改革引进民资,不仅为新一轮国企改革提供了样板,顺便也推动了能源体制改革,可谓一石二鸟。

最后,中石化管理层由中组部直接管理,其政治地位与国资委平级。由中石化为改革破局,更具权威性,也更有倒逼效果。然而,由中石化来为改革破局,也充分说明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同以往的复杂性与困难度。1998年前后的那一轮国企改革,严格说来只是一次甩包袱以及相伴而来的国资哄抢,虽然过程残酷,但并不复杂。这一次则完全不同。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膨胀,眼下国资规模已经非常巨大,且占据着中国经济的绝对主导地位。同时,经由程度不同的市场化激励机制的建立,国资的经营效率也早已今非昔比。上海家化、格力电器这样的明星企业自不必说,即便“两桶油”这样的国企在效率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换言之,将提高效率作为推动国企改革的理由即便还有些道理,也很难有大的说服力了。

既然搞对了机制国企也能很有效率,那为什么还要搞混合所有制呢?我认为在于盘活资源、并轨机制。国有资产毕竟是公共资源,开发利用远不如私人资产灵活。通过混合所有制引进民营资本,可以激活存量资源,产生大量经济收益。此次中石化拟拿出终端销售资产引进民资,这对于盘活加油站资产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刺激。据传,目前已有多家电商对中石化的引资方案表示兴趣。

机制并轨也是老大难问题。国企属于体制内,干部能上不能下,职工能进不能出,与民营和外企体制迥异,极大地束缚了市场竞争。在终端销售部分引进民资后,中石化可借此实现这部分员工的市场化转制。未来,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企都可以顺势建立市场化员工体制,从而填平国企民营之间的体制鸿沟。正常的市场经济不应该存在两种员工体制,目前的状况是无法长期持续的。这一轮国企改革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动,中石化样板万众瞩目,许成不许败。成了,各地就有了可供模仿的样板,也知道界限在哪里,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正是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所需要的。

猜你喜欢

民资破局盘活
破局“出货难”
“数”中寻机,借势破局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破局
“五侨联动”盘活 社区侨务出新
认清自己 创新破局
还得靠国庆档盘活 2019年10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齐步走
民资参与国有项目:足欲行而趑趄
发挥优势,服务民资——全国十六城市工程咨询协作网第二十三次会议在大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