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体育治理

2014-04-29公冶民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外交

公冶民

摘 要:体育是党和国家的事业,应纳入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体育治理的归类很重要,体育归于政府公共事务治理,还是社会公益、非营利非政府治理,或是营利性私益性事务治理,将直接影响体育现代化。选择休闲治理的内容和时机是复杂和重要的。当前,国际体育存有2大治理体系,一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治理体系,二是职业体育治理体系。国际奥委会治理是典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体育审批,应坚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弘扬体育精神,体现体育价值,推动我国体育健康有序发展。我国体育治理的启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952年是新中国参加奥运会和构建体育治理体系的重要一年;台湾问题影响体育发展;1988年兵败汉城,体育纳入准外交治理体系;在外交和“驱蒋运动”形势倒逼下进入国际体系;赛事治理乱象;协会是治理的关键;赛事是治理的主要内容;克服协会体制瓶颈,严格管理。

关键词: 国际体育;体育治理;外交;体育瓶颈

中图分类号: G 80-05 文章编号:1009-783X(2014)04-0292-06 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Sport is the cause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system of governance.It is important to classify sports management,sports management attributed to the government's public affairs,or social welfare,non-profit non-governmental governance,or for-profit private interest of transaction management,direct impact sports modernization.Selecting the content and timing of leisure governance is complex and important.Currently,there are two big international sports governance system,one of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Movement system of governance,the second is professional sports governance system.IOC governance is a typical social governance.Sports approval,should adhere to building a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sport,sport embodies the values and promot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Enlightenment of sports governance performance in the following areas:1952 is the new Chinese Olympic sport governance system and build an important year;Taiwan issue affecting sports development;1988 defeat in Seoul ,sports into quasi- diplomatic governance system;diplomacy and "drive Chiang movement"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forced into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events management chaos;Association is a key governance;race is the main content of governance;overcome institutional bottlenecks association,strict management.

Keywords:international sports;sports governance;diplomacy;institutional bottlenecks

1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体育治理体系框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随之,体育的治理也需要现代化。

1.1 体育治理应纳入社会休闲治理体系

体育是党和国家的事业,应纳入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体育写入国家《宪法》和国家制定了《体育法》,但人们对体育的理解有差别,体育是在不同理解中达成局部共识,并得以开展的事业,这一现象是独特的。人们对体育认识的多样化,导致体育治理方式的多样化。体育作为综合性、边缘性的文化、休闲活动,既可以划入经济治理领域,也可以划入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治理领域。人们不加思索地习惯于把体育划入文化领域,也倾向于划入民生领域。由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制度起着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作用,所以,人们纠结于把体育划入哪一领域,不同领域所带来的相关治理制度就会影响、制约和规范体育长远发展、整体发展。

体育治理的归类很重要,体育归于政府公共事务治理[1],还是社会公益、非营利非政府治理,或是营利性私益性事务治理,将直接影响体育现代化。从国家治理层面看,可以分为劳动生产和社会休闲2类治理。劳动生产创造财富,社会休闲休养生息。休闲体育研究认为:体育属于社会休闲领域,这是休闲体育研究的贡献。社会休闲的治理相对复杂,人们休闲方式和价值观不同,增加了社会治理难度。社会休闲方式植根于不同的地理人文社会环境,反映不同社会人们的不同生活方式和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变化特点。

习近平主席说:“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所以,体育休闲治理是由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人民生活方式和意愿决定的。体育即休闲,体育治理应遵循社会休闲治理规律。曼德拉说:“永远不要将体育和政治混为一谈。体育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1.2 休闲治理很重要

为了追求财富、摆脱贫困,国家对生产劳动的治理十分关注,对个性化的休闲治理往往交给社会自治。实际上,无论贫穷还是富足,休闲的活动一直存在,休闲的治理同样重要。在特殊时期,休闲的治理甚至更为重要。例如,就业与失业,失业率高、闲人多且对生活没有信心是非常有害的,需要治理。没有信心和目标的休闲是有害的,需要治理。特别是在当前生活富足的条件下,进入休闲时代,休闲的治理更加重要。厉以宁说:“穷时靠认同,富时靠制度。”梁晓声说:“先富的人应该更道德。”邵逸夫说:“赚钱难,有了钱把钱用在最适当的地方才是更难的事。”因此,完善自身,推动社会进步,是休闲治理的真谛。

体育休闲研究认为,休闲具有非劳动生产性和私人权利性,社会治理不应干涉人的体育权利,自愿、平等和维护人的体育权是治理的原则;因此,选择休闲治理的内容和时机是复杂和重要的。在一定时期,选择一定休闲方式进行社会治理,避免无信心、无目标休闲,引导人们完善自我,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休闲治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体育休闲提供了人生信心、目标和价值,为社会治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有趣的,人们乐于接受的休闲治理方案。

1.3 社会治理的一般措施,社会治理有其自身规律

休闲是私益领域的活动,不是公共和公益领域的活动,不应采取政府行政治理和公益的公共治理方式,所以,体育休闲应纳入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是指在一定共同价值基础上,一定的规章制度下,实现社会秩序,激发社会活力的治理过程。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处理社会事务,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矛盾。社会治理基于一定原则,一是要有共同价值取向,二是遵循平等理念,坚持公正、平等价值观,三是依法管理,并注重道德治理。

尊重人权,坚持自愿性、业余性,坚持合法、无害原则,坚持一定的价值观念,依靠一定的社会组织,提倡一定的民主公平道德风尚,是社会治理的一般规律。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概括了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公民价值标准。体育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收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效果。体育要按照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体育活动的基本遵循。

1.4 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们的有效方式

社会治理要有内涵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开展有庄严感的典礼,例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学仪式等。社会治理,要利用重大纪念日、祭奠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坚持合法、无害原则,弘扬主流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仪式和公约是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体育的仪式和公约把休闲的私权性,巧妙地、有效地变成人人遵守的公共利益和道德约束,使无序的私人活动变为有序的、有组织的追求公共利益的活动。体育遵循社会治理原则,在一定社会组织,通过体育特殊方式,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礼仪、道德规范,建立比赛制度,民主、合法、无害地进行治理,成为现代社会治理的典范。

2 国际体育治理体系

当前,国际体育存有2大治理体系,一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治理体系,二是职业体育治理体系。要了解现代国际体育治理体系,首先要明确体育的定义。

2.1 体育的定义

体育的概念在国际上有3种:一是physical education(体育教育或学校体育);二是fitness(体育健身);三是sport。一般认为:现代体育是指sport。2011年美国学者阿伦·古特曼在他的《从仪式到记录:现代体育的本质》一书中指出,sport是从游戏、有组织的游戏,再到有组织的竞赛,最后成为sport。研究出sport有7个特征,sport是世俗的、平等主义的、理性的、科层化的、专门化的、量化的,并对记录的追求特别痴迷。

国内对sport概念有争议。sport没有对应中文翻译词。曾有人决定把它译成“运动”,但英文有运动专门用词,这导致中外体育概念不同。“运动”一词在我国有特定含义,误把sport认为“体育运动”,这引起国内体育认识差别和实践混乱。sport的英文意思是需要体力、技术运用的活动和按规则进行比赛。sport直译为思跑尔特,是指除体育教育、体育健身以外的体育,是由游戏、项目、比赛3种元素构成的体育。本文所探讨的“体育”是sport,与国际概念相一致。

研究认为:国际体育治理是按照社会治理规律和社会治理原则进行的。首先,体育人合法地成立体育社团,然后设定《章程》和一定的价值理念,使协会和体育活动具有对社会和人生的积极意义,坚持自愿、业余、平等和人权原则,体育的业余原则直到最近几年才被打破。同时,设定规程、礼仪和行为准则,有组织地开展体育活动。特别是在游戏、项目、比赛3要素的专业性基础上,相关体育社团进行制度性改造,设定礼仪、仪式和有教育意义的庆典活动,有组织地推动体育发展。体育强调礼仪规范,重视规则、规程、礼仪、庆典活动等制度,突出比赛成绩和优胜奖励,体现体育治理推动社会进步的特殊作用。

国际体育治理是随着体育的发展而变化的。职业体育,包括体育联盟、体育联赛等形式,是体育治理的不同形式,体育的内涵没有改变。体育治理实践中,对职业体育、联赛的非商业性定性,棒球运动项目不是商业活动,不受垄断法制约、可以豁免的治理案例等,都是体育治理的特殊安排。本文针对体育核心内涵进行分析和探讨体育治理原则和现状,纲举目张,以便职业体育等枝节和派生的治理方式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2.2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治理体系

国际奥委会治理是典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分析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治理模式可以了解当前国际体育治理体系特点。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合法地设立了国际奥委会组织和国际奥林匹克《宪章》,成为指导奥林匹克运动的准则。《宪章》规定,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人的体质、意志和精神,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它把体育同文化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以尊重基本公德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宗旨是使体育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

《宪章》规定,在国际奥委会最高权力指导下,受奥林匹克精神鼓舞的人们和实体参与的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普遍和永恒的活动。奥林匹克运动在五大洲开展,其最高层次的活动是使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这一盛大体育节日上欢聚一堂。

从事体育运动是人的权利,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体现奥林匹克友谊、团结、公平竞赛的精神品格。体育活动的组织、监督、管理必须由被承认的、独立的体育组织领导。奥林匹克运动包括所有同意接受《宪章》约束的组织、运动员及其他人员,旨在教育青年,实践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精神,为建立和平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奥林匹克运动的3大组成机构是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属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员或组织,都必须受《宪章》约束,遵守国际奥委会的决定。奥林匹克运动还包括奥运会组委会、属于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的国家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以及属于这些组织机构的人员,特别是运动员,包括裁判员、教练员,其他体育官员及技术人员,他们的利益构成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因素。奥林匹克运动的参加者还包括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其他组织和机构。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了组织架构、合作理念、协会宗旨、核心价值体系、具备社会组织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对比赛的规则、规程、礼仪、礼宾、优胜奖励、火炬传递等庆典安排等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奥林匹克治理体系成为国际体育治理现代化的标尺,特别在体育项目、体育审批制2个方面,应该得到重视和实践。

1)体育即项目。

奥林匹克运动治理经验证明,用体育项目即体育的观念进行治理是可行的有效的。例如足球、体操、篮球、排球等项目作为体育进行治理,这种把项目作为体育的治理做法,是一个创举。这个创举解决了体育抽象概念的争议,并使得体育治理从形而上,变为有形,变成实在的项目和实际治理的抓手,由形而上学到唯物主义。项目治理成为体育治理的实体,保证了体育治理的物质形态。

中国把项目加入运动的含义也是一个创举。这一创举的价值在于:一是,把项目和项目运动加以区别,把项目运动独立出来,区别于项目。二是,项目是静止的,加入运动的含义,使项目具有治理的过程,具有操作和管理的含义,意义非凡。群众运动是我国治理工作的形式之一,成为中国经验。运动的核心价值是在党的领导下,群众参与,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公共活动和公益活动。把项目的私人性、私益性休闲活动,经过党的组织领导,号召和支持群众参与,变化为公共性的社会活动。中国的“项目运动”,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单纯静止的“项目”,是中国特色。按照时下社会治理理论解释,就是把带有私益性质的体育活动,经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礼仪安排的规制,变为一项运动,使其具有公益性质、公共性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公共事务。项目运动是中国对国际体育发展的贡献。中国体育项目运动就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的群众运动。

据统计,体育项目多种多样,中国民族体育项目就有2 000多种。那么,如何把众多的体育项目经过筛选和程序科学地变为运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实践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经过一定程序的审批,把项目接纳为正式体育项目,这是国际奥委会的一个创举。

2)审批制。

审批制包括2方面:奥运会比赛申办审批制和正式项目审批制。例如,审定国际奥林匹克运动项目,要求该体育项目必须属于某国际单项体育协会,并承认遵守奥林匹克《宪章》。该体育项目在世界范围有广泛的参与,达到国际奥委会制定的40个国家数量标准,经过审批程序后,成为国际奥委会认可项目。如果经过国际奥委会项目委员会推荐,70个国家普及,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后,列入奥运会备选项目。国际奥委会依据《宪章》,设立和执行审批制度,体现核心价值。核心价值体系包括:1)体育价值。体育项目及比赛,必须体现体育价值,强身健体、健强体魄的价值。增强人的体质、意志和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教育价值。体育的本质要求面向青少年,教育青年,实现奥林匹克精神。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年龄特征规律。3)竞技价值。体育的实体是比赛。没有比赛就没有体育运动,就难以实现体育的文化价值、精神文明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奥林匹克《宪章》指出,体育运动会是最高层次的活动,全体运动员相聚一堂,是盛大体育节日。4)文化价值。项目是文化。每一个项目都有其历史文化渊源,具备文化标识、品牌价值。体育是文化凝聚、认同的过程。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群众广泛参与,成为一项普遍和永恒的文化活动。5)社会和谐价值。奥林匹克运动体现友谊、团结、公平竞赛的精神品格,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尊重基本社会公德为基础的生活方式。6)和平价值。奥林匹克运动旨在通过开展体育运动来教育青年,实践奥林匹克精神和主义,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这6个方面是体育核心价值。评价一项比赛的好坏、一个项目的优劣都应从这6个层面去考量,成为评判和审批体育的标准。

2.3 审批制的弊端

1)存在殖民心态,殖民文化。西方文化霸权强权意识,将强势文化向弱小国家推广。不尊重弱国文化选择权、自主权。不提倡合而不同,合作共赢。2)金钱至上观念有控制体育发展的趋势,富人政治。娱乐化倾向严重,影响体育核心价值体现。国际体育组织存在内部官员操控、腐败乱象丛生问题。3)体育兴奋剂、球场暴力、社会骚乱问题多发。体育赌博、眼球经济、体育涉黄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体育价值实现和体育形象。4)个别邪教渗透体育,反人类、反人道,不尊重生命的活动时有发生。5)体育奢靡之风盛行,破坏生态环境。

2.4 中国应把审批制纳入治理体系

我国体育是在党领导下的人民的体育,是人民的事业。明确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育事业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府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责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体育需求。应学习国际治理经验,强化审批治理,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行使审批。体育审批,应坚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弘扬体育精神,体现体育价值,推动我国体育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国际奥委会是社团治理组织,将游戏、项目、比赛体育元素,经规则、礼仪、典礼规范成为现代体育,按照社会治理原则,构建价值体系,审批推广项目,经过社会各阶层和各国有组织的认同和参与,形成现代体育治理体系。

3 我国体育治理的启蒙

3.1 1952年新中国参加奥运会和构建体育治理体系

芬兰在1947年获得奥运会主办权,1951年芬兰驻我国公使邀请我国派团参加1952年7月在赫尔辛基举办的奥运会。1952年1月苏联驻我国大使也告知我方,将首次参加奥运会,建议中国派团参加。这是新中国首次遇到奥运会。当时,中国有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简称体总)。体总1952年6月成立,由朱德任名誉主席,教育部长马叙伦任主席,体总由教育部领导。毛主席为其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阐明了新中国体育的本质。2月5日,体总致电国际奥委会要求参加奥运会,申明体总是代表中国的唯一体育组织,任何其他团体,包括台湾体育代表团在内,不能作为中国的任何合法代表。6月16日国际奥委会决定,台湾和北京的中国团体都不能参加奥运会。经我方抗议和国际朋友声援,7月17日国际奥委会改变决定,邀请中国参加奥运会,同时也邀请台湾参加。7月19日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中国代表团参加本届奥运会。代表团到达芬兰时,奥运会已接近尾声,但“把五星红旗插到奥运会就是胜利”。

代表团回国后,向中央提出建议:1)在政务院下设全国体育运动事务委员会。2)中央体育学院扩招3 000人集中训练,各地应有部门领导体育,定期开运动会,形成群众运动,各师范院校和有条件的大学设体育系科。3)聘请苏联专家。4)召开全国运动会和每年1次单项运动会。5)在各地酌量建设体育场地、在北京修建大型运动场等。1952年11月我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1954年改名为中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各项建议有条不紊地逐一落实。1952年后,我国在参加奥运会的要求下,改造旧中国体制,体教结合,依托教育,搭建了体育治理框架。

3.2 台湾问题影响体育发展

1958年我国中断与国际奥委会联系。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布伦戴奇带有政治阴谋地操纵台湾成为国际奥委会成员。1958年8月,体总宣布中断同国际奥委会及有关9个国际单项体育协会的一切联系,声明:在布伦戴奇控制下的国际奥委会,公然支持由美国主导的2个中国的阴谋,摧毁了中国奥委会与国际奥委会合作的所有机会。在国际奥委会没有更正错误、撤销对所谓在台湾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承认及真实地遵循其宪章以前,中国奥委会不可能与国际奥委会合作。从此,中国脱离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体系长达21年之久。直到1979年1月中美建交,美国承认中国政府为唯一合法政府,同时,撤销对台湾当局的外交承认,也不承认中华民国的旗帜和歌曲为全国性政权的象征。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以表决方式通过“奥运模式”,恢复中国合法地位,但是,仍然保留台湾在国际奥委会的位置。这一决定,使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同时,也把反对制造2个中国、反对分裂中国作为体育任务,长期存在于国际体育领域。

台湾问题是内政,但台湾客观上参与国际体育活动,从而变成国际体育事务。承认新中国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成为国际体育的必要前提。由于“奥运模式”,台湾参与国际体育合法化,形成大陆与台湾在国际体育舞台的竞争常态。反对台独,反对分裂中国,也成为中国体育常态任务。中国体育利用外交治理体系,加快进入国际体育体系速度,加大参加国际体育项目活动范围,提高参与国际比赛获取优胜成绩的要求。统一大业不完成,反对台独的任务也将继续下去。

3.3 1988年兵败汉城,体育纳入准外交治理体系

1984年中国参加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取得巨大成功和零的突破,举国欢庆,甩掉东亚病夫帽子;但1988年兵败汉城,举国震惊,人民群众很不满意。奥运会成绩的落败将会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东方大国形象。随后,我国推出“奥运增光计划”,又参加了5届奥运会,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在短短20年里,体育成绩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形成中华体育精神。郎平说:奋斗精神永不过时,全民健身蓬勃发展,确立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新阶段,这是中国奇迹。体育这个纯粹的外来品,经过短短20年,沿着正确改革开放路径,我国将它变成促进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事业,受到国际人士的称赞,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人民群众的广泛尊重和拥护。这得益于体育价值观的确立、改革开放路径和治理制度的保障。当前,反对“金牌”政治功能、主张“制度西化”“职业体育”趁机抢占公共资源,来势汹汹。体育界应坚定价值观自信、发展路径自信和治理制度自信。积极改革创新,努力克服体制机制瓶颈问题,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支持北京张家口申办国际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3.4 在外交和“驱蒋运动”形势倒逼下进入国际体系

奥运会在那儿,我们必须参加。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就迅速进入国际体系,我们需要文化启蒙。1)体育治理归于社会治理或政府公共服务治理、外交治理。政府、社会、市场在治理中的定位。2)体育治理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协会;治理的内容是比赛制度和项目审定,纳入社会治理体系。3)强化专业治理,规则、规程、仪式、典礼和有教育意义活动的治理。4)顶层设计,使体育教育、体育健身和思跑尔特等体育相贯通,整合治理。按照公共服务理念,加强体育教育和全民健身治理,可以选择思跑尔特的项目,也可以不选,但应由相应制度决定。5)对引入国际体育项目和比赛的政策与治理模式要确立,不要盲目引进。6)发展国内民族体育项目,要现代化和现代化治理。7)礼仪建设治理问题倒逼,克服礼仪规范短板。当前网络社会交流的弊端是将礼仪剥离出去,交流不必遵守任何必需的仪式,走向无趣、无意义。文化传承要靠仪式发挥作用。中国体育存在学习西方体育的表象,忽视仪式的道德价值规范和再造。8)赛事治理问题倒逼。姚明呼吁,赛事审批之弊当除。

3.5 赛事治理乱象

例如,开办国际F1赛车赛事,社会经济效益不理想;欠发达地方也建设国际赛车场,申办国际赛车大奖赛;盲目建赛车场,争获“动力城市”,众多国际比赛不符合自然环境、低碳理念和文化传统,形成“赛车陷阱”。办国际自行车赛,同时还举办国际F1摩托艇大赛,一些欠发达地区,水资源匮乏,赛艇文化传统缺乏,也纷纷举办国际赛艇赛,形成赛后问题。青海举全省之力办国际环湖自行车大奖赛,投入大、消耗多,十分吃力。有的违背规律,破坏自然环境,缺乏体育文化基础,为当地发展带来伤害。一些欠发达地区,利用自然环境未开发时期,盲目举办国际户外大赛,有限钱财让国际组织攫取,既破坏了自然环境,又没有配套措施,给当地发展带来问题。变相建设高尔夫球场,举办国际高尔夫大赛,相关媒体推波助澜,不顾地方环境特点,不管文化传承情况,盲目追求贵族运动,替国际组织打工,形成赛后利用问题。不管自身条件和实际,盲目举办国际比赛,好大喜功,投资打水漂,形成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申办国际赛事,国际组织趁机敲诈获利,国内城市间竞争,成为国际笑话;国际运动会办后“遗产”开发利用问题亟待解决,旧的“遗产”问题没解决,新的国际运动会申请又在进行,造成巨大资源浪费,形成“赛会黑洞”,吞噬着纳税人资金。赛事乱象的原因是治理体系不完善。

3.6 协会是治理的关键

协会是非政府组织,不具有政府外交权益和责任:一是民间性、非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二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不垄断经营;三是协会组织民主管理,会员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但中国协会有特殊性。中国协会代表政府行使管理职能。冷战时期,新中国冲破西方敌对势力的封锁,利用国际体育协会非官方、非政府特点,摆脱政治对抗,开展民间外交,打开外交大门,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新中国迅速成立体育协会,协会与政府一套人马二块牌子,实质是政府代替协会。这种体制为开拓外交事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并得到国人的肯定。政府利用体育协会身份,便于开展民间外交,为中国尽快加入国际体系打开一条通道,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国人是忘不掉协会为外交事业作出的贡献的,国人对体育协会充满感谢和感激之情,对体育协会如乒乓球协会产生了敬重,认为体育协会是“第二外交部”。直到目前,中国奥委会、中华体总、国家体育总局还是一套人马三块牌子的组织形式。政府和协会是一家的特点也被国际体育社会所认同,成为中国特色受到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推崇和学习。

中国协会不是会员协会,而是“运动项目管理协会”。我国协会主要与项目管理或一定人群的体育运动管理有关。如老年人体育协会与老年会员无关,而与老年人体育运动的管理有关;中学生体育协会与中学生会员无关,而与中学生体育运动的管理有关;篮球协会与篮球会员无关,与篮球运动的管理有关;冰壶协会与冰壶会员无关,甚至可以无会员,只与冰壶运动的管理有关等。中国协会是代表政府管理某项目或人群的体育运动管理组织。这个特点写入国家《体育法》第5章第40条:“全国性的单项体育协会管理该项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工作,代表中国参加相应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

“政府协会”和“项目管理协会”对我国体育治理产生影响。形成一种观念:协会是代表国家进行外交的政府组织,并代表政府行使外交权力。甚至认为,国际协会也是政府机构,国际组织统领国际体育事务,我国体育必须服从国际组织领导,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就是世界体育的领导人,国际组织的表彰即国际体育最高表彰,国际组织的处罚就是体育的行政处罚。这些观念潜移默化、根深蒂固影响着我国体育。显然,这些观念不符合社团治理理念。国际体育社团是纯粹的社会团体,是会员之间的自治组织。国际上注册成立一个协会很方便,有的国际组织就是一个家庭或企业。国际体育社团完全不同于国内“政府部门”。例如,发生我国台湾地区违反“奥运模式”,我国就退出的做法,是不符合社团治理规范的。

3.7 赛事是治理的主要内容

国际赛事即政府外交活动的观念根深蒂固。新中国的体育是从参加国际体育竞赛开始的,没有国际体育赛事交流就没有新中国的体育。体育是舶来品,国人认识体育也是从观看和参与比赛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的。中国在参加国际体育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赞赏和表彰,给予优秀运动员和工作人员英雄般的荣誉,使体育竞赛成为外交事业组成部分。形成一种观念:体育即竞赛,就是争夺金牌、为国争光、提升国际形象的外交活动;但是,随着我国外交环境的改善,外交渠道增加,体育竞赛外交意义下降,体育竞赛逐步成为一般涉外活动。加之,国际体育全球化、市场化、职业化发展,体育比赛成为职业运动员之间竞争的职业行为,成为开发市场、扩大营销的经济活动,这是重大变化。现代国际体育比赛已经不是单一外交活动,更是市场营销和职业运动的活动,成为国际体育市场的组成部分。

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经济等条件得到快速改善,一些地方政府需要国际体育比赛平台促进基本建设、宣传地方品牌、提升经济转型信心、凝聚和团结人民斗志,体育比赛有独特价值[2],深受一些地方的青睐;但是,在选择国际体育比赛时,不加科学区分,强调政府投入,过分突出公共外交价值,忽视商业性,饥不择食,会产生劳民伤财的负面效果。国际协会具有本质上的非官方、非外交性,是民间性社团组织,甚至是企业性营利组织,存在小团体利益和私人利益。个别协会利用我国地方政府愿意举办赛事的强烈愿望,利用我国“政府协会”外交体制与国际社团体制差别,采取游说、承诺、骗取等方法,争取地方政府信任和投资赛事,从中获取高额利益。个别协会出于团体利益,创收获利,以专业形象出面,伙同国际组织一起,劝说、怂恿地方政府盲目举办国际赛事。由于不懂专业、不了解国际国内体育发展情况,出于急于发展经济社会的美好愿望承办比赛,往往受骗上当。

赛事是体育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3],具有杠杆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体育文化是需要长期的培育、培养、呵护才逐步形成的。一些地方缺乏体育基础,没有传统文化支撑,没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重赛事、轻建设,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忽视了文化血脉的本质特点,大量投资一次比赛、盲目利用杠杆作用,追求政绩表面文章,“一锤子”买卖,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伤害。模仿国外体育赛制,忽视基础建设和内涵建设,是体育治理缺乏有效引导的另一表现。一些协会把奥运治理模式和职业体育治理模式相混淆,没有区分奥运会的公共利益主导治理与职业体育的商业利益主导的治理,使2类资源配置的方式相混淆,侵占了公共利益。有的垄断比赛经营,追逐经济效益,弄虚作假,花大价钱购买运动员、教练员,虚假繁荣,形成巨大市场“泡沫”。一些协会明确提出“联赛是根本,球迷是上帝”,使比赛成为“表演业”,协会成为经销赛事的“公司”。追求比赛商业利益成为一些协会的主要任务。协会的法定任务,即普及与提高、代表国家的体育外事任务已抛九霄之外,而无人问津。缺乏整体规划和监管,协会各行其是,自身经济利益至上,伤害体育市场,伤害青少年体育和基础体育发展建设。大量资金流向国外,伤害国人对体育的感情和热情,伤害发展体育的信心和动力。

3.8 克服协会体制瓶颈,严格管理

认清国际体育治理体系,把握体育规律,明确协会非政府性质,限制协会在市场化、职业化体育中的私利膨胀,按照社会治理规律建立体系。协会应具备一定专业能力,保护地方体育,在科学评估和规范管理下投资体育。地方体育,要了解自身发展需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体育发展进行规划,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体育项目和比赛。同时,对国际体育组织有所了解,了解国际组织意图,加强合作,全面协调可持续,量力而行,适度引进。要按照社团制度规制行为,了解相关国际组织现状,分清公共外事和商业行为。双方友好合作,无偿公益支持的项目,要给予支持表彰。对商业行为要按照服务外贸合作,维护我国利益和体育市场安全。成立专门的中国国际体育交流组织,对国家、地方和体育协会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外事工作进行通盘规划和指导管理,对每项体育活动都要进行专业性的评估,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并追踪评估、监督,表彰先进,改正落后,完善治理。

4 结束语

阿伦·古德曼先生研究认为:礼仪和记录是体育的本质;有组织的比赛就是现代体育。现代体育深受国际奥林匹克治理体系影响。我国体育从外交开始,体育即休闲,体育即项目,体育即比赛,体育即礼仪,体育即治理,需要启蒙。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需要体育治理现代化。特别加强协会、项目、比赛、礼仪规范等专业治理。体育不是政治、经济,也不是文化、民生,体育就是体育,体育需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晓荣,罗永义,柳友荣.公共治理视域中的体育治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1):23-27

[2]王子朴,杨铁黎.体育赛事类型的分类及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6):24-28

[3]张鹏,孟凡强.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时代特征论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5):17-19.

猜你喜欢

外交
“熊猫外交”
伯利恒合同与美日在华外交博弈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2021年中国外交:秉持天下胸怀,践行为国为民
起底“中国外交天团”(中)
大国外交,明乎礼仪
别开生面的“舌尖外交”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